自体与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980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和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MSD-HSCT)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的疗效,为患者移植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行auto-HSCT(31例)及MSD-HSCT(47例)的78例Ph+ ALL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不同移植方式患者的总生存(OS)率、无白血病生存(LFS)率、累积复发率(CIR)及非复发死亡率(NRM),并观察是否3个月内实现完全分子学缓解并持续至移植(s3CMR)条件下不同移植方式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auto-HSCT组、MSD-HSCT组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2(10~29)d、14(11~24)d(P=0.006),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7.5(10~62)d、17(10~33)d(P=0.794)。MSD-HSCT组中,Ⅱ~Ⅳ度和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27.7%(13/47)和8.5%(4/47),局限型和广泛型慢性GVHD的发生率为17.0%(8/47)和12.8%(6/47)。auto-HSCT组、MSD-HSCT组3年CIR、NRM、LF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达到s3CMR的44例患者中,auto-HSCT组和MSD-HSCT组的3年OS率[(84.0±8.6)%对(78.0±8.7)%,P=0.612]、LFS率[(70.3±10.3)%对(68.2±10.1)%,P=0.970]、CIR[(24.9±10.0)%对(14.4±8.0)%,P=0.286]和NRM[(4.7±4.7)%对(17.4±8.1)%,P=0.2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未达到s3CMR的34例患者中,auto-HSCT组与MSD-HSCT组相比,3年CIR明显升高[(80.0±14.7)%对(39.6±10.9)%,P=0.057]。

结论

对于化疗后达s3CMR的Ph+ ALL患者,auto-HSCT是一种有效的巩固治疗选择,与MSD-HSCT疗效相当;对于未达到s3CMR的患者,MSD-HSCT复发率更低。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属于最近被定义的肺病毒科家族正肺病毒属。这是一种负单链RNA病毒,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流行,通常在温带气候的冬季和热带气候的雨季呈高峰。尽管会有区域差异,但该病毒的两种基因型(A型和B型)中的一种通常在一个季节中占主导,每年交替发生。RSV是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病和死亡的原因,它对成人住院患者的临床影响已经通过广泛使用多种多样的分子检测被阐明。在成年人中,RS
期刊
多项观察性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风险,但最近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其产生的疗效可能弊大于利。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乏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9年4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43例遗传性FⅦ缺乏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43例患者中,男16例,女27例,中位年龄16(1~70)岁,6例有家族史。29例(67.4%)有出血症状,皮肤/黏膜出血13例(30.2%),口腔黏膜出血13例(30.2%),鼻出血9例(2
目的探讨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方案治疗达到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患者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唐都医院血液病中心接受治疗的T-LB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达到CR或PR的患者纳入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48例患者接受了ALL儿童方案治疗,经2个疗程的诱导化疗后39例达CR,9例达PR
目的通过基因表达谱研究儿童ETV6-RUNX1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异质性,探索不同聚类分组临床特征,为临床个性化诊疗及利用测序技术探索预后相对不良组预测模型提供可行性参考。方法应用改进的基因片段分析技术对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264例初诊ALL患儿的骨髓标本进行57个分型基因检测和聚类分析,重点分析56例ETV6-RUNX1阳性患者的基因表达谱与临床特点、免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