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声 朱理存

来源 :当代中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振声
  1939年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画系。现为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国画院名誉院长。
  
  朱理存
  1940年生于江苏宜兴。1964年中央美院毕业。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工笔画会副会长,四川省美协副主席。
  
  马振声与朱理存于1955年同时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同时进入中央美院国画系,他们于1964年毕业后,长期在四川省美协工作。他们在经过了长达十余年的相识相恋的过程后,于1968年完婚。他们的名字总是相互联系在一起出现在中国画坛上,虽然他们一起合作的作品并不多,而能够联系在一起的,是因为他们都是著名的人物画家。但是,他们合作的代表作《重上井冈山》却是套色木板(1976年)。从第五届全国美展起,他们的作品都在全国美展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他们的名字能够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在西南地区高擎中国人物画的现实主义的大旗,为当代人物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马振声是蒋兆和先生在“文革”前唯一的研究生,专攻水墨人物。按照刘曦林的说法,他“无缘成为蒋兆和的助手,去了蒋兆和的家乡四川”。如果他能够留在北京,那历史将又是另外一番景象。1964年,马振声创作的中国画《天下大事》,就已经表现出了他在处理题材和表现上的能力。1979年,他的《酒歌图》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1984年,他的《爱国诗人陆游》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1993年,他的《聊斋》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一等奖。一路走来的马振声,平稳而扎实,收获而贡献。他基于中国水墨人物画所强调的“传神写意”的精神,强调人不同于物质的那一面,主张“人物画要把人当人来画”,既要抒发画家的主观感情,更要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他还提出“以笔抒正气、逸气和豪气”,将蒋兆和所开辟的现代人物画的道路向前作了拓展。
  与马振声一样,朱理存也是一位创作型的画家。1973年,她所创作的《叔叔喝水》,为她赢得了在国画领域内的最初的声名。此后,她转入工笔画的创作,其最初的作品《踏歌图》,表现出了她作为女性画家的才情。1987年,她的《游》获得了工笔画大奖,另一代表作《生命之歌》,也在全国美展、中国体育展、全国少数民族美展等国家级美展中多次获得荣誉。正因为她在创作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她出任了中国当代工笔画会副会长。朱理存的工笔画融会了写意画的精神,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她更多地将女性所特有的细腻的情感,运用到一些细节的处理之上,使画面在耐人寻味的各种关系中表达出审美的力量。朱理存也画一些写意的人物画,如《荷塘月色》,她的写意中兼工笔的趣味,不仅在人物的塑造上,也反映在背景中荷花的处理上。工中有写,写中有工,成为朱理存个人风格中的一个特色。
  


  聊斋 马振声 101cm×102cm 1991年
其他文献
徐利明  1954年生于南京。现为文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江苏致公书画院院长,南京印社社长,西泠印社社员。    仅就利明教授的书法而言,他的多体书法均有高境界的自家本色。这本色主要体现在他那清逸型的书法风格,从他那清逸风格的内涵来看,我们感到至少一是清明开朗;二是清气浓郁;三是洒脱率真。他的书法线条富有清健的内质
期刊
1976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0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现为《音乐周刊》美术编辑。    花·红鹭 赵 东 110cm×160cm 2005年
期刊
秦剑铭  1942年生,江苏武进人。曾任江苏省国画院业务组副组长及艺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培训教育部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河山画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吾友秦剑铭,年逾六旬,且七八十年代已成名于画坛,竟然在2002年重新拿起临摹之笔,潜心研究,从头做起。由“四王”、石涛到沈石田、王蒙,对古代巨擘的作品,摹其迹而“师其心”。两年中闭门谢客,不受外界名利之诱惑,于是大有长进,潜移默化
期刊
中国画的革新是个大课题。围绕这个大课题,争论了近一百年。前五十年争论的焦点主要是要不要革新,近五十年的争论,主要是怎样革新。这当然是大致的分法,因为这两个问题不能截然分开。现在几乎没有人说中国画不需要革新的了,但具体到怎样革新,用什么途径革新,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如果细细归纳、分析各派意见,许多人在写生和吸收西画创造成果这两点上看法比较一致,大家主张用写生的办法使中国画家把目光转向自然,
期刊
郎绍君  1939年生,河北定州人。 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近现代美术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    [南望北顾楼随笔]之二     艺术是谋生的手段,因为艺术家也是人,需要生存和温饱,需要养家糊口、社会交往、进行艺术再生产。而且,经济上的独立也是艺术家人格、思想独立的物质前提。但艺术从来不只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创造和文化担当。忘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5)05-0003-01  父亲走的时候我才16岁,我一直非常想念他!因居住国外不能回去,现发去这篇缅怀父亲的旧文,代为参加纪念:  在海外生活十几载,回到了曾经与爸爸一起生活过16载的家,一进家门就再见到那让我悲感交集,永生难忘的那只蓝色的躺椅!  这只蓝色躺椅,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在当时看来确是很现代化的设计,两根半圆不
期刊
姜坤  1940年生于湖南邵阳,1963年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郑小娟  1940年生于湖南长沙, 1963年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协荣誉副主席,湖南美术出版社编审。    在湘西常德有一座进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其中有一幅20米长的绘画石刻《古城揽胜》,上面有这样的记载:“姜坤君、郑君小娟,潇湘名士,伉俪画家
期刊
万青力  1945年生于北京。安徽宣城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毕业。美国堪萨斯大学艺术史硕士、哲学博士。现为香港大学艺术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院长。    [画学困惑]之一    《当代中国画》创刊,编辑部约写专栏。实在因为工作太忙,又离开北京太久,“中国画”对我来说,已经相当疏远了。不过,倒是有时收到内地寄来的刊物,也不时有内地画家匆匆来访,送画册,翻阅之间,有时
期刊
王平  现为《美术报》副总编,浙江画院特聘画师,杭州画院特聘画师,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副秘书长,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浙江商技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山水画的核心理念与最高境地是“澄怀观道”。这“道”,用庄子的说法是无处不在的,而用理学与禅家的说法叫做:“月印万川”。尽管说,“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但这“门”与那“门”是不同的。山水之门在哪里?当然就在山水之中。  构
期刊
江明贤   1942年生,台湾台中县人,1968年毕业于台湾师大美术系,师从黄君璧、林玉山。1974年在西班牙中央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78年在美国纽约大学博士班从事艺术史的研究。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暨研究所教授,前系主任暨所长。    一、前言  台湾当今水墨画发展,与台湾师大美术系所成立五十多年来的水墨画教学方针有重大关系。首先,乃因台湾师大美术系所为台湾历史最悠久且唯一拥有学士、硕士、博士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