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个案研究,探讨自闭症儿童学习会话的一些教育方法,希望能够为特殊教育、家长、教师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自闭症;会话能力;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会话能力是在他人说话的条件下孩子会表达一个与之相关但又有所不同的语言。自闭症儿童由于因精神和心理功能异常而导致会话能力低下,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探讨自闭症儿童学习会话的一些教育方法,希望能够为特殊教育、家长、教师提供参考性建议。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许某,男,南京市人,1997年11月出生,自闭症患者,就读于南京市某特殊学校。通过研究者与家长、老师访谈。以及对其的实际观测,许某在会话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三、教育康复措施和实施过程
研究者与家长、老师共同制订干预计划,调整干预策略。干预时间为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每周进行两次个别化教学活动。每次35分钟。另外,我在学校课间和活动时,家长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采用随机教学的方式。来适当把握孩子不经意萌发的沟通时机。具体的教育康复措施和实施过程如下:
1、制定个别化的会话学习目标
改善说话时的音调、音量、节奏;理解和正确使用动词,理解疑问词的意思,学会用疑问词提问,学会回答问题;学习文法结构,正确使用语序;增强理解能力,培养会话能力和会话意识;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或是感受,能表达沟通的意图,提高和人交流的能力,改善自闭程度。
2、会话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以上制定的学习目标。在研究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会话教学活动。
(1)运用语言行为教育理论,分阶段进行会话的学习。用一些前件辅助和后侔鼓励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进步。前件辅助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激发性操作,二是语言提示,三是实物提示,四是口头指令;后件鼓励包括实物性后果、语言奖励、形体接触奖励。
研究者将会话教学训练分为四个阶段,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作了具体安排。第一阶段训练人称代词的使用、动词的理解、目光对视、礼貌语、告别语、一般疑问句。第二、三阶段是疑问词的句型训练,分为基本句、替换、问和答三步进行。“基本句”是核心,“替换”的目的是扩大词汇量,对“基本句”作进一步操练。其中,“问和答”是训练重点,“疑问句”为训练主线,促使其学会发问。第四阶段通过涂色、画画、儿歌、故事、动漫等形式多样的教育训练方式,使学生学习有条理问答,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
(2)运用视觉教法,加强会话学习。在指导许某会话技能时,常用到许多视觉的策略,以便较为顺利地进行会话,并减少语言提示。这些提示和协助,力求用符合许某阅读能力的方式来呈现,选择实物、照片、图片、文宇。或多种方式并用等。如提示卡一用来提示孩子该说的句型或词语;对话剧本——将会话的句型,按照顺序——写出,协助孩子按部就班和他人对话。
3、随机训练过程
家庭和学校的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多地进行随机训练。随机式训练的优点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皆可进行。车上、就餐时间、看电视、户外等都是可以进行训练的。老师、父母、祖父母、亲戚、同学等都可以是训练者。训练是在自然的情境下发生的,是由学生主动发起,是孩子有兴趣的、喜欢做的,它更能激发孩子的主动语言。
四、结果
在研究中,干预前和干预后都对许某的会话能力状况进行了评估。评估的结果如右图。
五、结论和启示
1、确定适当的训练内容和目标。根据自闭症儿童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会话训练内容和干预重点。为其制定个别化的训练目标。
2、提供适当的语言刺激和反馈。在干预过程中,教师要争取尽量多的机会和儿童单独交谈。话题要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相吻合,注重形象性趣味性。当儿童说话时,要注意倾听,不要随意打断,与儿童保持充分的信赖关系,最好边听边给以反馈:点头、微笑、鼓励、表扬等。
3、创造条件,提供适宜的语言环境,以激发儿童与人会话的兴趣。课堂上要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同学不应模仿或嘲笑自闭症儿童,减少其在班集体中的压力,使其产生说话的意愿。根据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加语言交往的机会,引导其多说话。
关键词:自闭症;会话能力;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会话能力是在他人说话的条件下孩子会表达一个与之相关但又有所不同的语言。自闭症儿童由于因精神和心理功能异常而导致会话能力低下,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探讨自闭症儿童学习会话的一些教育方法,希望能够为特殊教育、家长、教师提供参考性建议。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许某,男,南京市人,1997年11月出生,自闭症患者,就读于南京市某特殊学校。通过研究者与家长、老师访谈。以及对其的实际观测,许某在会话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三、教育康复措施和实施过程
研究者与家长、老师共同制订干预计划,调整干预策略。干预时间为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每周进行两次个别化教学活动。每次35分钟。另外,我在学校课间和活动时,家长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采用随机教学的方式。来适当把握孩子不经意萌发的沟通时机。具体的教育康复措施和实施过程如下:
1、制定个别化的会话学习目标
改善说话时的音调、音量、节奏;理解和正确使用动词,理解疑问词的意思,学会用疑问词提问,学会回答问题;学习文法结构,正确使用语序;增强理解能力,培养会话能力和会话意识;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或是感受,能表达沟通的意图,提高和人交流的能力,改善自闭程度。
2、会话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以上制定的学习目标。在研究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会话教学活动。
(1)运用语言行为教育理论,分阶段进行会话的学习。用一些前件辅助和后侔鼓励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进步。前件辅助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激发性操作,二是语言提示,三是实物提示,四是口头指令;后件鼓励包括实物性后果、语言奖励、形体接触奖励。
研究者将会话教学训练分为四个阶段,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作了具体安排。第一阶段训练人称代词的使用、动词的理解、目光对视、礼貌语、告别语、一般疑问句。第二、三阶段是疑问词的句型训练,分为基本句、替换、问和答三步进行。“基本句”是核心,“替换”的目的是扩大词汇量,对“基本句”作进一步操练。其中,“问和答”是训练重点,“疑问句”为训练主线,促使其学会发问。第四阶段通过涂色、画画、儿歌、故事、动漫等形式多样的教育训练方式,使学生学习有条理问答,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
(2)运用视觉教法,加强会话学习。在指导许某会话技能时,常用到许多视觉的策略,以便较为顺利地进行会话,并减少语言提示。这些提示和协助,力求用符合许某阅读能力的方式来呈现,选择实物、照片、图片、文宇。或多种方式并用等。如提示卡一用来提示孩子该说的句型或词语;对话剧本——将会话的句型,按照顺序——写出,协助孩子按部就班和他人对话。
3、随机训练过程
家庭和学校的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多地进行随机训练。随机式训练的优点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皆可进行。车上、就餐时间、看电视、户外等都是可以进行训练的。老师、父母、祖父母、亲戚、同学等都可以是训练者。训练是在自然的情境下发生的,是由学生主动发起,是孩子有兴趣的、喜欢做的,它更能激发孩子的主动语言。
四、结果
在研究中,干预前和干预后都对许某的会话能力状况进行了评估。评估的结果如右图。
五、结论和启示
1、确定适当的训练内容和目标。根据自闭症儿童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会话训练内容和干预重点。为其制定个别化的训练目标。
2、提供适当的语言刺激和反馈。在干预过程中,教师要争取尽量多的机会和儿童单独交谈。话题要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相吻合,注重形象性趣味性。当儿童说话时,要注意倾听,不要随意打断,与儿童保持充分的信赖关系,最好边听边给以反馈:点头、微笑、鼓励、表扬等。
3、创造条件,提供适宜的语言环境,以激发儿童与人会话的兴趣。课堂上要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同学不应模仿或嘲笑自闭症儿童,减少其在班集体中的压力,使其产生说话的意愿。根据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加语言交往的机会,引导其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