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生态思想与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契合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的美国著名作家梭罗以其《瓦尔登湖》开创了生态文学的先河,其中蕴含的生态思想给后世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带给现代人极大的启迪。虽然梭罗与中国的儒道先哲生活在不同的时空,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惊人的相似,其生态思想与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十分契合,而且对此发现的深入挖掘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启示。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社会整合的基本诉求在于:努力排解社会矛盾与冲突,维护社会秩序,提升社会认同,促进社会和谐;这一基本诉求也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社会整合体系综合治理的两大重点是利益格局调
文章全面回顾了国内外言语不礼貌的语用学研究。首先讨论不礼貌术语的使用及其界定;然后回顾不礼貌研究的多个视角,以揭示此类语言现象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最后总结出有关言语
语篇连贯的构建不仅涉及语篇形式和内容等语言因素,还涉及到语用和认知理解等因素,肯尼迪就职演说内容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阐述他的政治立场和倾向,逻辑严谨,
孔子的所谓军事思想,实质上是其政治伦理思想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种演化。因此,孔子的"军事"教育思想受到其政治伦理和治国思想的影响;由于教育对象的原因,在面向统治阶级的"诲人"教
改革开放后,中国不论是经济力量的增长还是政治话语权的提升以及军事现代化的革新亦或是外交理念与实践的调整,从各方面都向世人显示了一个全新的面貌。中国的崛起是一个不可
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现代性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解构特质的社会文化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形成了较大的挑战。正视后现代主义思潮,借鉴吸收其有益思想,强化思想政治
语法能力是英语专业学习者综合能力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论文尝试从语法学作为生态系统范式视角出发英语专业的独立语法课教学。研究结果证明,注重语法现象与周围环境互动性的
郝银侠教授的《社会变动中的制度变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粮政研究》一书,是近年来研究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粮政的一部优秀力作,全书史料丰富,内容详实,学术性与专业性很强,是读者
移动式学习模式有播放多媒体课件、浏览资源丰富的阅读材料、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工具等功能,能够很好地支持固定环境高校公共英语的课堂教学,其基于自媒体、WAP、流媒体、博
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教学要立足于风景园林1级学科发展的需要,加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根植于人类文化传统和自然系统认知的基础上形成风景园林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