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x的献身》中花冈靖子人物分析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479676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华师范大学
  摘要:东野圭吾作为日本推理小说界一颗耀眼的明星,以自己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使得他的推理小说得以在世界畅销。他的小说风格,被定义为融合了新本格派和新社会派的“ 写实本格派”[1]。东野圭吾的笔下,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是柔弱,或是魅惑,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可以看到他对日本社会现实的关照,同时作品也折射出作者对人性的探索。在《嫌疑人x的献身》这部推理小说中,花冈靖子所代表的女性形象,也是东野圭吾所塑造的典型的女性形象,其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学性和社会性,值得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东野圭吾; 女性形象; 犯罪心理; 母爱; 爱情
  东野圭吾,是日本赫赫有名的推理小说家。他的小说,关注社会和人性。在那个文学空前繁盛的明治维新时代,东野圭吾以其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将社会性和女性形象很好的结合,在他的推理小说中,时常通过观察、描写女性,来透析女性背后的整个社会大背景。而东野圭吾本人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初中时代,我迷上了插画,尤其喜欢描画女性形象”,这里可以看出东野本人对女性形象有着极大的热忱。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日本女性,总是给人一种温婉隐忍,善解人意的感觉。无论是通过历史书籍还是电视剧,我们总能看到日本女性勤勤恳恳操持家庭,为整个家庭甘愿作出牺牲的精神品格,那么,这样一种女性形象,显然将她们与犯罪联系起来是极具反差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冲击力。 在《嫌疑人x的献身》这部小说中,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犯罪的女性形象,通过对作品中女性的语言、行为、心理等一系列分析,去了解作家笔下这样一位犯罪女性的深层次涵义,并从中窥探其所体现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坚强又软弱的花冈靖子
  花冈靖子是软弱隐忍的。首先,她具有日本传统女性的一般品性,温柔,善解人意。小说中的花冈靖子,虽然在开篇就完成了一个日本女性本不应该具有的行为,即杀死了自己的丈夫。但是,从作家最初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被动杀人的。她的犯罪动机并不是直接的,而是在前夫一再的打扰之下而触发的行为结果。她软弱,对前夫一而再的妥协,前夫成为无业游民之后,企图在她这里得到金钱的补助,而花冈靖子的确满足了前夫的欲望。前夫富坚“不惜下跪”,心软的花冈靖子,“总忍不住给他一些钱”,从而导致“食髓知味的富坚,从此出现的更加频繁”[2],这种妄想以金钱的方式打发前夫,使其不再介入她现有的和谐温馨生活的行为,让她总是妥协,从未在真正意义上反抗过他,最后酿成了悲剧,承担了杀人的苦果。但是,花冈靖子又是坚强的。她有着作为一个母亲,伟大的母爱。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雨果这样评价一位母亲,他说:“女人固然是脆弱的,但母亲是坚强的”,他笔下的妓女芳汀,为了女儿受过无数苦楚。而东野圭吾笔下的酒廊女花冈靖子,同样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为了让美里过上正常的生活,不再受到继父富坚的骚扰,她离了婚,搬了家。靠着一个人工作,支撑起她和女儿的温馨生活。在女儿和她一起联手杀掉前夫后,她首先想到的是承担一切后果。“‘我必须保护美里’,靖子心想,女儿从小就没过过什么好日子。可怜的女儿,我就算拼命也要保护你!”,在这样一种母爱的驱使下,她放弃了自首,而将这件事情交给了她的隔壁邻居——数学天才石神,后来,她在工藤的追求下考虑再婚的先决条件也是以女儿的幸福作为出发点,在她眼中女儿的幸福才是她的幸福。因此,我们说花冈靖子也是坚强的,作为一个母亲,她处处为女儿着想。体现出母性精神中的理想图谱,即无私奉献的品质。
  二、美丽又迷人的花冈靖子
  花冈靖子是美丽的。在文章的最开始,是这样描写的“戴着白帽的花冈靖子笑靥如花”,[3]简洁却明晰的叙述,让你眼前瞬间就能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图画。她的美丽和乐观,可以透过三段感情来得以体现。她在酒廊遇见了出手阔绰的富坚,并娶了她,让花冈靖子一度认为自己简直就像是“麻雀变凤凰”,在独自抚养女儿的孤单旅途中,她迎来了这样一位男士。可是,婚后生活并不如她想象的那么美好,梦幻的泡沫终将破灭。富坚所带来的富裕生活,是建立在他挪用公款的基础上,一旦行迹败漏,那么经济基础的倒塌,自然而然迎来的是不幸的现实生活。富坚开始打骂她,她又一次当起了陪酒女郎。对于这段爱情,靖子,作为一位美丽的女子,她所表现出的欲望和追求是合理的,她想要寻找一个男人,作为她的后盾,一起承担家庭的重任。虽然这段婚姻失败了,但没有让靖子沉湎其中,她和女儿重新搬了家,也找到一份食品店的工作,继续简单知足的生活。靖子的第二段感情,是和工藤。工藤是靖子在酒廊的老顾主,在靖子出事后,主动询问靖子的状况,并且向她表明爱意,想要和她共度余生。工藤的出现,瞬间又激发她作为女人渴望爱情的心思。她会在和工藤见面之前好好打扮自己,让自己尽可能的迷人,散发成熟女性的魅力。工藤向她求了婚,正当她陷入对未来的无尽遐想,并想把自己托付给工藤时,这段爱情却遭遇了创伤。汤川破解了石神的秘密,告诉了她,关于石神,为了那份隐秘的爱,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这份爱压在她身上太重了,而她自然也不可能和工藤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她和石神的“爱情”,我想,用爱情来定义这段关系是不正确的,应该说这仅仅是一个爱慕者的无私的牺牲。东野圭吾在对石神形象的塑造上极具反差性。这个数学天才可以利用监狱墙上的斑点,在一分钟之内就完成了“四色猜想”的课题,可他的外貌却极其平庸,而且又胖又丑又穷。可他却意外的在生命将要结束之际,遇见了靖子,这大概是他枯燥乏味生活中最大的亮色。东野圭吾在小说中是这样描写这段遇见的:“看似母親的女人自我介绍说是刚搬来隔壁,女儿也在一旁鞠躬。看到两个人,石神的身体仿佛被某种东西贯穿。怎么会有眼睛这么美的母女?他想。在那之前,他从未被什么东西的美丽吸引、感动过,也从不了解艺术的意义。然而这一瞬间,他全都懂了。他发觉那和解开数学题的美感在本质上是相同的。”[4]是的,在这一刻,作为男性的石神彻底沦陷在靖子那双美丽的眼睛里。于是,后来一系列的牺牲显得理所应当,却又出其不意,这份爱慕究竟有多沉重,是一步步帮靖子母女摆脱杀人的困境;是为了掩藏事实而自断后路,将自己逼上绝路;还是将自己假扮成一个恶魔......是一份在石神眼中足以用生命相抵的爱意。因此,我们说靖子是美貌而迷人的,她让三个男人以不同的行为方式,心甘情愿为她付出。
  三、靖子背后所体现的日本女性形象及其社会性
  东野圭吾的这篇小说,其时代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当时的日本经济停滞,人情冷漠,人们为了未来而焦灼迷惘着。虽然当时女性的自我意识已经逐渐增强,开始要求自身的权利,可是根深蒂固的男权社会意识依然存在,女性想要伸张自己的权利,自然会受到来自男权社会的压力,男人为了捍卫自己的地位和尊严,习惯性的压制女性的行径。比如在这部小说中,前夫对独立工作,挣钱养活自己和女儿的靖子又打又骂,靖子也曾到警察局去状告这些罪恶,可是警察却一次也没有帮助过她们。这样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得靖子最后不得不走向犯罪的道路,失手杀掉前夫,她的犯罪可以说是社会现状的产物,是她在以其微薄的力量,企图在男权社会的重压下争取平等权利的一种抗争。当我们将女性形象和社会相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明确出女性作出犯罪行为的缘由,东野圭吾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犯罪形象,通过他笔下的女性,我们可以透析当时日本社会的人情冷暖,并关注女性的心理问题,进一步了解日本女性的生存状况。
  参考文献:
  [1]秦思思.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特色解析[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7.
  [2][3][4]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M].刘子倩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
其他文献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戏仿是后现代文本常用的文学技巧。意大利后现代文学大师安伯托·艾柯在其短篇小说《乃莉塔》中颠倒《洛丽塔》人物设置,戏仿了一个美少年爱上老奶奶的故事。通过戏仿人物、情节以及写作技巧,小说营造了极度的荒诞感和陌生化效果,颠覆读者惯性认知,解构原作中“男—女”二元对立思维,揭露大众审美中潜藏的男权主义。  关键词:戏仿;解构;二元对立;《乃莉塔》;《洛丽塔》  戏仿,又称戏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孔子“思无邪 ”文学思想。  关键词:孔子;思无邪;《诗经》;文学思想  众所周知,孔子的文学理论批评是以对《诗经》的评论为主而展开的:,他在对《诗经》的评论中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批评标准,就是《论语·为政》中所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这里,我们所要讨论地就是关于孔子的“思无邪”,回到他所生活的时代,尝试分析、审视这一看似矛盾的言论
中国大学体育教育在借用西方模式的过程中,经50余年(20世纪5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教育实践,形成了教学的规定性、课程的统一性、考核的标准化三大显著特征,再生了中国传统文化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从容,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美好情态,它是平和、泰然、安详、谦逊、儒雅、恬淡的总和,是世人在饱受磨难、历尽沧桑而领悟人生底蕴和生命要义后呈现出来的气度、风范和境界.
英国杰出女作家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一生共写了6部长篇小说:《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1795)、《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1796)、《诺桑觉寺》(Northanger Abbey,1798)、《曼斯斐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1812)、《爱玛》(Emma,1814)和《劝导》(P
霍桑既是美国清教传统的继承者,又是一个强烈的批判者,他对清教主义有着矛盾的内心认知。从霍桑寓言的基本主题“生而孤独,人性之恶”两方面来揭开短篇寓言《牧师的黑面纱》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文字幕翻译已经成为国内电影进军国外市场必须克服的一种语言障碍。我们拿《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例,通过探讨英语字幕的重要性,文化元素的翻译以及其电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吉非替尼治疗的影响。方法将组织学证实的ⅢB~Ⅳ的65岁及以上的老年NSCLC患者,分为吉非替尼敏感组和耐药组。吉非替尼敏感是指
目的:研究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内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