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物的服法与血压波动的临床观察及健康教育

来源 :临床医药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d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降压药物的服法对血压波动的影响,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对124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询问式调查,分为按时规律服药组和不按时、不规律服药组,比较其血压波动的范围.结果:按时规律服药组血压控制理想,全天峰-谷值比小;而不按时不规律服药组血压波动范围大,上午血压控制不理想(P<0.05).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高血压及并发症的了解,认识按时规律服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防病、治病意识,降低高血压的病死率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其他文献
1985年以来应用酚甘油棉片贴补外伤性鼓膜穿孔18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最常见的疾病,可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特别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和颅内出血,是新生儿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2001年1月~2002年10月间分娩的137例新生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及肾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此病容易被误诊.1992年以来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32 例中,误诊12 例,现就误诊病例特
2000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蛛网膜下隙出血26例,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微波热凝是80年代初医学领域兴起的一项治疗技术,临床应用逐渐增多.近年来我科使用WB-100型微波治疗机治疗慢性咽炎21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血管性痴呆(VaD)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导致脑卒中而继发的一种智能障碍,是老年期一种主要的痴呆疾病.
目的:了解我院心血管药品的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住院药房2003年下半年心血管药品的应用情况按销售金额、用药频率(DDDs)值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管药品
非离子型造影剂含离子型数少 ,渗透压低 ,化学毒性小 ,在临床应用中 ,发生副反应低 ,这种情况已得到国内外多数学者的证实。为了降低造影剂的副反应 ,我们对安其格纳芬和中外
目的:回顾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对3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进行西医分类,中医分期,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中眼底状况的变化及疗效评价.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是各种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的晚期表现,临床报道治疗方法较多,自1998年起,采用胸腔内置管排尽积液后,单纯注射顺铂以及注射顺铂联合丝裂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