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共产党人:用生命铺就前路(上)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35022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子俊:“为党的主义奋斗”


  赵子俊(1889—1926年,湖北武昌人),小学毕业后因家庭贫困无力续学,加入鄂军军士教导队学习军事,后来到平湖门外纱局当工人。这时赵子俊与中华大学学生恽代英相识,常到恽办的利群书社帮忙,有机会听到恽代英、陈潭秋等人讨论读书心得,他由此知道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
  1920年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中心工作。1921年春,赵子俊参加了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工人运动的骨干。1922年1月,赵子俊作为工人代表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事务员。1923年2月,他参与组织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春,经党组织介绍,赵子俊考入广州黄埔军校。在黄埔一期招录的学生中,有33人在进校之前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赵子俊是加入中共最早、年龄最大(35岁)的一位。他在入学调查表上庄重写下自己的志向:“学习军事学,并受革命军纪之训练,将来为党的主义奋斗!”1925年春,赵子俊从黄埔一期毕业后,参加了第一、第二次东征,历任入伍生部见习副官、训育副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第四团六连连长。
  1926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分别向湘赣、粤赣边界进发。9月初,赵子俊随部队从萍乡、大余入赣作战,他和部队里的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发挥了重要作用。9月24日,在南昌牛行车站战斗中,赵子俊英勇牺牲,时年37岁。

李大钊:“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


  李大钊(1889—1927年,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1920年2月,去武汉演讲的陈独秀刚返京就遭到警察搜捕,李大钊决定护送陈独秀经天津乘船去上海。两人约定,陈在上海,李在北京,一南一北负责建党。
  李大钊返京后,于3月份领导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李大钊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任书记。他每个月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80银元,作为活动经费。
  李大钊领导北方党组织积極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被反动军阀视为“心腹大患”。战友们都劝他离开,但他决定留下来,把党的北方领导机关迁入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旁边的旧俄国兵营内,秘密领导党组织继续斗争。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不顾国际公法和国际惯例,悍然派京师警察厅总监陈兴亚逮捕了李大钊等革命志士60余人。张作霖派出参谋长杨宇霆劝降李大钊。李大钊轻蔑地回答:“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糙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
  4月28日,张作霖下令组成“特别法庭”对李大钊案件进行“军法会审”,尽管“无确供”,仍决定对李大钊等人判处绞刑。就义前,李大钊在镜头前留下了最后一张照片:一袭长袍,目光淡定,泰然自若,宛如平日。他第一个从容地走上绞刑台,作了此生最后一次演说:“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
  军警对他实行了异常残酷的“三绞处决法”。第一次把李大钊绞昏后放下,等他苏醒后,威逼他“悔过”,他坚定地说:“你们把我绞死,我的灵魂不死,革命不死!”第二次把他绞昏后又放下,他缓缓地睁开眼睛,军警仍逼他“悔过”,他冷笑一声说:“速办吧!”第三次,李大钊没有醒来。
  李大钊就义时年仅38岁。如同他发表的短文《牺牲》中所写:“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范鸿劼:“我敢站出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范鸿劼(1897—1927年,湖北鄂州人),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是李大钊的得意弟子。从学生时代到英勇就义,他一直追随着李大钊。
  1920年3月23日,范鸿劼与邓中夏等19人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研究会设立干事会,范鸿劼为4名干事之一;设立图书室,他为经理;成立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德、英、法三个翻译小组,他任英文组组长,为翻译、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作出重要贡献。
  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范鸿劼长期协助李大钊工作。他作为北京乃至北方地区党组织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参与领导了北方反帝反军阀的斗争。
  1926年3月,日本军舰炮击大沽口炮台,中国军队被迫还击。西方列强竟要求北洋政府撤除国防设施。3月18日,北京10万群众在天安门集会抗议,李大钊组织了2000多人的请愿团,当请愿团走到东辕门时,突遭军警袭击,当场死亡47人,李大钊、范鸿劼等200余人受伤,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北京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张作霖命令京师警察厅总监“严速查拿”李大钊、范鸿劼等人。范鸿劼在审讯室里昂首挺胸,慷慨陈词:“你们不是要抓共产党,要杀共产党员吗?我就是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宣传部部长范鸿劼!”在严刑拷打面前,他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我敢站出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1927年4月28日下午3时许,范鸿劼大义凛然地走向绞刑台,献出了他30岁的宝贵生命。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称赞李大钊、范鸿劼等20人是“最勇敢的战士”,将为中国人民“牢记不忘”。

李启汉:“我党坐牢最早最苦的第一位同志”


  李启汉(1898—1927年,湖南江华人),1919年在邓中夏的帮助下,进入北京大学旁听。1920年5月,他到上海华俄通讯社工作,随后加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8月,李启汉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秘书。1922年初,他组织香港海员罢工后援会,发动上海各界人士援助香港海员大罢工。此后他还组织了上海英美烟厂、浦东日华纱厂、上海邮电的工人罢工,成为工人运动的先锋。他因此3次入狱,第三次被关押2年零4个月。邓中夏在接他出狱时说:“你是我党坐牢最早最苦的第一位同志。”   1925年5月,李启汉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组织部部长。6月19日,邓中夏、苏兆征领导了省港大罢工。7月3日,全总省港罢工委员会成立,设立干事局,李启汉任局长,帮助工人解决吃饭、住宿、就医问题,组织工人家属开展自救。
  1926年4月,李启汉任香港总工会中共党团书记,把湖南老家的母亲和妹妹李惠馨接到广州一起生活。在他的撮合下,邓中夏与李惠馨喜结良缘。1927年2月,全总北迁武汉,李启汉留在广州,接替邓中夏任省港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4月14日上午,李启汉召集广州工人干部开会,研究对策。广州市公安局谍捕队闻讯前来,会议被迫中止。当晚,李启汉再次召开会议,决定组织工人自卫武装。15日,广州军阀发动反革命政变。当天凌晨,李启汉被捕。
  在被押往监狱途中,李启汉昂首阔步,斥责反动派卑鄙无耻。面对敌人的审讯,他大义凛然地说:“我是做工农运动的,你要说我是共产党,那么,所有工农都是共产党了!”4月23日晚,李启汉在南石头刑场被秘密杀害,时年29岁。
  1945年3月1日,毛泽东在写给李启汉妹妹李惠馨(李夏明)的信中鼓励她:“继续为党工作,以继启汉、中夏之遗志。”

赵世炎:“志士不辞牺牲”


  赵世炎(1901—1927年,重庆酉阳人),1915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少年学会,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5月,赵世炎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春与张申府、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法共产党早期组织。1924年赵世炎回国,协助李大钊领导北方革命活动。李大钊曾称赞:“世炎脑子快,很多问题对我很有启发。”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赵世炎领导和组织游行、罢工、罢课,声援上海人民的斗争。1927年3月21日,化名施英的赵世炎与周恩来指挥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四一二”政变后,赵世炎代理江苏省委书记。1927年7月2日,上海军警闯进赵世炎的住所,搜出约4万元银票(党的活动经费)。赵世炎坚称自己叫“夏仁章”,是湖北人,因家乡闹土匪,逃到上海避难做生意。军警看到饭桌上的剩饭剩菜,顿生疑云:“守着巨款吃剩饭,这只有共产党才做得到。”
  后在叛徒当面指认下,赵世炎的身份暴露。他以监狱为战场,鼓励被捕同志说:“革命就是流血的,志士不辞牺牲,共产党必将取得胜利!”敌人决定将他处以死刑,问他有无遗言。他留下8张纸的蝇头小楷,列数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号召党员、民众继续奋斗,争取中国革命最后的胜利。
  7月19日清晨,赵世炎理了理身上的半旧西装,在刑场上高呼:“共產主义万岁!”“打倒新军阀蒋介石!”“工农兵联合起来!”刽子手为之胆寒,狂叫“砍,拿刀砍”!在第一刀砍下时,赵世炎奋身一跃高呼口号,被砍在腰上。残忍的刽子手又连砍数刀,赵世炎身首异处,眼犹睁开。他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

张太雷:“愿化作震碎旧世界的惊雷”


  张太雷(1898—1927年,江苏常州人),1919年作为天津地区学生骨干,参加了五四运动,与李大钊建立了联系。1920年春,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等来华与李大钊会商,张太雷担任翻译。同年10月,张太雷加入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春,受李大钊委派,张太雷赴莫斯科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1927年4月,张太雷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后成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5位常委之一。8月7日,张太雷参加了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八七会议),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他主动请缨到广州发动起义。
  时粤桂战争爆发,军阀张发奎将粤军主力调出广州,阻击桂军进攻。11月26日,张太雷从香港返回广州,决定乘广州市内兵力薄弱之机,组织第四军教导团和警卫团一部以及工农赤卫队,提前举行武装起义。
  12月11日凌晨3点30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爆发。在张太雷、叶挺等人指挥下,5000余人分数路向广州市各要点发起袭击,占领了珠江北岸大部分市区。清晨6点,张太雷在原公安局大楼里宣布:“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张太雷任代理主席。
  12月12日中午,粤军向起义军指挥部方向扑来,张太雷与共产国际代表纽曼等乘车赶赴大北门指挥战斗。汽车行至惠爱西路时,突然出现一群穿便衣拿枪的人。“保护共产国际代表!”张太雷边喊边和警卫开枪还击。混战中张太雷头部、胸部连中三弹,倒在车厢内,他嘱托战友们:“要和敌人战斗到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张太雷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践行了他立下的“愿化作震碎旧世界的惊雷”的誓言。他是中共历史上首位牺牲在战斗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瞿秋白写下《悼张太雷同志》一文:“他死时,还是希望自己的鲜血,将要是中国苏维埃革命胜利之渊(源)泉!”
其他文献
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赋予的艰巨任务,是全社会的愿望。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刻苦努力学习。因此,把握好新时代中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变化特点,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成为提高中学教育服务工作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一、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健全”的中
期刊
某年度我任教八年级某班的数学科目,该班学生的学风、纪律、知识基础都比较差,课堂上有个普遍又难于处理的问题:很多学生上课开小差,声音甚至盖过老师上课的声音。学生无心向学,乐于在课堂高谈阔论,和老师顶嘴。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说:“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他拥有什么样的社会情感,是否拥有勇气和理解力,是否追求对社会普遍有益的目标。随后,我们也会发现他向上努力的方式的节奏,发现他的自卑感的
期刊
多年来,贺敬之在人民群众中一直享有很高的评价,他的作品来源于以革命斗争为主的社会实践,他总是能抓取时代的强音,为人民创作,因而被称为“时代的歌手”“人民的诗人”。贺敬之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文艺工作者,他说:“我从延安来的,16岁就到了延安,我这一生,跟我们党的革命路程走到现在。很惭愧,给党和国家的贡献很少。但是有一条,我是一直跟着革命的,没有丧失过信心。”一路尘,一路歌  1924年,贺敬之
期刊
今年5月11日,万众瞩目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其中关于城乡人口的变迁引发广泛关注。据统计,居住在城镇的人口约为9.02亿人,占总人口的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约为5.1亿人,占总人口的36.11%。与10年前相比,城镇人口猛增2.36亿人,乡村人口则骤减1.64亿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4.21个百分点。与之相比,2010年城镇人口比例相比2000年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这说明近
期刊
近年来,一位位科学巨擘、学科泰斗的离去,让惋惜与悲痛弥漫在国人心头,也引发了民众的各种悼念活动。通过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我们不仅能看到人们对伟大科学家的不舍,也能感受到人们对“科研新人”有了更多的期待。  然而,科研的道路上汇聚着各种偶然因素、必然因素。除了科技工作者个人的天赋、努力与坚持之外,科研成果的诞生与整个科研环境也有莫大的关系。以袁隆平跨越半个世纪的科研之路为例,我们会发现对科研工作的
期刊
专栏作家,澎湃新闻首席评论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业务导师,东方卫视出镜评论员。  这个6月有一些特别,“十年大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6月1日正式施行。  这次双法的修订,可不是一件小事。事实上,《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去年11月由立法机关颁布,到正式施行,准备期长达6个月之久,从侧面说明这部法律的广泛影响。  从最初更强调宣示、倡导性作用的立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经转向一
期刊
高考前,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韦东奕火遍社交网络的那段视频,应该是2021年北京大学最好的形象宣传片和招生广告。视频中,他头发凌乱,腋下夹着一个没有标签的矿泉水瓶,手里拎着一袋馒头,“我是北京大学2010级本科生,2014级研究生。”面对镜头,韦东奕有些不习惯,接着他补充说明,“现在是北大的老师。”当记者让他对快要高考的考生说句话时,他用毫无煽动性的语气说了句:“加油,欢迎来到北京大学,我也不会说别的。
期刊
我們常听到人们发出“这年头书店根本开不下去”的感叹。然而现实是,在经历疫情冲击的2020年,全国新开了4000余家书店。  3月30日,《2020—2021年度中国实体书店产业发展报告》在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等机构主办的中国书店大会上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新开书店4061家,关店1573家,新开数是关店数的2.6倍。  出乎不少人意料,一片唱衰声中,实体书店的生命力远比你想象的坚韧和顽强。坚
期刊
【人物档案】 张富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表现英勇,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解放后,他深藏功与名,响应祖国号召,去最需要他的偏远贫困地区——湖北恩施来凤县工作。2018年,在来凤县人社局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点,张富清打开了珍藏多年的荣誉……这位为祖国、为人民奋斗终生的老党员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从解放战争时期的英勇征战,到和平年代响应党的号召去最艰苦的地方,再到离休后深藏功
期刊
进入新时代,小学思品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引导他们成为个性鲜明的有用之才的使命。为此,小学思品课教学应成为学生主动探求新知、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创新品质及能力得到全面激发和提升。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经历,我认为,要在思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境教学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