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 全面提升 努力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ys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安阳师范学院已经站在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的新起点上,所以学生工作也要适应新要求,确立新理念,明确新思路,产生新变化,开创新局面。
  
  一、吃透两种情况
  
  一种是“上情”,一种是“下情”。“上情”主要指的是上级精神和上级动态,“下情”主要指的是学生动态和学生的成长规律。
  吃透“上情”。吃透“上情”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依据。吃透“上情”就要知道党中央、国务院有哪些政策,省委、省政府有哪些安排,学校有哪些动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16号文件”,胡锦涛总书记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了重要讲话,这是非常重要的“上情”。
  吃透“下情”。大学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生工作一线的同志要研究工作对象,研究学生的成长背景,了解他们每天在想什么、干什么。只有把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研究透了,学生工作才能做好。
  
  二、追求两种境界
  
  境界是指人们观察客观事物的深度与高度,是人们思想所达到的水平。学生工作的境界决定学生工作的高度、视野和效果。
  追求大的境界。“大的境界”是指要有学生工作大目标,形成学生工作大格局。每一个学生工作者只有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自己的大举措,才能形成大气候,实现大变化。这里的“大”,指的是要形成学生工作大格局,真正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育人工作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追求新的境界。“新的境界”是指学生工作日新月异,每天都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形势和新变化。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可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学生不断有新的需求,学生工作者应该思考如何适应新形势、新需求、新变化,从而给学生提供新的服务和新的成才方案。只有将“新”作为一种境界去追求,学生工作才能够大有作为。
  
  三、营造两种环境
  
  校园环境是在长期的教育过程和学校管理中不断形成和积淀的校园精神、校园制度和校园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制度、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环境对一个人成事、成长非常重要。
  成事的环境。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相比,学生工作是一项更加复杂的工作,是一个更加需要关心、理解和支持的工作。学生工作要想“成事”,就必须想方设法营造一种“成事”的工作环境,就必须形成“四个一”:一是广泛交流,形成一种学生工作的新思路;二是表彰一批先进,树立一批典型,形成育人的大氛围;三是制定和完善一套好的制度,形成规范管理的新气象;四是建设一批学生工作的品牌工程,提升学生工作水平。
  成长的环境。一方面是学生工作干部成长的环境。学生工作干部的成长很艰难,特别是一些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学生工作干部的成长应该引起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对他们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通过政策设计、制度设计和机制设计,搭建辅导员队伍发展的“立交桥”,形成促进辅导员队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辅导员自身要做到“三个善于”:善于在困难中成长,善于在矛盾中工作,善于在继承中创新。另一方面是学生成长的环境,学校所有工作最根本的就是促进和服务学生健康成长,这是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实现两个突破
  
  突破是一种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的自我超越,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一种更高的追求,只有不断突破,才能不断发展。
  队伍建设的突破。学校既要重视队伍的数量,又要重视队伍的质量,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热爱学生,潜心育人。还要树立“大队伍”的概念,不要简单地认为学生工作就是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实际上应该是全校的工作,是全体人员共同的责任。
  学生工作局面的突破。一是“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氛围的形成,二是“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氛围的形成,三是学生质量——学生的就业率、考研率以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这些指标发生深刻变化以后,在学生工作一线的同志就会越来越觉得不孤单,越来越觉得很光荣,学生工作大的格局也就形成了,学生工作大的变化也就出现了。
  (作者系安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责编:赵 东
其他文献
【正】 每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人际等关系之中的,要受到社会职业、地位、法律、道德等等的制约。因此,人都是社会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又都是有其各自的性
进入21世纪以后,首都劳动年龄人口文化素质呈现了稳步提高的态势,尤其是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得到长足的提升,但是既存在着城乡、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同时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存在着明显
从当代台湾学人笔下的老舍,管窥台湾老舍研究之特点及趋势王晓琴从目前所能见到的台湾的报刊及学术著作中,不难发现,当代台湾学人对于有着“赤子之心”和“仁者情怀”的文学家老
地理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效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实现地理教学目标,就要坚持联系性、直观性、启发性、创新性、拓展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正】 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马克思
浑沌研究与科学方法论的变革苗东升静静流淌的河水突然变得湍急汹涌,平稳运行的股市一夜之间暴跌,这些现象一直被视为无法用科学语言描述。但是,于60──70年代兴起的浑沌学却发现,在
<正>~~
期刊
北京城市定位与空间形态意象的核心问题有五点:一是城市功能定位过多。超负荷的城市功能定位使北京的整体战略目标与定位变幻游离,发展功能定位左右摇摆。
德国的满学研究江桥一、回顾德国的满学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并且在国际满学研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德国人很早就通过传教士认识了满文及其重要意义。明末清初的德国传教士汤
人本化教育管理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核心,重视人的理性、非理性因素,注重管理的民主化;时代的发展呼唤着成人教育的人本化管理,人的自身价值的实现需要成人教育的人本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