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n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提高其教学实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至关重要,对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意义重大。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 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因此,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大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对形成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意义深远。
  一、充分巩固思政课教师的主体地位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他们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培育者。
  只有真懂、才能真信,才能真用。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示怀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不认同,对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不了解,他必定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教育学生,让他们信服并践行。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倘若思政课教师未能真正展现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行为规范,又怎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学生,敦促他们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呢?因此,必须努力培养一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功底扎实、善于联系实际的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老师,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首先,要遵循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选聘配备好思政课教师。要将在学工系统、党政部门有相同和相似专业背景的部分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作为兼职教师储备。要切实贯彻思政课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新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具备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其次,要切实做好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实践在发展,理论在创新,必须与时俱进地加强在岗教师的内涵建设,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责任。除了岗前培训、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省级或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示范培训或课程培训或骨干研修外,更要把脱产或半脱产的专业进修落到实处,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指导他们的实践。
  总之,要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并巩固教师的主体地位,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使思政课教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承载者、践行者和传播者。他们能够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直气壮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重大社会问题,去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和不良思想文化,努力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切实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实践在发展,大学生思想状况也在发生变化。当前,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外来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不断侵蚀着年轻学生。同时,国内改革也是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在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如发展的不平衡,资源环境的压力,与群众关系密切的社会建设欠账太多,民主法治还不健全,诚信缺失道德失范,腐败问题,敌对势力的破坏,等等。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都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影响着全社会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的建立。因此,必须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展开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查,充分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思政课教学部门应该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调查,或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获取第一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材料。此外,还可从学工部门、群团组织、教学管理部门及时获取第二手的学生思想状况资料,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比如,在2010年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中,学生普遍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和政府比较满意;对若干政治理论问题认识基本正确;主流价值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绝大多数有奉献精神;对学院教学、管理总体评价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部分学生对一些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问题感到焦虑,尤其对腐败、收入差距拉大、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感到不安;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重大政治理论问题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等存在困惑和模糊的认识;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多样化。在此前提下,思政课教学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等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讲解,才能收教育教学之实效。只有在课堂教学的持续改进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更加深入学生头脑,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三、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育中主渠道作用,除了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外,还必须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首先,要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实现教材、教学与学生诉求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做好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知识体系和政治信仰的工作。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认同。社会实践教学可以超越课堂教学的限制,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让大学生有机会体会和观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分析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使他们确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
  其次,要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是一门艺术,要真正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实效性,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要提倡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要善于将身边的、社会上正发生的事件,作正面的宣扬和深入的剖析,不仅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引导学生正确人生价值态度的形成。总之,要善于运用喜闻乐见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把科学理论讲清楚,说明白,使学生能够真懂,真信,并真用,真正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最后,要改善教学手段,实现传统与现代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鉴于思政课程的特殊性,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板书教学的形式,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不断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的双重任务。这就要求教学管理部门不断加强现代教学设施设备建设,满足广大教师的教学需要。当然,我们也应看到,现代教学方式在改变教学枯燥乏味,增强课堂吸引力的同时,如果单一的依赖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知半解,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因此,要善于运用传统和现代两种教学手段,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
  总之,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夯实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基,努力构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2011-10-1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04-08-26.
  [3]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2008-09-23.
  [4]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5]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2010年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内部资料),2010-05.
其他文献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行动纲领;是以"三个代表"为主线贯穿始终,系
以柠檬酸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合成了NiFe2O4纳米粉体。利用XRD技术研究了自燃烧粉体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物相变化规律,采用SEM、TEM、IR技术对自燃烧粉体与热处理粉体进行
摘 要: 李齐贤,字仲思,号益斋、栎翁,谥文忠,“益斋乃高丽三大文豪、韩国四大汉诗人之一”①,著有《益斋乱稿》、《栎翁稗说》,曾多次往返于高丽与元朝之间,居住时间约为26年,是在元朝居住最长久的高丽文人。因此,探讨李齐贤的中国之行对于中韩学术界来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 李齐贤 诗歌 中华文化  一、李齐贤至元大都之原因  (一)时代背景  李齐贤(1287-1367),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