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及套种楠木生长的影响

来源 :绿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tongli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并在间伐后的杉木林下套种了楠木,对试验地中的杉木和楠木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持续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抚育间伐促进杉木林分的生长发育,可显著提高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且随着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杉木林分间伐强度的增加,林内套种楠木3a后,其胸径、树高呈上升趋势,在H处理时分别达到最高的3.15cm、2.86m,但保存率由M处理的96.38%下降至76.31%.综合分析,在对杉木人工林进行M处理下,套种楠木的经济效益更高.由此可见,进行合理抚育间伐和林下套种,有利于促进杉木和林下套种楠木的生长发育.
其他文献
通过改变碘量法测定溶解氧标准方法中的硫酸锰溶液、碱性碘化钾中的氢氧化钠、碘化钾浓度,探究单一试剂浓度改变及三种试剂浓度同时改变对实验室水样的溶解氧测定的影响,并对标准方法中的上述三种试剂的浓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单一改变或同时改变硫酸锰溶液、碱性碘化钾中的氢氧化钠、碘化钾浓度时,氢氧化钠浓度的改变与溶解氧测定值的关系最密切.通过该实验探究得出:在溶解氧低于8.60 mg/L的情况下,优化试剂浓度为硫酸锰溶液65 g/L,碱性碘化钾溶液150 g/L NaOH-62 g/L KI.
对江阴市64个水质断面,进行了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4个污染物因子的手工监测和在线监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比对合格率和相对偏差两个方面对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的比对一致性高于氨氮,而造成此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方法的不一致性,且气敏电极法测试低浓度氨氮时存在较大的误差.为此,提出了应选用合适的仪器或者参考使用低浓度的质控样代替实际水样进行比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