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5186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雷贝拉唑结合莫沙必利的临床价值。方法 9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胃肠激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的7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反流、食管刺激、食管外刺激评分分别为(0.66±0.84)、(0.57±0.74)、(0.58±0.7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9±0.68)、(1.78±0.67)、(1.69±0.5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肠肽低于治疗前,胃动素与胃泌素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管活性肠肽(16.86±2.17)pg/ml低于对照组的(20.76±2.84)pg/ml,胃动素(260.27±23.48)pg/ml与胃泌素(150.28±16.47)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242.84±40.76)、(124.86±18.79)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雷贝拉唑结合莫沙必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胃肠激素水平,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260例EMS患者,按是否存在UU感染分为UU感染组(n=69)、非感染组(n=19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Wnt-7a、β-catenin、Frizzled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人命运起伏的故事。作为余华的转型之作,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至今已有29年,最初作品是以中篇小说的形式在1992年《收获》杂志刊发,随后受到张艺谋将其改编成电影时提出的建议启发,1993年增写成长篇小说并出版单行本,也就是本文分析研究的小说扩充版本。小说本身的艺术价值、国内外文学评奖、影视戏剧改编、明星效应、批评家的阐释与评论、普通读者的传播接受热潮、文学史书写、
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需要行政检察监督的支持,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检察监督。检察机关依法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是行政检察监督的基本功能定位。在加强行政检察监督的同时,应当注重检察建议的灵活运用,使其成为行政检察监督的有效手段。完善听证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等,有助于提升行政检察监督的实效性。推动专项活动常规化,建立健全行政检察监督规范运行机制,有助于形成行政检察监督促进行政争议
复方乳香注射液是近年新研制的以中药乳香、川芎为主,结合西药盐酸普鲁卡因的一种试制产品,我们用于临床治疗痹证,取得一定效果,使部分生活不能自理者得以自理。兹将该药治疗痹证13例资料加以整理,报道如下:
期刊
痹证及扭伤引起肩背腰髀诸关节疼痛者,在临床极为常见,笔者采用头皮针治疗本病,获得较好的疗效,现予报道。一、临床资料1.性别、年龄:300例中,男166例,女134例;年龄在10~86岁,其中10~20岁者21例,21—30岁者38例,31—40岁者80例,41—50岁者92例,51~60岁者48例,61~70岁者15
期刊
成都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治理和上海市“两张网”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城建”试点工作部署要求,围绕“一网统管”,大力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夯实云、网、数基础支撑,建设完
期刊
检验检测作为质量基础设施之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发挥检验检测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作用,总结和交流检验检测机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方法和成功经验,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委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质量监管》杂志社联合开展"检验检测促进经济社
期刊
国际商事混合争议解决机制是不同种类争议解决方式之间的有机结合。该机制能够促进国际争端的高效解决,保证裁决所确认利益得到有效实现。但因其与传统的程序正义观念不兼容,易招致正当程序下裁判者中立性与程序保密性等原则的质疑。目前,混合争议解决机制主要产生并服务于国际金融中心内的"新法律中心",体现了一国提供涉外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混合争议解决机制有助于构建并形成"新法律中心"内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