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启示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haid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教育方针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德育为先,已经成为教育者的共识,但是如何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摆在每一位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在总结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三点启示。
其他文献
《大唐西域记》汉译地名出现的逻字,一方面是西域语的音译,具有标音作用;另一方面,又包含意译因素,表示名称所指对象,处于自然天险的边缘,以高山大川等作为边界.这类名称涉及
一名高三学生由于家庭关系的变故,导致内心安全感的缺失,引发焦虑,无法安静学习,失去奋斗的力量,想要休学待在家里,如此他才觉得安心。面对内心的不安,加上外在的学业压力、
来自纽约市的男子格兰登·克劳福德是3K党成员。2012年的春天,他要求3K党领袖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援,以完成一个疯狂的计划:制造X光杀人机来暗杀奥巴马。  今年发生的波士顿爆炸案,让克劳福德更觉得正是因为奥巴马对移民美国的穆斯林审查不严,才会导致惨案的发生。  几经周折,他拿到了制造X光杀人机的各种零部件,并花费了数个月时间设计并制造出了一个X光射线武器装置:这个装置能够被远程引爆,并可释放大量辐射
在20世纪以来文学与思想研究中,文本被默认为特定时间序列中的个人书写,作者和时代均需具备单一性,是其基本前提,但早期经典的多层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这类研究的有效性。
〔摘要〕当前,青春期学生自伤(残)行为越来越严重。自伤(残)学生往往生活在缺乏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安全感极度缺失,看似是因为遭遇了人际失败、考试失败而引发负面情绪及自伤行为,但其背后都与家庭特质有一定的关联。学生是带着父母人際互动的创伤进行家庭之外的人际互动的,这种互动缺乏弹性,形成无法摆脱的困境,这与学生无法解决家庭矛盾的无助和无奈的情境是类似的。学校、家庭应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缓解学生心理上的伤
通过对“复原力”要素的分析,构建了以“归属感、乐观感、效能感”三要素为关键词的提升中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心理辅导系列课程,并进行了课程实践,同时对课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
先秦文献在传承过程中因为用字习惯的改变,出现过一个以“雅”代“夏”的过程,所谓“雅”“夏”二字的同音假借关系,并不是“雅”字替代“夏”字成为《诗经》类名的原因,而是
育人,并不仅限于德育教育,学科的学习方法、学科教学的组织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素材的人文性处处隐含育人契机,体现育人价值。从一节英语课的背景介绍、教学过程的育人设计
学者研究者们已经注意到了学者散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是当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现象.有学者和散文研究专家陆续已对学者散文做过精准的定义和研究.学者的学识和涵养,
语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工具,它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的教学其内容广泛、形式灵活,具有其特有的特点和规律。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他的政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