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的调查与纵向比较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on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的调查情况,采用《广西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问卷调查》工具开展调查,了解被试对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态度的前后差异,研究发现被试对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的知晓度有显著提高;被试对笔试科目的设置更加认同、笔试科目的难度值略有下降;被试对面试时间的设定认为是合理的;但较之讲课而言,认为面试更应该去考查申请者的临场应变能力;实践学分纳入教师资格考试或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教育实习、普通话水平、专业对应是申请教师资格证认定的其他必要条件;非师范生申请教师资格认定应接受额外课时量的专业培训。
  【關键词】中小学 教师资格考试 制度改革 调查 纵向比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C-0021-03
  一、研究背景
  教师资格证书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 教师的许可证,属于职业资格证的范畴。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有效推动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师资格证的准入门槛过低、教师资格证的“终身制”等。
  基于对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国家开展了新一轮的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2011年,国家启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工作。
  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是指在教师资格证认定之前,以考试形式对教师资格申请者的基本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以及潜在岗位胜任能力进行的标准化测试,其测试结果作为教师资格证认定的首要条件。也即,教师资格考试是申请教师资格证书的必经之路。
  通过对教师资格考试制度试点前后各省份的考试通过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试点之后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其下降幅度高达40%以上。这从侧面反映了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在试点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找准问题,一一解决。
  2015年,我国已经开始全面推行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制度,地方组织考试不再认可,提高了教师的入职门槛;同时,打破了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五年一注册”制度;需特别注意的是,取消师范专业毕业生直接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证书的规定。师范生必须参加国家组织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方能申请教师资格认定。师范生失去了往日“自然获得”教师资格的传统优势,他们不再是拥有“特别通行证”的宠儿,与非师范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关乎千千万万学生的教师之梦,尤其是在全国全面推行教师资格考试统考制度之后。在此背景下,笔者分别于“统考”前后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的调查,通过纵向比较研究,旨在了解被试对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的态度和看法在统考前后是否有所改变,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为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广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问卷调查》工具进行,问卷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基本情况,主要是人口学变量;第二部分:基本内容,旨在考查被试对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态度和看法。
  此次调查共收回问卷650份,其中有效问卷647份,问卷的有效率99.5%。数据结果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被试的组成结构如下(N=人数,P=比例),见表1、表2、表3。
  三、结果分析
  (一)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统考前,被试对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知识的了解作答“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的累计比例为74.3%;统考后,该比例达到86.1%,提高了将近12个百分点。见表4。
  (二)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部分的分析。具体如下:
  1.笔试科目设置。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科目设置分别为:幼儿园《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
  被试在统考前后对笔试科目设置合理性作答“非常合理、比较合理、合理”的累计比例如表5。
  表5显示,被试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各层次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的设置,普遍认为是合理的。统考前,各层次作答“合理、比较合理、非常合理”的累计比例分别为91.8%、91.3%、87.9%;统考后,各层次作答“合理、比较合理、非常合理”的累计比例分别为95.2%、94%、95.8%。可以明显地看出,被试对笔试科目的设置有了更高的认同,尤其是对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的设置,其累计比例提高了将近10个百分点。
  2.笔试难度。将难度值界定在1(非常容易)~5(非常难)的区间内进行难度值的分析。统考前,难度的平均值为3.42,标准差为0.94;统考后,难度的平均值为3.27,标准差为0.96。难度值略微下降,但难度平均值仍然是处于3(难)以上水平。但被试作答“难、比较难、非常难”的累计比例由统考前的83.4%降低到76.2%。见表6。
  3.笔试科目保留时间。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对笔试通过的科目规定其成绩可保留两年。对这一做法,统考前后被试的认识几乎无差异:均认为两年的成绩保留时间较短,65%左右的被试认为可以适当延长成绩保留时间到三年。见表7。
  (三)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部分的分析。具体如下:
  1.在教学面试环节,目前设置面试时间为20分钟,通过这20分钟的时间来检验教师资格证申请者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对于时间设置是否合理这一问题,统考前后都是有约一半的被试认为时间刚好合适。见表8。
  2.在教学面试环节,统考前,有52.9%的被试认为应该着重考查教师资格申请者的讲课能力,24.3%的被试认为应该考查申请者的临场应变能力;统考后,有45.7%的被试认为应该着重考查申请者的临场应变能力,37.1%的被试认为应该考查申请者的教育教学背景知识。由此看出,统考前后,被试对教师资格面试考查能力种类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见表9。   (四)教育实践学分纳入教师资格考试的分析。从表10可以看出,统考前,被试对教育实践纳入教师资格考试的态度作答“非常赞同、比较赞同、赞同”的累计比例为82.4%;统考后,该比例达到91.2%,提高了将近10个百分点。这一结果说明,教育实践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与青睐。
  (五)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证的其他必要条件分析。具体如下:
  1.教育实习及对实习效果的检验。是否赞同把教育实习作为申请教师资格证书认定的必要条件,统考前,作答“非常赞同、比较赞同、赞同”的累计比例为89.1%;统考后,该比例达到92.6%。这说明,绝大多数的被试是认同将教育实习作为申请教师资格证书认定的必要条件。具体见表11。
  在對教育实习效果的检验方面,多数的被试赞同用教学试讲的方式来进行检验。统考前后,认同教学试讲作为检验教育实习效果方式的比例分别为46.3%和63.9%。见表12。
  2.普通话水平。是否赞同将普通话达标(语文教师:普通话二级甲等;其他教师:二级乙等)作为申请教师资格证书认定的必要条件,统考前,作答“非常赞同、比较赞同、赞同”的累计比例为88.9%;统考后,该累计比例达到91.3%。这说明,将普通话水平达标作为申请教师资格证书认定的必要条件,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见表13。
  3.专业对应方面。申请国家教师资格证要求专业对应(如只有中文专业的教师才能考语文教师资格证),对此规定,统考前,被试认为“非常有必要、比较有必要、有必要”的累计比例为65.4%;统考后,该比例为69.2%。说明在专业对应性方面,多数人还是赞同申请教师资格证书认定时专业的对应性。见表14。
  (六)非师范生额外接受专业培训的分析。教师资格证制度的改革,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获得教师资格证置于同等的位置,难免造成师范生的普遍不满。师范生在校期间,系统的学习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并参加过教育实习。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能力,较之非师范生,师范生都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对于非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证,是否要额外接受专业培训,被试也给出了相应的态度。见表15。
  统考前,被试作答“赞同、比较赞同、非常赞同”的累积比例为94.9%;统考后,该累计比例达到95.7%。值得注意的是,在“非常赞同”这一维度上,统考前后的作答比例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由此看出,非师范生申请教师资格需接受额外课时量的专业培训得到了大家的共鸣。
  四、结论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一)被试对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的知晓度有了显著提高。从2011年国家启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工作到2015年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制度,从统考前被试对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的了解人数比例74.3%到统考后的86.1%,这充分说明教师资格证改革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得到人们的关注。
  (二)对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设置、试题难度及成绩保留时间的看法有了新变化。具体如下:
  1.教师资格证制度改革后,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发生了变化,取消了原来的统考科目“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科目设置分别为:幼儿园《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对于改革后的笔试科目设置,被试普遍认为是合理的,而且较之于统考前,被试的认可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各层次(幼儿园、小学、中学)考试科目设置合理性的比例分别由统考前的91.8%、91.3%、87.9%提高到95.2%、94.0%、95.8%。这说明,考试科目的设置得到大家的认可,可以继续沿用这样的科目设置。
  2.在笔试科目难度上,被试作答“难、比较难、非常难”的累计比例有所下降,由统考前的83.4%下降到76.2%。但从试题难度值上看,难度值只是略微下降,由统考前的难度平均值3.42下降到3.27,仍然是处于3(难)以上水平。这说明,教师资格笔试科目的难度仍然略高。以后是否需要调整笔试试题的类型、笔试题目的范围,由此调整考试的难度,值得进一步关注。
  3.对于目前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合格成绩保留两年的规定,多数被试认为,两年的保留时间太短,笔试成绩保留三年比较合适。这一结果,可为规定笔试科目合格成绩保留多长时间合适提供实证依据。
  (三)被试认可目前教师资格面试的时间长度,但对面试考查的能力种类有了新认识。教学面试环节,对于20分钟的面试时间是否合适,统考前后,都有半数的被试认为时间刚好合适;但在教学面试环节应考查的侧重能力方面,统考前认为更应该注重讲课,但统考后认为更应该注重申请者的临场应变能力。这为制定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评分标准提供了新的依据。
  (四)教育实践学分纳入教师资格考试或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统考前后,被试对教育实践学分纳入教师资格考试的态度,其“赞同、比较赞同、非常赞同”的累计比例从82.4%提高到91.2%。这说明,教育实践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和青睐,以后纳入教师资格考试的可能性也非常高。
  (五)教育实习、普通话、专业对应等是申请教师资格证书认定的其他必要条件。一是将教育实习作为申请教师资格证书认定的必要条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无论是统考前还是统考后,其认可度都保持在90%。而对实习效果的检验,普遍认为以教学试讲为主,方能考查其实习效果。二是普通话水平作为申请教师资格证认定的必要条件,也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这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是一致的。三是大家普遍认为,申请教师资格证书认定需专业对应。这很容易解释,良好的专业基本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也不是通过临时抱佛脚以及纸笔考试就能够完全检验的,这些都是在长久的学习中慢慢形成和获得的。
  (六)申请教师资格,非师范生需要额外接受一定课时的专业培训。被试普遍认为,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证应提前接受一定课时的专业培训。在这一点上,统考前后的两次调查得到了一致的结果:持“赞同、比较赞同、非常赞同”态度的人数累计比例由94.9%提高到95.7%,而且持“非常赞同”态度的人数比例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毕竟,师范生在学校期间系统地学习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还参加了教育实习。而非师范生在这些方面存在软肋,即使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最终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但在真正的教学课堂中也不一定能够善教,所以额外接受一定课时的专业培训还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林芳芳.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制度改革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24)
  [2]王星,朱丽.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4(11)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教师教育改革政策重点研究及推进项目“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研究与推进”(桂教师范[2014]10号)
  【作者简介】林芳芳(1985— ),女,山西临县人,硕士,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
  (责编 黎 原)
其他文献
幼儿教育是我国学制教育的第一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幼儿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育儿教育中存在的
<正>产业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之一。近年来,我省各地尤其是贫困地区,不断创新思路和方式方法,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林果业、光伏、旅游等扶贫产业,
<正> “上下吴蜀天中央”的襄樊,是一块不可多得的戏曲艺术生活土壤。上十个不同风格的本土、客居戏种,曾在此交相辉映。襄樊古城的历史文化特征主要体现为:①人才荟萃。②兵
2002年12月,古筝演奏家邱大成教授逝世5周年。中国音乐学院、大成重奏团12月1日在北京国图音乐厅举行了纪念邱大成先生古筝音乐会。中国音乐学院领导戴嘉枋、宁先华、杨通八、
报纸
针对信息隐藏中载体修改存在修改痕迹、载体选择困难且负载量过低的问题,在载体合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GAN的跨领域图像隐写方案。在由秘密消息驱动而无需预设载体及类型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对于人们正常的出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沥青路面的施工,如果不对其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仅会影响交通通行的安全性,还会造成非常不利的社会影响。本
针对涡流检测的灵敏度及连续性,设计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ossing,DSP)的扫频涡流检测系统。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实际检测中采样点数和截取长度对检波性能
旨在探索运动员心智游移的结构,构建"运动员心智游移过程模式图"。对18名运动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应用NVIVO 11.0质性分析软件,根据扎根理论对电子文本进行编码并构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