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不易”说到底是信仰的缺失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严肃指出:“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如果组织上管得严一点,群众监督多一点就感到受不了,就要‘为官不易’,那是境界不高、不负责任的表现。”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规范言行,使之切实成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狠抓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加大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力度,坚持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对不良作风的刚性约束,这在受到人民群众普遍欢迎的同时,也让一部分留恋“一张报纸一包烟,优哉游哉过一天”日子的党员干部感到不适应,慨叹“为官不易”,这种思想值得警惕。
  “为官不易”之叹,说到底是信仰的缺失。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员在政府工作中,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在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这种思想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每一名领导干部从入党那一天起,就应该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有一种观点叫“当官即不许发财”,强调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上要追求高标准,在生活上要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此言颇有道理,没有这样的觉悟和素质,在诱惑面前就很容易迷失方向。
  叹“为官不易”现象的出现,折射出一部分党员干部精神上“钙质”的流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年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入党的大门把得不严,一些人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并没有入党,他们把入党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阶梯和跳板,“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头脑里没有多少群众观点,反倒沾染了没有好处不干事的坏习气。一些党组织管理失之于软、失之于宽,使一些同志习惯于在“四风”之中生活,对一些不正之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稔熟于“潜规则”,效仿于“老惯例”,生活上养尊处优、讲求排场,工作中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些脱离了群众的“官老爷”,玷污了领导干部的形象,完全没有共产党人的样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当好人民的公仆,才会得到老百姓真心的拥护和认可,开展工作才会更加顺畅,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入党誓言和人生价值。相反,失掉了共产党员应有的信仰和风范,成为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甚至不惜越界犯规的自私自利者,可能一时占到些便宜,但最终会被“亚健康”所伤害,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
其他文献
春秋时,荆国人欲偷袭宋国,便派人先去测量水文,准备夜间按所测的路线过河。到了夜间河水暴涨,荆人不知道,仍按事先测量好的路线渡河,结果溺死者达千余人。荆人大惊,阵脚大乱,落荒而逃。荆人事先测量的路线是可以渡河的。现在水位已发生变化,暴涨了,还沿着事先测量的路线渡河,这是他们所以溃败的原因。这个故事说明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绝对不运动、一点不变化的事物是没有的。
为民、务实、清廉,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言简意赅,切中要害。这短短6个字,阐述了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精神指向,涵盖了领导干部从政履职的基本要求,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指明了实践路径。为民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为民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根
目的对广西2005~2006年流感样病例暴发进行分析,以便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微量血凝抑制实验进行鉴定。结果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