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内衣狠重要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房保卫战
  乳房是女性身体中最特别的部分,它主要由腺体、导管、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等构成,没有骨骼和肌肉支撑乳房,只是由纤细的韧带组织固定于胸部。运动中胸部任何剧烈运动,都会使得这些韧带组织拉长绷紧,没有合适的支撑保护,会造成韧带拉伤,长期累积就会造成乳房损伤。
  在跑步中,乳房并非简单地上下运动,而是会发生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向的晃动,最大位移可高达14厘米。经研究测定,女性75B的乳房重量本来约为500克,在运动中产生的压力却会增加到3~5倍,而这些压力都要靠表皮组织及乳房悬韧带来支撑固定。因此,运动越剧烈、罩杯越大的女性,承受的压力也越大,乳房损伤的风险也就越高。
  缺乏适当的保护,再加上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给乳房带来很多伤害:
  ◎乳房疼痛
  ◎胸部下垂、变小、变形
  ◎乳房韧带损伤
  ◎皮肤磨损、过敏、湿疹
  ◎副乳增大
  ◎乳腺炎
  需要警惕的是,其中很多损伤都是不可逆的,一旦胸部因韧带组织拉伤导致下垂或松弛,就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恢复到以前的胸部曲线了。
  保护好你的乳房不仅是保护美丽,更是为了保护健康。所以,在跑步时一定要穿着能提供有效防护的专业运动内衣。
  运动内衣PK普通内衣
  简单地说,专门设计用于在运动中穿着的内衣就是运动内衣。与普通内衣相比,运动内衣的设计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减小乳房在运动中的晃动,并且最大限度地透气排汗。
  几乎每个女性跑者都有过穿普通内衣跑步的经验,为何普通内衣在日常生活中很OK,但是一旦跑起来就不那么舒适了呢?
  其一:普通内衣的稳定性不够。在测试中发现,穿普通内衣运动最多可以使乳房晃动降低38%,而专业的运动内衣最多可减少乳房晃动80%。从而更有效地固定乳房,减少运动中不适感,降低受损风险。
  其二:普通内衣排汗透气性能不够理想。运动中人体温度会高于日常状态,流汗量也会大幅增加。普通内衣往往是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设计,有些调整型内衣还会使用很厚的胸垫,非常不利于排汗及散热,汗水残留于胸垫中也会造成真菌的滋生。专业运动内衣一般都采用速干面料制作来强化透气排汗功能,绝大多数运动内衣也不会使用胸垫,避免汗水残留。
  其三:运动内衣提供更适合运动的细节。运动内衣不会使用钢圈,虽然钢圈会增加内衣的承托力,但是钢圈过紧的包裹很容易损伤乳房悬韧带。另外,为了避免运动中反复活动磨损皮肤,运动内衣材质会更柔软,缝纫细节处理也会更精细,有些内衣还使用了专门的防磨擦、抗过敏的面料或涂层。
  运动内衣“五好生”
  怎样的内衣才算好的运动内衣?首先给大家一个评价内衣品质的国际标准—“Tamac”指数。“T”代表面料;“A”代表造型;“M”代表支撑度;“A”代表运动灵活性;“C”代表舒适度。
  面料:运动内衣对于面料的要求是非常之高的。除了前文提到过的一定要满足运动中透气排汗的需要外,为了保证内衣强度,面料也要求具有较强韧性,柔软亲肤且耐磨损。由于内衣紧贴皮肤穿着,所以内衣面料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色牢度,不能够遇水脱色。这些都是内衣面料的基本要求,一些高品质的运动内衣往往会使用具有特别功能的面料来制作,以实现产品的独特功效。
  造型:运动内衣的外观和塑形功能往往是被吐槽最多的一点。前文提到,运动内衣为了提高透气排汗性能而不使用胸垫,因此美体塑形功能会受到影响,有些运动内衣面料很薄,穿着时也会出现激突的现象。运动内衣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实现主要功能,设计师在所难免会牺牲掉部分美化功能。尤其是高性能的内穿型运动内衣,有些看起来甚至让人感觉造型古怪。虽然设计师们进行了很多努力,但是外形和功能的矛盾始终存在。结果就是,很多漂亮的外穿式运动内衣承托力不够,承托力好的内衣又不够漂亮。
  支撑度:支撑度是衡量运动内衣最重要的指标。从运动医学角度来说,运动内衣要能够有效限制乳房在运动中的晃动幅度,包括上下、前后和左右晃动,且晃动幅度至少应该减小在三厘米以内,这样才能有效保护乳房各个部位不受损伤。理想的状态是,跑步时,乳房应该跟随着身体一起运动,从而减轻惯性冲击造成的过度拉伸。最大化运动内衣支撑稳定性是现今各专业品牌竞争的主要焦点,各个品牌都投入大量的科技研发力量开发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很多产品设计理念达到了不可思议的效果。无论何种设计,几个关键性的部分都是相似的。运动内衣的下围底边会比普通内衣更宽,这个部分承担了一件内衣主要的支撑功能,更宽、弹性强度更好的下围底边能提供更好的支撑力。运动内衣肩带会更加宽厚,肩带肩负着承受整个乳房重量的任务,因此运动内衣的肩带也会比普通内衣肩带宽厚,且大多数为无弹性设计,这样的设计既能增加受力强度,又可以减轻肩膀部分的压强。运动内衣和普通内衣差别最大的地方就是内衣的后背部分,运动内衣一般采用“工”字形后背、“X”形后背或大“U”形后背设计,这是为了增加承托力并把压力从肩膀分散到整个后背。
  运动灵活性:评判运动内衣品质的又一大指标就是运动灵活性。运动内衣必须保证运动的需要,所以不能够像调整型内衣那样束缚人的运动姿态。首先运动内衣不能够限制肩胛骨的自由运动。前文提到,很多运动内衣都采用“工”字形后背或“X”形后背设计,因此肩带部分都比较靠近后背中心。这种设计可以把肩胛骨从传统肩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运动更自如。其次,运动内衣的肩带要足够稳固,即使在激烈的运动中也不会滑落。
  舒适度:内衣的舒适度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考验内衣设计制作的各个细节。首先,面料要舒适,凉爽透气、排汗速干。其次,缝纫接缝要平滑,避免摩擦及划伤皮肤。另外,运动内衣不能有钢圈,避免损伤乳房韧带及软组织。最后,小细节要处理完美,比如搭扣和肩带调节扣是否舒适,肩膀压力是否过于集中以致出现勒痕等。   各种身材对号入座
  运动内衣的类型主要是由其实现固定胸部的方式来划分的。也就是说,运动内衣采用何种技术来固定胸部,实现支撑。
  压缩式(Compression):目前市场上能见到大多数运动内衣都是压缩式固定,这种内衣的外观大都是比较传统的套头“工”字背心款式。内衣前胸没有做出罩杯,平铺时内衣前胸是一个平面,可以完全放平。此种内衣结构的固定原理是对胸部施加一定压力,使乳房贴紧身体,从而减少运动中的晃动。这是最传统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内衣结构,此种固定方式主要依靠面料的弹性实现。缺点就是,会把乳房压扁,并且紧贴身体,稳定程度相对有限。对大罩杯的女性来说,此种方式会使乳房被压得很不舒服,支撑力也极其有限。但是却非常适合A或B罩杯,胸部小巧的女性使用。
  包裹支撑(Encapsulation): 此种类型的内衣以罩杯支撑为主,罩杯立体包裹乳房,给乳房良好的承托力,能有效解决乳房组织在运动中的水平、上下以及前后的晃动。大多数高强度的内衣都会采用这种固定方式,优点就是立体包裹的乳房能够保持良好的形态,尤其对于B以上较大罩杯的女性来说,舒适度远高于压缩式内衣。由于乳房都有了罩杯的包裹支撑,运动的稳定性能也被大大增强。但是功能的实现对内衣的裁剪技术和面料技术要求十分苛刻,并非任意简单的罩杯设计就可以满足强度的需求,因此,只有科研力量强大的专业运动内衣制造商才能制作出这样的运动内衣。
  压缩 包裹:顾名思义,压缩 包裹就是将压缩及包裹支撑两种技术相结合,运用到内衣制作中,最大程度保证了内衣的稳定性、舒适性及美观性。对于大罩杯的女性来说,由于乳房过重,一般的包裹支撑不足以将乳房牢固固定于身体之上。此种款式内衣的罩杯部分将乳房全面包裹,高弹性的面料将罩杯牢固压缩贴合身体,起到了更好的固定效果。
  运动内衣你选对了吗
  一件运动内衣不可能适合所有人,只有选对适合的内衣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效果。以下四个步骤,教你简单选到合适的运动内衣。
  Step1: 选对款型
  前面提到了运动内衣通常采用的三种设计类型,不同的设计类型适合不同胸型的女性及不同的运动强度。罩杯越大的女性需要的支撑强度就会越大,越剧烈的运动就需要强度越大的内衣。在选择运动内衣的时候,两种因素要综合考虑。
  通过下表,可以直观看出内衣强度和罩杯及运动强度的关系。
  绝大多数的专业运动内衣品牌都会标出每款内衣的强度,选择时可以依据自身条件和所进行的运动来选择需要的强度。
  一般A罩杯的女性,最好选择压缩式内衣。包裹支撑型的内衣就不太适合A杯女性使用了,由于本身乳房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小,较小的乳房不能完全充满罩杯,运动起来就会造成乳房在罩杯内晃动的情况,反而失去了保护效果。B~D罩杯的女性可以选择包裹支撑或压缩 包裹的款式。有些品牌会有专门为E罩杯以上的女性设计的运动内衣,这些内衣能提供更好的包裹稳定性能。
  是否最高强度等级的内衣就是最好的选择呢?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内衣的强度是和舒适性是成反比的,包裹性越强,身体也就感觉束缚性越强。低强度运动时,舒适性更好的低强度运动内衣是更合适的选择。此外,强度越高的内衣往往价格也最贵。选择合适自身需要的才是最好的款式。
  Step2: 选对尺码
  尺码是否合适是决定运动内衣实际效果最重要的因素。设计性能再卓越的运动内衣如果尺码不合适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内衣尺码选小了,会包裹过紧,产生难受的束缚感,甚至影响呼吸。尺码选大了,内衣不能完全包裹或压缩胸部,胸部会在内衣中晃动,无法实现固定效果。
  试穿是最好的判断内衣是否合身的方式。穿上内衣后,将一个手指放入内衣下围与身体之间,如果手指刚好能顺利滑动,说明内衣底围尺码选择合适。观察罩杯,乳房能够充满罩杯没有多余空间,罩杯也能将乳房完全包裹住,没有外露的部分,说明罩杯合适。最后,可以对着镜子跳一跳,感觉一下内衣的支撑力,如果感觉胸部稳定性有明显加强,且身体没有紧勒的不适感,说明内衣尺码选择合适。这里要强调一点,由于更强调稳定性,运动内衣穿起来感觉会比普通内衣紧一些。
  如果购买内衣时条件所限不能试穿,最好能够提供给销售人员您身体的实际测量数据。因为每个品牌的尺码系统都会略有不同,运动内衣对尺码精确度的要求又比较高,所以按平时内衣尺码购买是不够准确的。可以自己测量具体的上下胸围数据。上胸围是指绕乳头一周的围度,下胸围是指绕乳房下方一周的围度。胸罩尺码是由胸罩尺寸和罩杯尺寸两部分构成的。胸罩尺寸就是指下胸围的围度,罩杯尺寸是由上胸围围度减去下胸围围度得出的数据来确定的。因此,只要提供准确的上下胸围数据,销售人员就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尺码。
  Step3: 选对面料
  运动内衣的面料最好选择柔软亲肤的面料。胸部的皮肤一般比较娇嫩,柔软的面料可以保证运动中内衣与皮肤反复摩擦不会损伤皮肤;透气与排汗性能也是考察要点;此外,运动内衣有薄有厚,可以根据穿着季节来选择合适的厚度。有些皮肤特别敏感的女性,可以选择标注抗敏感材质的面料。
  Step4: 选对细节
  优良的细节关乎内衣舒适度。选择时请关注内衣缝纫细节,是否有处理粗糙的接缝,这些小小的接缝有可能在你长距离的跑动中折磨到你忍无可忍。关注内衣扣件,选择扣件结实平滑且不会接触到皮肤的内衣。关注肩带,肩带最好宽或略厚,这样可以更好分散肩膀压力。关注洗标,是否可以完全拆下,或有无可能磨损皮肤。设计精良的内衣是不会吝惜把细节处理得更完美的。
其他文献
8000米攀登、技术攀登,2012年有亮点的还是那些老面孔,那些攀登圈里的老人们。这是丰收的一年,这是不平常的一年,这也是正常的一年。  一喜一悲  今年的高海拔攀登,如果要抓一个最大的“亮点”出来,杨春风等人的K2登顶,应为最醒目的事件了——在技术角度也许算不上很突出,但在高海拔的“中国攀登”历史上,这绝对是一个里程碑。技术攀登也颇有些成绩。  伴随着8000米的“丰收”,8000米攀登的人员现
攀岩,作为一项独立的运动,在上个世纪80年代正式来到中国。如今,随着国内户外产业的发展,现代器材的创新,攀岩运动被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所接受。国内的攀登者们不但热衷于人工岩壁和较短的自然路线,一些骨灰级的攀岩者也开始将关注点转向了更高更远的高海拔山区中雄伟的自然岩壁。2005年刘喜男、邱江登顶四川婆缪峰,2010年王志明等人攀登川西扎金甲博,近两年何川和邱江等人对四川双桥沟内岩壁的探索,标志着国内高山
作为在少女时代从来没有被男生追求过的姑娘,我一直在深深反省,直到在N年后的同学聚会上,一个心中的男神主动跟我说:“你现在的变化完全逆天了,真是一白遮百丑。”  虽然我当时特想把嘴里的那口酒喷他脸上,问问他我到底长得有多丑,却也忍不住暗自欣喜,现在的我,确实是因为肤色的大逆转而比之前靓了很多。经常会有朋友在我从户外回来之后问道:“为什么这么折腾你也晒不黑?”我解释道:“因为我进行了防晒。”  未雨绸
日本-拳卧撑    在我们印象里,日本人通常对自己比较狠,在俯卧撑方面也确实如此,手掌变成了拳头,这个动作就成了骨头和地板的硬碰硬,这种痛感非常适合武士道的修行,也非常适合配着别人的啧啧赞叹和龇牙裂嘴的面孔一起出现。  这个动作不需要手掌撑地,而用拳头,这个动作可以强化拳头表面的硬度,还可以提高握力,让你在实战中出拳更具有穿透力,挥砍的力量也会非常到位。    中东-蝎子式俯卧撑    这或许是沙
Tim Laman是一位世界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和生物学家。不论在雨林还是在珊瑚礁中,Tim Laman总是在追寻着世界上最珍稀的物种。tim Laman是美国《国家地理》的签约摄影师, 2009年获得北美自然摄影协会年度最佳野生动物摄影师的称号,他还多次获得BBC英国野生动物摄影年赛年度摄影师大奖、最佳年度图片奖、自然最佳国际摄影奖。2011年5月应野性中国工作室邀请,来到中国为2011中国野生
茄子-安达卢西亚之夏  监制: 高坂希太郎  编剧: 黑田硫黄  类型: 动画/运动  影评撰文:小帅  宫崎骏的大作通常都会有那么些易于让你察觉的细节,就像你习惯了舒适的朋友一样,无论作为作者、监制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只要有“宫崎骏”这几个大字出现,我们都能臆想到很多让人舒服的元素。当然,前提是你必须喜欢这样一种风格。中年危机后的各位监制们有着极其相似的创作的风格,这就是历史与未来、现实与虚拟、生
我们注意到欧洲户外用品展在户外行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欧洲户外用品展的历史和发展情况?  Stefan Reisinger人们对户外运动不断增加的兴趣直接反映到了户外用品展会的发展上,欧洲户外用品展从1994年的一个小型展会发展到了今天,成为充满创新精神同时吸引世界目光的行业盛会。在康斯坦茨湖边举办的欧洲户外展上,任何公司都有机会可以把最新的产品信息传递到全球户外行业中的任何一个角
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一件事,可能不知道为什么做,但是却无法回避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做了该件事。攀岩也是一样,这个看似很自我的活动,其实环环相扣影响到很多自我以外的其他方面,好比投掷一颗小石子进湖面,涟漪就会一层一层地往外散去。  该怎样攀岩?这里不是要谈技巧,也不是要谈对错,想要谈的是尊重和原则,也就是攀岩伦理。伦理并不是绝对的一加一等于二,随着时代在变,人们似乎总是争论不休,真理也许不能愈辩愈明
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只能以一种姿势坐在沙发上,想要站起来或者换个地方必须得依靠外力的援助,还得忍受着髋部轻微骨折带来的剧痛,脸上还挂了点小彩,两个膝盖和两个肘关节都磕破了皮,时有痛感来袭——这是因为前两天骑行太过兴奋而摔了一跤的结果。其实,我的跑步生涯也是从一次非常痛苦的经历开始的。  跑步的沉迷  那是2008年,朋友在北京国际马拉松的赛事主办方工作,听她说起要参加马拉松,我也跃跃欲试,其实,
提名:《北方的空地》重庆出版社   作者:杨柳松  提名理由:  人类首次以自力方式横穿大羌塘无人区,羌塘,地球上独有的超级荒原,当我们热衷谈论偏远的阿里和热闹非凡的可可西里时,对这片酷寒的高原依然陌生得不知所措。一个人,推着200斤的自行车,历时77天,经历了一场我们无法想像的艰苦旅程。这是人类的又一个奇迹,工业文明并未完全束缚我们的血躯。杨柳松不炫耀,保持低调,叙述平淡,文字朴实,可他越是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