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合作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li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站在21世纪的起点上,面向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向学习化和信息化社会,人类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多变和最难以把握的境遇。现代生活要求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起基础性、主导性作用的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培养人这个复杂的过程中需要二者紧密有效的结合。然而,现实生活中二者的合作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已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发现二者的特征并解决二者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二者合作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阐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补性与矛盾性,指出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各自的特点及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效合作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人类社会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教育一直在教育中占据主要的地位,无论是孟母三迁,还是岳母刺字,都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教育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是从近代开始的,迄今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只有一百年左右的历程。随着学校教育的迅猛发展,在人们的心目中,学校教育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至于淡化了家庭教育。时代的发展让人们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谁主谁次的比较还有争论,有人认为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是辅助,也有人认为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延伸。不过,大家逐步形成了一致的观点,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相当重要,要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更好地起到教育的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既互补又矛盾的。正是因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各的特点,所以如果双方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精诚合作,就会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则有可能相互抵消。所谓的5 2=0(五天的学校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教育,教育效果为零),虽然有些偏激,不过也反映了这种相互抵消而带来的不良后果。
  一、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矛盾性
  (一) 教育目标的差异
  学校教育更注重社会性,目的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家庭教育更注重个体性,注重孩子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这二者其实并不对立,但如果各自强调的过度就会造成矛盾。
  (二) 教育理念的差异
  在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校的教育理念更新更快,而家庭的教育理念则相对滞后。从而造成矛盾。
  (三) 教育方法的差异
  在不考虑对错的情况下,每个教育者的教育方法都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是正常的。但由于缺乏沟通,有可能使本来都正确的教育方法之间也会产生矛盾。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方法运用不当的情况,那么矛盾就会更大。
  (四) 教育评价的差异
  教育行为的效果需要用一定的标准来评价,因为目标不同,观念不同,评价标准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对同一种教育后果,可能会有成功和不成功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也会导致矛盾的产生。
  (五) 教育责任的认同
  既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大教育不同的两个部分,因此就既有共同的教育责任,也有差异性的分工。如果能认定自己的责任并尽到责任,就会形成教育合力。如果相互推诿,相互指责,就会加深矛盾。尤其是当受教育者有某些问题时,任何一方把责任推给对方的行为其实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二、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联系和沟通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沟通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家校联系一般有两种形式:集体形式和个别形式。集体形式一般为阶段性的联系,家长日、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个别的家校联系一般为日常联系,有面访、电话和信访。这是老师或者家长根据个别学生的教育问题而展开的个别交流。无论是集体形式还是个别形式,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如家庭生活是孩子个性自然形成和展示的空间,而父母又有可能对孩子有深入、细致地了解。通過家校沟通,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个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恰是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
  除了传统的家校联系,现在一种新型的家校联系方式——“网络家长学校”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这种方式就是用网络这种先进的媒体来向家长们传授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然后再通过家长正确指导教育孩子。这不仅解决了“家长学校”对时间的要求,同时也注意到了每个家长思想教育水平的差异性,通过上网就可以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学习,并且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网络家长学校”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家长们不但可以接收专家的意见,而且各个地区的家长还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及时得到最先进的教育方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作用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辅助教育,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但是家庭教育不能代替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最直接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有着广泛的教育资源和孩子成长离不开的“园丁”。只有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促使孩子有目标、有兴趣地掌握好全面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真正具备建设祖国所需要的本领。
  参考文献:
  [1]曹文轩.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的启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关承华.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张海平,彭志武,胡爱萍.经济法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法[J].企业技术开发,2008(12):105-106.
  [4]方芳,金焕,丁岩峰.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1):126.
  [5]张海平,彭志武,胡爱萍.经济法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法[J].企业技术开发,2008(12):105-106.
  [6]和玉恋.浅议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今日科苑,2008(2).
  [7]余腾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反差之我见[J].凯里学院学报,1998(1).
  [8]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N].文汇报(上海).
  作者简介:
  谭燕莲,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市第十九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教学理论提出了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善于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质疑,加强学生提问的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创新,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新课程  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方案下尿毒症患者的血红蛋白状况。方法 选取尿毒症患者114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2组,腹膜透析组57例,对患者进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组57例,对患者进行血
摘要:基础护理学教学是中职院校医学教育专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下,中职院校传统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显现出了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就简要探析了中职院校基础护理学教学的改进措施,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综合能力,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职院校;基础护理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