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顺昌和东林党——读李玉《清忠谱》札记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e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 李玉的《清忠谱》传奇,反映明熹宗末年东林党人与苏州市民反对阉党的斗争,而且着重写了天启六年三月十五日苏州市民为救援东林党人周顺昌而爆发的“开读之变”。这一事件,震动很大,影响深远,因而引起了当时的一些剧作家的重视,清啸生的《喜逢春》传奇、袁于令的《瑞玉记》传奇,就都以此事为题材。李玉对这些剧本似乎都不满意,他在《清忠谱》的《谱概》中曾予以批评:“溯从前词曲少全篇,歌声咽。”(《谱概》)晚出的《清忠谱》,果然后来居上,成了反映这一事件的一部动人的“信史”。
其他文献
<正> “诗言志”是中国美学史上最早的关于诗歌的理论。这个重要观点,记载在《尚书·尧典》之中。 据顾颉刚等考证,《尧典》应是战国时的作品(《古史辨》卷三)。“诗言志”的观点不可能如《尧典》所说是帝舜提出来的。尧舜时代的音乐水平非常低下,决不可能产生如文中听说“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那样完备的乐器,更不可能产生审定音阶高低的声“律”。《尧典》关于“诗言志”的记载,实际上反映着周朝时人们对于诗歌的看法。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记载孔子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正> 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整个社会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因此,城市政府不仅要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而且要进行文化建设。所谓文化建设,就是指发展城市的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图书资料、文物、信息、体育,卫生等事业和与其相关的组织机构及建筑设施。
德育是学生性格发展过程的重要品质,也是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师的义务与责任,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推动体育教学的稳健发展,高校必须将其与德育知识进行无缝
<正> 一、问题的症结:尚未提供一种政策规范来确保粮食增长机制的形成 中国农业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支持了我国工业与其它产业的发展。然而,由于中国农业的包袱太沉重。农业体制改革的不彻底,最近几年农业的发展却不尽人意,明显的表现是粮食生产出现了萎缩,从而引起了整个农业的下滑性波动。粮食生产从1984年的颠峰跌入1988年的低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初中教育也在逐步的贯彻和发展中前行,在这个发展中,初中体育教学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一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是教师在教学中去实
通过传输矩阵法,对负介电常数材料和负磁导率材料组成一维光子晶体的多量子阱结构的共振隧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中存在不受入射角和偏振模式影响的全方向共振隧
针对单个光导天线功率容量有限的问题,采用光导天线功率合成技术研究高功率、超宽带的太赫兹辐射方法。通过构建三路光导天线功率合成系统,以500μm孔径的偶极子光导天线为对
【正】 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究竟有没有过民主的因素?今天为人们深恶痛绝的官僚主义是怎样滋生、兴盛于封建专制的官僚制度之中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宗族关系何以能生
本文着眼&#39;童心语文&#39;&#39;跨科教学&#39;促高效课堂这一论点。以李吉林老师的&#39;情境教学&#39;为例,谈到了如何在一线课堂中灵活运用。最后,超越现有的常规语文课堂
<正> 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胡耀邦同志强调指出:“在今后二十年内,一定要牢牢抓住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这几个根本环节,把它们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扫除文盲在内的城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教育部长何东昌同志也曾指出要动员社会各种力量来办学,采取多种层次、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办学。这是完全正确和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才能为“四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