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临床和病理变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3 700 MBq131I清甲治疗的影响:埃及某机构14年的经验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56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旨在分析预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后行3 700 MBq 131I成功清除甲状腺残留组织(简称清甲)的可能因素。

方法

该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00年至2014年的272例患者。给药6个月后评估清甲治疗的成功或失败。完全成功清除残余病灶的标准是:131I全身显像阴性,无残余功能性甲状腺组织或远处功能性转移,并且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低于2 μg/L。根据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和欧洲甲状腺协会(ETA)指南,评估不同临床和病理因素对成功清甲的影响,例如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级别和变异、原发性病灶的大小和分期、肿瘤多灶性、淋巴结(LN)转移及其数目、肿瘤侵袭性(结节的包膜侵犯、甲状腺外组织侵袭以及血管侵袭)、基线刺激性Tg水平以及清甲治疗前的诊断性显像。

结果

有185例患者清甲成功(68%)。清甲前测量的基线刺激性Tg是多变量分析中唯一能独立预测清甲成功的因素(P<0.000 1),优势比(OR)为2.64(95% CI:1.54~4.54),最佳截断值为3.8 μg/L。在单变量分析中,淋巴结转移是清甲治疗失败的预测因素(P=0.03)。

结论

基线刺激性Tg的水平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且对于成功清甲具有明显的预测价值。因此,清甲治疗前较高的Tg水平应被纳入131I剂量或其他治疗的决策中。这也适用于颈部淋巴结受累和甲状腺包膜侵犯的情况,此结果与其他研究相符。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BMI痛风患者临床特点,为痛风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6年3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痛风临床医学中心门诊及住院的痛风患者5 104例,根据BMI分为非超重组、超重组、肥胖组,分别采集其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在男性、规律运动、合并痛风石、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高血脂、糖代谢异常、肝功能异常比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回顾性分析4例结节病并存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4例患者均为女性,均以呼吸道症状就诊,抗核抗体阳性2例,抗SSA抗体阳性1例,所有患者均有结节病和干燥综合征的组织病理学证据支持诊断。文献复习41例(包括本组报道的4例),其中女性37例,男性4例,眼干40例,口干38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8例,间质性肺炎15例,有呼吸道症状13例,抗核抗体阳性23例,抗SSA抗体阳性
目的探索动态动脉弹性(Eadyn) 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减量后血压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方法,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2例行机械通气且计划去甲肾上腺素减量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记录去甲肾上腺素减量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Eadyn为脉压变异度(PPV)/每搏量变异度(S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以极后区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临床、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以极后区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14例NMOSD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头颅及脊髓增强MRI、重要实验室检查特点及诊治过程。结果以极后区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NMOSD患者女性多见(10/14),发病年龄为(38.1±17.0)岁,11例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Ig
目的研究旨在确定11C-羟基麻黄碱(11C-HED)是否可以预测左心室功能不全日本患者包括死亡在内的不良事件。虽然11C-HED PET已被用于评估各种疾病状况下的心脏交感神经支配状况,但其预后价值方面的数据仍然有限。方法60例左室功能不全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平均LVEF为42%±14%),其中42例为缺血性心脏病,18例为非缺血性心脏病。所有患者均接受11C-HED PET检查。通过11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