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张传德:没想过暴富 只希望公平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日子好多了,我们村1400多口人已经有100多辆私家车。农村变化很大!”谈及目前的生活,张传德(化名)还是难掩兴奋。
  今年已53岁的张传德,家里几代都是山东省冠县的农民。20多年前,他跟着父亲开包子铺、卖建材、养猪,还给别人开过车。四年前开了家小镀锌厂,日子过得在村子里算是中等。
  “附近几个村子,一家能培养出两个硕士生的,只有两家,我就是其中之一!”张传德对此很自豪。现在,他对未来的日子充满希望。
  
  致富要靠脑袋
  
  《投资者报》:和十年前相比,你觉得自己变得富裕了吗?
  张传德:十年前在农村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每天天一亮就琢磨着怎么能吃饱。以前过年的时候能吃顿饺子就觉得高兴得不行。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单看村子里的饭馆现在就有十几家了。虽然跟城市的生活比不了,但我和老伴都很知足。
  
  《投资者报》:你刚才谈到比以前富裕了,财富主要有哪些方面?比如房产、副业或者其他?
  张传德:一方面是种地的收入多了,以前种地要纳粮缴税,现在种地还给补贴。我家里种着2亩葡萄,每年能收入将近两万。前几年还开着一个小镀锌厂,每年能收入两万多。这几年的农村有个很明显的变化,单纯依靠种地的家庭少了,搞副业的多,养猪、养鸡、卖饲料、收废品、开餐馆等等。
  
  《投资者报》:中国改革初期,提出的口号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你觉得这个目标实现了吗?
  张传德:应该说已经实现了,一部分的确是富起来了,农村也有很多都有钱了。富起来的还是那些干企业的,指望种地只能说不愁温饱还能带来些收入。
  我们村总共1400多口人,现在已经有100多辆私家车。村子里309国道两边现在全是门脸房,有能耐的都开门市,自己做买卖。就家庭存款来说,现在村里普通的人家,差不多能有十几万的存款。这在十年前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投资者报》:你觉得自己是富人吗?你周边的富人是怎么致富的?
  张传德:我不是,差远了。供孩子念书,勉强不欠债,日子还算过得去。村里有钱人,都是做买卖的,尤其是自己开工厂干生产的都有钱。最终致富还是要靠脑袋,通常说,那些脑筋灵活、会做生意的都是富人。指望种地、打工永远不可能发家。
  
  《投资者报》:你现在的财富情况,你知足吗?你对自己未来变得富裕,抱有信心吗?
  张传德:现在的生活觉得很知足。我没钱,农民毕竟还是苦。但是我的孩子都念书毕业了,有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最高兴的是,从他们这一代起彻底摆脱了当农民的命运。至于我们,也不想再发财致富,现在就挺幸福的,就希望孩子们都好。
  
  《投资者报》:你对现实社会哪些方面最不满意?
  张传德:我最痛恨官员腐败,其次是公检法系统不能主持正义。法律应该是最有威严的,要公平、公正。但现在,我身边的人都怕打官司,觉得“冤死不告状”,他们对法律不信任。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在法律方面就是如此。在许多人心目中,金钱、权势面前,很多时候法律就不管用了。
  改革真的能改好吗?
  
  《投资者报》:中国需要改革吗?你觉得需要改革哪几个方面?
  张传德:刚才说的官员腐败、法律不公等问题都要改革。还有就是户籍制度、医疗保险、教育等很多都需要改革。
  农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都在推进。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能领50块钱。这些是好的变化。
  但是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乱占耕地。就农村来看,现在正在逐渐城市化,未来可能也会把农村都建成像城市中的小区。
  农村搞建设的多了起来,不可避免要征用耕地,但耕地补偿总是会引起纠纷,经常还会闹出人命。农村的规划建设,尤其是征地方面,要进行改革。
  
  《投资者报》:你或者你的孩子,如果有一个去创业和一个去体制内工作的机会,你会选择什么?这是为什么?
  张传德:还是希望孩子能去体制内的工作。第一是工作环境稳定,压力小、福利好。第二是,从周围人的心理来看,希望进入政府机关、公检法系统等,最起码也希望他们能进事业单位。体制内工作象征着一种身份,社会地位也高,受人尊敬。但是我的两个女儿都没有进入体制内工作,我觉得很遗憾。
  
  《投资者报》:如果改革会使社会竞争机会均等,一夜暴富的机会消失,你会选择改革吗?
  张传德:我从来没想过一夜暴富,就希望公平。以毕业生就业来说,总看新闻报道或者听别人说存在很多不公平现象。尤其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类的工作,基本上家里没有关系,即使过了笔试也没用。大部分都是拿钱买,但是我们底层的人,就算让我们买也买不起、更不知道跟谁买。
  
  《投资者报》:你如何评价邓小平,邓小平的改革给你带来的变化是什么?
  张传德:邓小平很有魄力,敢改革。邓小平改革把经济放活了,直接带来了生活变化。
  在改革前,农村是吃大锅饭,人人都填不饱肚子,农村里做生意的人少,什么物资都缺,只忙于吃别的都顾不上,现在大部分人过上了温饱生活。还有思想方面,改革主要还是让人的脑子变活了,吃饱饭就开始想致富,政策也鼓励做生意。■
  
其他文献
诗人威廉·布雷克说:“人到山上就能造就伟大的历史。”  未登之山川,往往能造就在喧嚣的都市中实现不了的夙愿。  美国探险家曾山(jhon)、四川大学硕士刘勇、自由攀登者阿苏(苏荣钦)、高山电影家蒂姆?博尔顿(timboelter),经历挑战与失败,用三年的坚持,他们完成生死间徘徊的征途,用摄影机和冰镐记录下攀登自然的传奇,征服了被称为“央莫龙”的神圣雪山。执着的探险者,攀登的是山峰还是心灵?  2
期刊
“目前全国公有资产规模达300多万亿,如果按3%的利息计算,一年的利息收入就是9万亿。”近日,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前副院长刘福垣如是估算。   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大国崛起”、“中国不高兴”、“中国可以说不”等新词为官方和部分专业人士津津乐道。   与此同时,一些对现状持理性批判态度的学者与公共知识分子,则不无忧虑的注意到,中
期刊
“现在要致富真的太难了”,即将迎来30岁生日的刘建章(化名)如是感叹,“尤其像我们电厂,煤价年年涨,电价却不让涨,开工就是亏损。”  刘建章2006年大学毕业就去湖南耒阳一家国有发电厂工作,如今已有长达五年多的工龄,现在虽然身为生产基层班组长,可一个月收入才3000出头。“电厂一年亏损8000万元,有时候我们的工资都没法按时发,更不用说奖金了。”  加之他如今有了一个5个月大的女儿,生活的压力使他
期刊
“我非常关心中国的各项改革”。当《投资者报》记者向李霞(化名)说明来意后,她先声夺人。   李霞今年29岁,现就职于河北张家口某事业单位。因为事业单位是当前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首当其冲的部门,所以她非常关注这方面的动向。  “其实我并不是十分喜欢现在的工作。”李霞说,她从小就喜欢英语,想找一份与英语相关的工作。2007年大学毕业后李霞来到北京,迫于生活压力,放弃了原来的理想,在一家策划公司做文案工
期刊
“实行新农合医疗以后,单位效益比以前好多了。”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的调查采访时,湖南常德一家乡镇卫生院的会计张丽(化名)对目前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并没有抱怨。  目前的这份工作,对人到中年的张丽而言,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她2011年才在全市的农村医疗改革中招聘上岗;熟悉,则是她早在1992年从当地的一所中专财校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乡镇卫生院做会计,并且一干就是8年。  因为当时单位效益
期刊
彭岚(化名)一直是同学眼中的“女强人”,言辞犀利,作风强悍,大学时是学生会主席,毕业后又进了一家“很牛”的外企。原本,彭岚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那场惊天动地的“5?12”地震,使她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那次地震之后,我认识到了稳定健康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浮云。”她老家在四川绵竹,在地震中,家园尽毁,父母被迫搬迁到板房居住。  彭岚目前在一家跨国企业从事财务工作,这是她大学毕业后的第
期刊
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重庆读完大学的陈晓芬(化名)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营图书公司之一,加入了“北漂”的行列。这使她几乎站在了中国最主流最前沿的地方:在这个毫无争议的文化中心城市,跟当下最活跃的作者沟通和全国最主流的媒体记者打交道是她的日常工作。但是每月2500元的工资,又将她推向了这个城市的边缘。  “夕阳产业,没有前途啊。”像出版行业的很多从业者一样,陈晓芬经常这样感慨,但又因为对图书的喜爱留
期刊
80后的王潇(化名)是一位体育代课老师,工资与正式老师相差近一倍,最重要的是他没有正式教师的各种保险,也没有相应的福利待遇。如今他已经坚持了7年,在这7年里,他贷款买房并结婚生子,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他曾羡慕朋友的工作和高工资,也曾犹豫彷徨过是否离开,但他依然还在坚守。他说喜欢这个行业,喜欢这些孩子,如果看见孩子没有老师,心里会不舒服。他也坚信,国家会有政策惠及到这些代课老师身上。    《
期刊
大学毕业五年,辗转腾挪了多家平面媒体,如今的周治宏是某IT公司的公关。他拒绝向记者提供名片,只说自己是资深“北漂”。  不过,这位精力无限的资深“北漂”可不想只做打工仔,除了将大部分业余时间贡献给了图书出版,他还在老家办了个农业基地,而且,他还无意中透露,最近正在攻读历史大部头书籍,打算写部文明史。  多年的摸爬滚打,让他对改革的思考愈发专注且深刻,从表皮到内里,自成体系,鞭辟入里。他最常说的一句
期刊
工作间隙,城管队员石永忠与同事聊得最多的,还是与自身相关的各项改革。“我今天还和同事争论医改的话题。大家都觉得,药费不能放开,应该收拢。”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的调查采访时,他认为改革必须注重惠及民生。  石永忠是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的一名执法队员,也就是俗称的“城管”。1989年参军入伍的他,2000年转业,被安置在市容局城管大队(即现在城管执法局的前身)。  据他介绍,常德目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