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的时机及趋势分析

来源 :中国血液净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o120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的时机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新进入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的患者144例,登记收集首次透析的生化参数包括尿素氮、肌酐、血清白蛋白等数据,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GFR)。结果全部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时的GFR为(6.01±0.59)ml/(min·1.73m2),9例患者GFR>10ml/(min·1.73m2),74例患者GFR为5~10ml/(min·1.73m2),61例患者GFR<5ml/(min·1.73m2)。糖尿病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治疗时的GFR明显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分别为(7.41±0.47)ml/(min·1.73m2)和(5.22±0.44)ml/(min·1.73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9,P<0.05)。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时的GFR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结论本组患者开始血液透析时机通常较迟,明显低于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要求;特别是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对尿毒症的耐受的差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其他文献
文章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逻辑起点,以人才培养目标为研究对象,基于天津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对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供给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视角可以发现,普通高中与高职院校衔接的失范状态导致高职院校难以从普通高中招到合格的学生,也无法引导拥有技能潜在优势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进而不能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484名大学生在线学习终端使用情况、在线学习方式、学生参与、教师在线教学行为、学生在线学习的整体感受及在线学习的收获与挑战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作为研究对象,每组6
<正>随着天气转暖,西藏旅游逐渐升温。西藏夏季的含氧量比冬季高,但与内地相比仍不足,加之气候相对干燥,昼夜温差大,可能加剧游客对高原环境的不适程度。医生提醒进藏游客要
期刊
对十溴二苯乙烷(DBDPE)阻燃尼龙66体系在挤出及注塑过程中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在保持阻燃性能不衰减的前提下,采用自由基捕捉以及超支化聚酯增塑技术对其热稳定性进行
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选取国际STEAM教师研究成果,综合采用科学知识图谱与内容分析法处理数据,分析国际STEAM教师研究的概况、热点和发展趋势。国际STEAM教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