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本课程“漫话谚语”培植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ao_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实践我建构了“漫话谚语”的校本课程,引领学生从“积累谚语、漫话谚语、探究谚语、以评促行”四大板块对谚语进行研究,以此涵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植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形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十分感兴趣,对学生培植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校本课程  漫话谚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面对新形势下思想意识多元化的趋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中华多民族谚语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为此,我建构了“漫话谚语”的校本课程,引领学生从“积累谚语、漫话谚语、探究谚语、以评促行”四大板块对谚语进行研究,以此涵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植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课题“民间谚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格漫画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在成立课题在全国立项。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和收获:

一、分类积累谚语,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学生角度来说,主要体现在爱国、诚信、友善三方面,所以我要求学生按照以下爱国、诚信、友善三个类别进行收集整理,编成小册子以后再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熟记。
  


  (一)每天背两则
  我要求学生每天进行背诵,熟记两则。
  (二)课前三分钟分享
  每节课前我学生都会自觉地按照学号上台背诵谚语两则。
  (三)同桌检测
  每学期末,同桌互相检测本学期要求背诵的所有谚语。
  (四)积分奖励
  学生每背诵一则谚语积一分,每满30分可以到教师的积分超市超市中换取一份礼品。
  通过积累熟记三类谚语,通过不断的背诵、分享、检测,学生对谚语已经烂熟于心,渐渐地便在心里种下了“爱国、诚信、友善”的种子。
  二、多种形式漫话谚语,深刻理解并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愫
  要深刻地认识并掌握一个事物,必须多方位,全视角的进行,为了让学生深入地熟习并掌握谚语,我设计了动漫、唱、演、书、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全方位的玩转谚语。
  (一)动漫谚语
  我与美术课、信息技术科合作开展了漫画谚语的研究,并成功在全国信息技术课题中立项。第一阶段先用单幅漫画的形式;第二阶段逐步用四格漫画的形式;第三阶段逐步把它制作成简单的动漫。
  (二)唱谚语
  我和音乐科组合作,我搜集好相关的谚语歌曲,教学生唱,如《数九歌》《俗语歌》《功夫茶》等。
  (三)演谚语
  《谚语儿歌一百首》为蓝本,指导学生分小组把它排成手语操,每节课结束前作为常规节目进行展示。
  (四)书谚语
  在每年的六一艺术周里,我都组织开展谚语书法比赛。
  (五)刻谚语
  我带领学生去捡形状各异的石头,用电篆笔指导学生把谚语刻在石头上。
  (六)书签谚语
  我指导学生分小组把谚语制作成精美的书签,作为礼物送给亲戚朋友,借此向他们推广谚语文化。
  (七)故事谚语
  我以《俗语谚语故事》为蓝本,让学生分小组练习讲故事,每组选一个代表展示。
  学生在画、唱、演、书、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必然历经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等思维的过程,一则则情感鲜明的谚语一次又一次地在学生的脑海进行冲击,这样学生历经了琳琳种种的活动后,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愫在活泼深刻的活动中必然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探究谚语文化的价值追求,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
  (一)探究谚语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价值追求
  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 ,不仅广泛反映了客家地区各种各样的民情风俗,而且还充分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为此,我引领学生从以下方面分组多谚语的社会价值进行探究。
  (二)民间谚语对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追求
   中国的家庭伦理关系,是依据古代的伦理观念而形成的,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
  四、以评促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自评反思
  每个学期末,我都安排学生针对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每人客观的反思自己一个学期以来在爱国、诚信、友善方面的所作所为,讲述典型实例。
  (二)互评约束
  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同桌、好朋友、小组之间互评,同学们表现的特别认真。
  (三)场景情景检测
  偶然间我会创设一些情景对学生进行检测,如故意在学生进过的角落里放下一支笔等;还进行场景检测,如升国旗时,让组长记录同学们的表现;我常常抓住上课、课外实践活动等机会中我带领几个小组长进行观察记录。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提醒、督促、劝勉。
  (四)爭章促行
  我还设置了“爱国星”“诚信星”“友善星”的奖励,以此激发学生努力修行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的品格。
  实践证明,通过从“积累谚语、漫画谚语、探究谚语、以评促行”四大板块对谚语进行研究实践,由于形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十分感兴趣,对学生培植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对小学英语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后,小学英语教学对学生英语能力要求有着进一步的改善,要求学生以口语的方式完成对基本内容的简单描述,这一要求的提出,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其完成度还是有些困难的,特别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度重视口语能力使原来一节课可以完成的教学量变成了2节,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将通过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实质问题进行一下内容的分析:  一、小学语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期刊
我们常常在电视、报纸的新闻上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小学生用红领巾结束了自己的宝贵的生命,几个小学生约好一起离家出走,某某学生因考试成绩不而跳楼身亡等等。产生上述怵目惊心的悲惨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心理不健康,抗挫折能力低下。因此,社会、学校、家庭都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新鲜的事物,新的知识不断涌现,小学生能通过网络,媒体,电视电台等途径,学习或涉及到许多新鲜的知识,他们的好奇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系统阐述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基本内容、群体对象、实践载体、氛围营造、组织保障等,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立场和观点。高中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离不开思政课教师,为更好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的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知识储备少、精神懈怠、性格浮躁、贪图享乐、安于现状”的特点,为此,中职学生的管理难度大,我校是一所中等师范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本文从“班级管理、家校联系、手风琴管理、手机管理、校园管理、健康管理”这六个方面,详细具体地阐述我校管理学生的一些措施办法。  关键字:塔城;中职;班主任;学生;管理;  当前,由于塔城地区缩减高中招生比例
期刊
一个好的班主任不仅是一个管理能手,更是进行爱的教育的能手。细想起来每接手一个新班级,班级的管理德育教育我是从以下三步进行:  一、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  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何使他们融入集体,让他们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存在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教师,我们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让学生认识自我的同时,增强他对集体的认同感,感受自己是集体一员的重要。魏书生老师在总结自己的班集体
期刊
一、柔性管理模式概述  柔性管理是现代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与刚性管理相对应。班级柔性管理指的是班主任要在遵循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非强制的方式,在学生心中形成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的一种管理模式。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已经初步显现,而且在不断地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在不断发展。他们不再单单依靠教师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行为,而是能够将自己与别人进行对照从而对自
期刊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现阶段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渐形成。这时,他们对道德有了初步的认识,对道德情感的了解和形成道德习惯的能力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青年学生也会遇到不同的困惑和麻烦。随着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他们变得越来越敏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对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学校应加强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许多农村孩子涌进城市上学,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或别人照管,成为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从小就缺少了父母的关爱,缺失了家庭教育,其他监护人只管安全与吃住,养成了孩子自由散漫的习惯。这类学生缺乏纪律观念,没有自觉学习的意识,做事我行我素。对爱的缺失也导致他们不懂得同学之间的友爱,不懂得关心别人,更没有集体观念。还有些家庭过分溺爱孩子,什么事都包办,孩子养成了凡事依赖的心理
期刊
Go for it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Section A (1a-2d)
期刊
家校共育的理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这就提出了“家校共育”的概念,不过仍未形成确切的、被广泛接纳的定义。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校对于家校合作工作极为重视,办学以来,非常重视家长对于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一个疫情期间发生在我班级中的家校共育小故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