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方式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lmn2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创新在国家发展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个国家想要发展进步,需要大量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因此,小学教育应该增加创新的教学方式,积极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得学生的创新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本文通过体验式学习、创造性思维引导、动手操作三个创新教学方式进行论述。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创造性思维;动手操作
  一、 体验式学习教学方法
  所谓体验式学习,是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以事物发展规律为基础,在构建情境、再现情境等过程中,让学生亲自感悟,体会知识。体验式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充分挖掘学生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更大的尊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也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一) 从情景中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除了北师版的数学课本,学生要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经验中获得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学习效果会更好。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创建一个活动体验情景,运用直观方式展开教学,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加容易,对于数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二) 从游戏中获取
  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特点出发,懂得合理运用游戏,以此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做到从游戏中体验,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体验式学习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知识,分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分析综合思维能力。
  (三) 从研究中发现知识
  研究也是体验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研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析,共同讨论如何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要点、难点问题,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解决了问题,对于知识的掌握会更扎实。
  二、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当前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时期,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具备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是数学教学的长远目标。
  (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造性思维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思考的最大动力来源,而兴趣产生于思维,思维又是一个需要足够知识积累才能产生的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先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让矛盾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因为兴趣而思考,因为兴趣而学习,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二)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引出富有创造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和创新观点。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车辆的轮子要做成圆形”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抛出能够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进而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具备创造性思维。
  (三) 让思维得以最大限度地延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性的课堂氛围和空间,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延展。教师对答的学生给予正面鼓励,如果回答错误,老师可以提示让学生再想想。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也可以很有趣。
  三、 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完善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动手操作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而且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主动参与到指定的数学活动,通过动手、观察、推理、总结等发现研究对象的某些变化规律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求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生活中的事物引发学生思考,就要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去体会,去思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增添一些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如让学生动手体验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圆锥体体积的比例关系等。
  (二) 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活跃,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大胆地去尝试、思索、探讨、创新,使學生主动学习,成为认知过程的探索者。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特点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具,演示或让学生亲自操作,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动手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动脑和动手相结合。
  (三)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空间思维是指几何形体在人脑中的视觉表象,它是学习几何知识的一种必需的思维和能力。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根据这一特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规律。那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制作等身临其境的感受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视觉表象,建立空间思维。
  (四)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并发现规律
  “实践出真知”这个浅显易懂的哲理告诉我们,知识是通过实践得来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用实践来验证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动手操作的过程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也是形成技能的过程。而技能又是要在不断动手中积累出来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要培养多动脑、多动手的习惯。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围绕北师版学术教材讲解知识外,教师要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这是素质教育发展所必需的。让学生多维度地进行学习、猜想、验证、创新,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尝试解决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力求做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学生自己也有上进心和表现欲,在这样良好的循环往复中,学生的各项能力也会随着提高。这样,不仅能学知识,而且能学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师延平.对于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研究[J].文学教育,2015(3).
  [2]曾彩兰.新课改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李玲,辽宁省沈阳市,沈铁三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新课程改革正不断深入,课堂上要求老师少讲、学生多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些观点及倡导,无非就是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少讲,而其在课外下的功夫却不少,因为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都得精心畴划。  关键词:语文教师;情境创设;精彩  “课堂导入”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如果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珠江河口治导线是珠江河口整治与开发工程建设的外缘控制线。介绍了珠江河口整体物理模型及珠江河口治导线规划的试验研究有关内容,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与21世纪初两次试验研
黎大钧、黎澍、黎元洪被称为清末民初的“黎氏三杰”。“三杰”中,资历最老者系清朝央行行长黎大钧,地位最显赫者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年龄最小的黎澍则历任民国大总统府副秘
某工程采用滑框倒模施工技术对水电站进水口闸墩进行施工时,发生局部模板变形现象,导致闸墩上、下层混凝土之间出现"错台"、"挂帘",单层混凝土出现竖向及水平向变形、闸墩截面尺
2010年4月19日下午,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农村经济与地区发展部副主任何军率领的专家组一行到珠江委开展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调研工作。珠江委主任岳中明主持调研座谈会,副主
摘要: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作文教学五法:重视经典阅读,掘取源头活水;注重方法教授,盘活写作技巧;加强练笔指导,教学量身定做;评价方式多样,榜样示范引路;限时作文训练,提高写作效率。  关键词:作文教学;五法;感悟  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初中作文教学积累了一些感悟,现总结起来与大家一同分享,那就是——作文教学“五法”。  一法:重视经典阅读,掘取源头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新课改的全面推动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重考虑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从而促使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得以成功构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兴趣;竞赛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的
4月9日,《金子》戏曲艺术电影开机仪式在重庆市川剧艺术中心举行。在舞台上唱了20年的《金子》,将以数字电影的形式与观众见面。该片导演索里娅·洛维特说:“《金子》是中国
介绍Argonaut—SL流量计在珠江三角洲网河区马口水文站进行流量监测的应用情况,通过与走航式ADCP同步测流进行比测,率定指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关系,结果表明能满足测验精度的要
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是水利普查的重点,与其他各普查专题关系紧密,综述了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与各普查专题的关系,分析了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各专业的审核要点,并结合本阶段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