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健康在青春期教育中的积极运用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ao_xk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春期教育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更加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解决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问题,杜绝学生学习和生活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发展和健康成长。尤其对中学时期的学习而言,青春期的问题众多,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如何有效解决问题,教师应当充分对学生的心理方面进行指导,积极面对青春期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才是心理健康在青春期教育中的运用价值。本文就心理健康在青春期教育中的积极运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积极运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136
  引言
  青春期是从儿童过渡到成人的中间时期,也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发生改变的阶段,为了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发展,让学生正确认识到青春期存在的各种问题,虽然学生之间有着不同的困惑,以及感到人生道路比较迷茫,教师都应当及时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利用自身教学的经验和心理健康有效开导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独特之处。同时,教育教学中不仅是基础知识的教育,还包含着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开展中,丰富化的教学形式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呈现出放松的心情并完整认识自己,才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
  一、针对心理问题,采取综合方法加强指导
  在青春期教育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众多,产生的原因大多来自生活和学习环境两大因素,为此有的学生会因为家庭原因感到自卑,还有的学生会因为学习挫折失去信心,面对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时,学生无法正确面对问题出现的原因,导致心理问题越积累越严重,如若老师关注的不及时,引导学生的方法不正确,就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出现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应当采取综合方法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1]。
  例如,在每一位学生成长的环境不同,所接触的外界环境也是不同的,有的学生会快速适应不同的环境,而有的学生会不适应这种环境,导致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也无法得到增强,就会在长期这种压抑的学习中,感到学习知识的枯燥乏味,无法正确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我否定的学习心理不断提升,也就存在着学习积极性不足,学习态度发生严重偏移的情况。为此采取综合方法对学生进行疏导时,应当从积极的互动交流为起始点,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老师应当展现出一种和蔼可亲状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才是掌握学生心理实际情况的方法。对于比较隐私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时,应当侧重于青春期教育的专题讲座,搜集学生所呈现出的各种问题,逐一进行专题形式的讲解,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心理教育知识,帮助学生清晰认知青春期相关的心理问题,从而积极勇敢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借助信息化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指导
  在青春期教育中,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借助信息化的资源,丰富心理健康指导的内容,依据比較真实的案例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让学生融入自身的情感去反思自己的行为,以此针对性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学生处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利用互联网了解实时讯息、接收信息的方式比较普遍,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老师可以借助信息化资源,结合信息化资源的种类丰富、生动具体等特点,让学生获取到更加专业的心理指导。同时老师也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互动,就学生所提出的疑惑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不仅保证了学生的隐私问题,还能促使学生心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
  例如,老师可以构建属于学生的私密探讨平台,建立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不仅能让学生释放一定的压力,还能整合相对应的心理教育资源,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专业性的问题解决策略,使学生内心得到释怀,才是开展心理健康指导的有效途径。比如,学生遇到和其他学生发生矛盾,借助构建私密探讨平台的开放性,可以选取比较真实的案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就案例中解决矛盾的方式,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真诚交往的重要性,体会友谊的甜蜜才会更加长久,不能单单看到他人的劣势,强调自身的优势,应当综合分析自身的特点并放下心中的偏见,才能让友情更加的淳朴。
  三、联合学生家长,实施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工作
  老师应当重视学生家长在青春期教育中的位置,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联合学生的家长,在老师的积极努力下,使学生家长认识到青春期教育中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仅仅需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要家长掌握一定基础的心理教育知识,针对学生在家中的具体表现,作出相对应的心理健康指导,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全方位关注并及时进行问题的解决,才能确保学生心理发展良好,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
  结束语
  总之,青春期教育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也是每一位学生青春期应当面对的问题之一,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需要侧重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对青春期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进行培养,纠正学生的心理问题,安抚学生的内心情感,才能合理调整学生的心态,以此帮助学生度过青春期。
  参考文献
  [1]董继良. 心理健康在青春期教育中的积极运用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0, 000(006):212.
  [2]王伟. 浅析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地开展[J]. 中外交流, 2016(32).
其他文献
摘要:就当前的社会与经济相互发展的现状来看,针对信息化的推广和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翻转课堂”、“微课”等具有科技性的教学形式,逐渐在改变着人民的生活和心理。高中数学与“翻转课堂”的有效融合,将会冲击着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能以新体验来推动学生兴趣,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会增高,还能强化对知识的记忆效果,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本文就对高中数学与翻转课堂的融合路径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于信息技术,可以整合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将深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易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为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几点策略,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整合;学习效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11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以小学
期刊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与深化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要求,要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就必须全面改革创新,体现学科育人功能。有鉴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设置课堂提问、创新教育观念、开展趣味活动、实施科学评价四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和创新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革新升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当前我国教育教学体系得到了全面的改革。特别是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设计体育教学方法、制定体育教学计划、探索体育教学问题提出了全新的看法和意见,制定了有效的制度和策略。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将基于体育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同时会从现阶段初中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的意见与看法,进而得出相应的问题解决办法,为后续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提
期刊
摘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师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课堂更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因此,这一目标的达成和实现显得尤为紧要和迫切。小学语文教师应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从现实学情出发,探索各种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构建稳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一种科学、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堂教学;实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先进行统一的串讲,然后学生跟着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新课改理念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相结合。讨论式教学法充分契合上述教学改革要求,十分适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应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讨论式教学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行为是保证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通过文章的阅读,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思维意识和良好的思想觉悟,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更严重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予以讨论,并为广大小学语文
期刊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沉淀之后形成的优秀文化精髓,在审美、道德、礼仪等多方面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将其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提升中职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水平、道德建设以及职业素养的提升等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中职学生经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悟历史文化的美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积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对学生意识形态、价值观、思想品德、人格素质、人文素养等进行全面熏陶启蒙。只有培养了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其产生了一定的认知,才能学会甄别,从而丰富传统文化底蕴。基于此,以下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途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
期刊
摘要: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初中英语学习具有词汇量多、句式复杂等特点,这也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上。基于此,以下对构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课堂;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138  引言  众所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