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抗乙素的抑瘤机制及与阿霉素,5—氟尿嘧啶联用的抑瘤效果

来源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uo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患有进展期S180肉瘤的小鼠进行的实验证实,多抗乙素对小鼠S180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肿瘤生长延缓,坏死显著增加,瘤周瘤内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荷瘤鼠脾重明显增加,脾白髓动脉周围淋巴鞘及生发中心均增大,同时表明经PB治疗的肿组织显示明显的出血坏死,坏死周边部瘤组织明显充血水肿,有更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封闭巨噬细胞后PB的抑瘤作用消失。结合以前的研究说明:PB的抑瘤
其他文献
省石蕊经三氯甲烷抽提除去色素,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经重结晶微晶纤维素柱层析纯化,得CLS多糖,经SephadexG-150层析为均一性多糖,糖的含量为81.2%,气相色谱法检测由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木糖(Xyl)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和半乳
通过对11例直肠腺癌及周围粘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对比研究了术前放疗引起的直肠腺癌超微结构的改变,提示放疗后病人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症状减轻与瘤细胞坏死,瘤体缩小有关
观察了低硒组和加硒组大鼠肝走线粒体上清液中总糖体含量,多聚核糖体/总核糖体比值的变化,同时还测定了肝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核酸含量及TBA值。结果表明,低硒组大鼠肝PMS中总
MSU-1.1细胞株是由v-myc癌基因转染下沉二倍体人成纤维细胞后所建立的生命期无限的近二倍体细胞株,使该细胞暴露于实验研究用广谱诱变剂ICR-191以建立体外细胞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剂量0.35及0.45μmol/L的ICR-191可使MSU-1.1细胞
为了在产前能够诊断胎儿心血管发育异常,评估其超声诊断价值,我们联合应用M型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孕16周以上的孕妇310例进行产前检查,其检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11例,经引产尸解及生后随访证
报告CT导向胸内邻近大血管或直径小于3cm的病灶的经皮针吸活检术20例,这些疑难病灶的径皮活检术操作困难,危险性大,并发症多,本且正确诊断率85%,其中恶性肿瘤为80%,良性病变为90%,术后小量气胸2例(10%),小量
幼年小白鼠经体内^3H-TdR参入法液闪测定,检测一侧肾缺血及对侧肾切除后留存肾DN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肾缺血、肾切除24h后均促进留存肾DNA合成。而一侧肾缺血同时对侧肾切除留存肾脏^3H-TdR参入量升
采用放无法测定了30例孕妇(20例妊高征、10例正常孕妇)分娩前后母体血浆、脐静脉血浆及羊水中ET的含量,并与10例非孕妇对照。结果显示:①分娩前,妊高征患者母体血浆ET值明显高于非孕妇及正常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