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开展区域环境风险分区研究,文章基于环境统计和基础地理数据,引入地理空间分析法和人口空间离散化方法,充分考虑水系级别及水质的影响,以1 km×1 km网格为基础单元,对石化产业密集型区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表明:(1)研究区环境风险场呈现以石化区为高值中心,向外辐射递减态势,环境风险受体敏感区与环境风险受体分布保持一致.(2)研究区以低风险区为主,其次为中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其中较高风险区面积为4.8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7%;中风险区面积为42.64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6%;
【机 构】
: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4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开展区域环境风险分区研究,文章基于环境统计和基础地理数据,引入地理空间分析法和人口空间离散化方法,充分考虑水系级别及水质的影响,以1 km×1 km网格为基础单元,对石化产业密集型区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表明:(1)研究区环境风险场呈现以石化区为高值中心,向外辐射递减态势,环境风险受体敏感区与环境风险受体分布保持一致.(2)研究区以低风险区为主,其次为中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其中较高风险区面积为4.8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7%;中风险区面积为42.64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6%;低风险区面积为244.5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3.7%,不同等级环境风险呈现以风险源和受体集中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递减趋势,且在下级行政单元的分布存在差异.(3)研究区环境风险管控的优先次序为Sr24(石化区)、Sr19、Sr19、Sr16、Sr17和Sr10,其中,Sr24和Sr19为较高风险区,属重点优先管控区域.文章旨在优化网格化环境风险分析法,为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的宏观决策和环境风险分区分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代谢组学是新近兴起的一种系统生物学研究手段,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反应生物体接受刺激时所作出的代谢物层面的变化,与中医整体观十分吻合,在针灸学机制的研究中早已将代谢组学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但针对针灸腧穴配伍的代谢组学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鲜有文献报道.腧穴配伍研究应该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为宗旨,并积极应用现代科技方法,以期为针灸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调节系统网络,即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针刺治疗失眠是在NEI下发挥的综合作用.该综述基于近10年的国内外基础实验数据研究结果,将针刺治疗失眠的机制在神经、内分泌、免疫方面分别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出中枢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免疫细胞因子在针刺效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NEI网络角度探讨针刺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针刺治疗失眠的基础研究提供帮助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