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诗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文化属性和功能有简要诠释: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首先需要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眼光投射到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体现中华文化丰厚博大与民族智慧的古诗文上,对其蕴涵的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并进行整合设计,将其开发为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程,使之成为倾力打磨学生精神底色的给力资源。
  一、挖掘弘扬良好风俗行为的文化元素
  文化可以理解为被社会成员广泛复制执行的操作程序,最基本的体现为衣食住行和娱乐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中国传统文化,是与忠、孝、节、悌、温、良、恭、俭、让等行为规范相关联的,抽去了社会教化,缺少了这些具体的道德规范,传统文化就无以传承。不能进行历史传承,就会造成文化的历史缺位,就更谈不上文化的弘扬。因此,想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人们就应该保持并弘扬各种良好风俗行为的习惯。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这样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一首流传千年而不衰的唐代重阳节风俗诗,王维除了在诗中写出每逢九月九日重阳节思念山东家乡亲人的心情,还记录了当时重阳登高、插茱萸的习俗,在这些习俗中蕴涵的丰富内涵不可漠视。据资料记载,重阳糕最多有九层,取重九之意,一层比一层小,远看像座小宝塔。“糕”与“高”谐音,象征高寿千年、步步高升。插茱萸可祛病消灾、延年益寿,人们可将茱萸叶切碎或用茱萸子装在小袋中系在手臂上,也可以头戴菊花,其意与插茱萸相同,祈望避凶增福,健康长寿。
  风俗习惯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如此丰富,但是随着新兴文化的冲击,吃重阳糕、插茱萸、戴菊花等重阳节风俗在许多地方已经弱化。事实上,诸如端午节等其他一些风俗的节日行为被弱化的现象也不鲜见。故而,弘扬传统文化,保持良好风俗行为的习惯势在必行。
  二、挖掘奠定审美底色的文化元素
  中国文化常常流淌于文学这条河流,传统文化元素汇聚成了文学作品的意象。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作品通过所描述的物或事来寄托作者的“情”、“理”、“美”等主观情感。借助古诗文的意象,可以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从而奠定学生的审美底色。
  笔者曾尝试对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鸟专题”中的一首诗进行文化元素挖掘。《迎燕》诗曰:“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诗歌中燕子不嫌贫爱富、自由自在的意象得到了充分展现,人与燕子的深厚情谊感人至深。笔者在带领学生赏读诗歌意象之后,向学生讲述了家乡池塘的故事。家乡有许多池塘,其中一个池塘最具传奇色彩,它有一个传奇的故事:一女子救治了一只受伤的燕子,燕子知恩图报,在得知恩人去世后,燕子悲鸣数声,投池而死。学生结合对《迎燕》一诗的学习,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诗句“殉身燕有知,义烈系人思”。还给池塘取名为“烈燕池”。诗歌与传奇故事,使学生对“燕子”这一审美意象的理解立体而深入,这就十分有助于奠定学生的审美底色。而学生有了基本的审美底色,他们就能结合生活实践中的物质文化,更好地理解意象的丰富内涵,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养。
  三、挖掘体现科学思维的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强调教化功能。以文教化,就是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其中蕴涵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挖掘弘扬。
  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八则》一文时,笔者注意到语录中关于学习的辩证思维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等。这里的“时习”、“温故”是指导学生在学习时要温习,也可以理解为要多实践,在生活实际中多体会;“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体现了“先学后教”、“先思后得”的教学理念。这些至理名言,就是与“功到自然成”、“随性而为”相对举的。强调教化作用,遵循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人的思维方式也可在教化中得到潜移默化的优化。
  此外,语文课程不仅强调实践性,还提倡综合性。在开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时,我们需要注意到学科的跨越性、综合性。
  例如,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物候专题”,笔者就启发学生从包罗万象的古诗文中另辟蹊径,根据海拔高低和纬度的高低对物候现象的影响,结合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收集编唱了具有本区域特色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四、挖掘表明生存态度的文化元素
  一部分与科学技术文化相关的古诗文,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对环境的态度——生命平等、善待自然。这种态度与中国古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以虫治虫》就是一篇主张顺从自然的例文。它讲述了庆州界发生虫害,人们利用生物天敌“傍不肯”来消灭害虫“子方虫”的故事。这种以虫治虫的做法表达了减少人力破坏自然的行为和按照自然法则独立运行的思想。笔者让学生们展开讨论,探究其中的道理,从中他们认识到:只有具有生命平等的意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和敬畏大自然的生活态度,才能穷理尽性,探索到事物的本源,才能巧妙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再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有一个《人与环境》的教学单元,单元主旨就是善待自然,优化自然环境。其中的一篇课文《治水必躬亲》提倡“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为一气所生,互相依存,具有同根性、整体性和平等性。人可以改造自然,但不能认为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凌驾于自然之上,任意地支配和控制自然。只有真正实现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维系优良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地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从古诗文中探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开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独特视角。笔者所尝试探寻的四个方面,均是充分利用了课本资源,可谓是对语文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说过: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之外,它无所不在。探寻古诗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进行整合教学,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有坚实的人文底蕴,并构筑起精神支柱,同时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文化精神。
  (本文系南通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课题“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226400)
其他文献
情感因素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占据重要的因素,巧妙运用好这个因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心智成熟。下面,笔者以《秋天的怀念》一文为例,谈谈怎样利用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并促进其心智成熟的。  一、自主预习先学,初步领悟情感  《秋天的怀念》一文最能打动人的东西就是文中的母子之情,尤其是史铁生的母亲在儿子残疾之后的痛苦、担忧之情,以及为儿子寻找今后的出路的焦虑之感,当
期刊
所谓“本色阅读”,这个说法化用于苏派语文名家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亦有不少语文人以“本色阅读”为主题进行过课题研究,这里不作赘述。秉承名师们的理念,我理解的“本色阅读”主要是指读者对文本承载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艺术特色等元素作出的本真的、深度的理解;它是一种追求本真的阅读目的、阅读过程和阅读效果的阅读行为。  所谓“多维解读”,就是指从不同维度对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深度阅读理解。其重点,倾向
期刊
一、教学内容  《晏子使楚》系苏教版初中语文8年级上册第10课。  二、教学设计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的确,像寓言、文言故事等篇幅短小的作品,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激发想象、发展思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于是,我们不禁思考,怎
期刊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是符合教育教学本真的。近年来兴盛的“生态教学”理论特别强调语文教学的实践性,重视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的语文教材也与时俱进,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课,旨在让学生于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综合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是对中国教师的一大挑战,它的成功实践将使中国的教学风格发生巨大
期刊
去年,在教学到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中《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深感难以把这样一篇含义深刻的借景抒情类散文讲解透彻。但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在备课时紧扣作者的情感线索,顿时使笔者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豁然开朗。笔者有感于“情感”在解读文本中的重要性,故结合实例撰下文,以抒浅见。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而情感是人的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学艺术的内在标志。
期刊
阅读与写作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二者是相辅而行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提出了关于写作教学的具体要求: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努力实践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关于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具体方法,其他相关研究资料已经提到很多,这里就不多赘述。
期刊
阅读是人们收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能力也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语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高低,决定着阅读课堂教学效益的优劣,更是直接决定着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度的快慢。  笔者在认真研读新课标阅读部分目标后,结合自身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四步阅读法”,即积累、赏析、感悟、仿写。下面以王兆盛的散文《老村与老屋》(《黄河文学》2008年第7期)为例,进行课
期刊
传统的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高耗低效的问题。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学生个人生活积累的再现。因此,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运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实施生活化作文教学,即将作文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更好地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写作十分头痛,
期刊
张志公先生论述莫泊桑小说的特点时说:“用平常的人物,平常的情节,表现一个普通的主题,可是能够表达得深刻,能够给人启发,耐人寻味:这正是莫泊桑小说的独到之处。”他又说:“莫泊桑的手法,可以说是一种不用手法的手法,是寓新颖于平淡自然之中的手法。”通过分析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对菲利普与若瑟夫父子的两处“凝视”的描写,我们就能清晰感受到这些特点。  菲利普的凝视:左眼庸俗,右眼虚荣。小说写道:  父亲忽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成为众多教师关注的问题。不少学生认为文言文颇为枯燥乏味,理解起来十分困难,所以对其产生恐惧心理。殊不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文言文比现代文更值得推敲,不仅语言精练,而且意境深远。教师应注重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古典文化素养。  一、鼓励预习,提高自学能力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文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