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为谁学习

来源 :初中生学习·初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的门前踢易拉罐玩,声音很大,吵得老人休息不好。
  老人走了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元钱,对他们说:“感谢你们在这里玩耍,你们给我带来了快乐!”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又来了,继续在这里踢易拉罐。老人再次走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元钱,对他们说:“我的养老金很少,只能少给一些啦!”孩子们依然很高兴,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1元钱。
  孩子们不高兴了:“才给1元钱,你知不知道我们踢得多辛苦?”于是他们很快就散了。
  后来,孩子们再也没来。
  孩子们在为谁而玩?他们早已将注意力从游戏上面转移了,他们已经忘了自己为什么要踢易拉罐。
  那么,就如这些孩子们一样,面对家长的嘱托,老师的期望,你清楚自己为谁而学习吗?
  说到这里,要为大家介绍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动机。动机就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一个人为什么去学习,是否积极地去学习,喜欢学什么,学得怎么样,都跟学习动机有直接的关系。
  学习动机是人不断进步的第一推动力。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无论置身何种环境,你都能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有了明确的学习动机,你就会把学习看成是一件愉快的事,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相反,如果缺乏学习动机,你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认为学习是一件又苦又累的事。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智力和动机。在智力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动机对学习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
  
  学习动机引发积极的学习行为
  求知欲望是学习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但是当求知欲望处于静止状态时,还不能导致学习活动的产生,只有当求知欲望活跃起来,成为动机时,才能引发学习行为。有一个“让猿猴学习用竹竿取食物”的试验十分有趣:当猿猴挨饿不到6个小时时,它用竹竿取食物时注意力不集中,并且常常因为其他干扰而中断动作,不能获得食物;而当它饥饿难忍的时候,它便会注意力集中,动作灵活,迅速地取到食物。这个试验说明:任何学习行为都是由学习动机引发的。
  
  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的方向
  某人一心想当作家,那么他的学习活动就会朝着这个方向进行:阅读大量中外著作;研究写作方法和技巧;研究电影、电视作品的题材、结构、语言运用以及形象塑造;经常练笔、投稿……总之,他的一切活动都会沿着作家之路进行。
  
  学习动机决定学习强度
  当学习动机强烈时,学习强度大、热情高、干劲足;动机不强时,学习强度就小,情绪低落,容易自暴自弃。学习目标一经确定,学习动机便会成为支配学习行为的力量。当学习目标失去意义时,学习动机就会消失,学习行为也将终止。
  
  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学习动机
  比如说想当作家的那个人,如果他在练笔的过程中,有文章被发表,或者有作文被当成范文在全班朗读,那么他就会更加坚定当作家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如果屡遭退稿或者别的打击,那么他可能就会觉得当作家是个白日梦,甚至会放弃。
  
  事实证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一般都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同时,他们也凭借良好的学习成绩不断刺激学习动机,使学习动机的强度得到保持,使自信心得到加强,使上进心不断被激发,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状态。
  你到底在为谁学习?是为爸妈?为老师?还是——为你自己?
  如果你以前对这个问题不明确,不要紧,看了这篇文章之后,请你仔细地想一想,赶快找出自己的学习动机,让你的学习变得有动力!
  编辑/王一鸣
其他文献
天井的几盆花草日渐繁盛,夏天充沛的雨水日照,让不大的院落绿意葱茏,于是想着搬两盆上楼,让房间也草木芬芳。  几枝茉莉,高挑清瘦,掩隐在天井高大的树木里。想来,茉莉是夏花,在这9月初秋的天气里,竟也娇羞绽放。不过细看,有几朵茉莉已过花期,三四个空空的花柭之下,几朵谢了的小花落寞地掉落。原来花开花谢,不过是恍惚之间的事情。再看枝头,还剩孤零零一朵,这朵花瓣完全伸展,已经是盛开之时。茉莉花开,清香四溢,
在因式分解时,由于部分同学对因式分解意义理解不透彻,往往造成解题上的错误。现将错误原因分析如下,供同学们参考:例1分解因式3a2-6ab+a.错解:3a2-6ab+a=a(3a-6b)=3a(a-2b)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初中二年级的同学,已有一定的古诗词阅读基础,要理解词中的愁苦
期刊
冠词是一种虚词,本身不能独立使用,只能附在一个名词上帮助说明这个名词的含义。英语中的冠词只有两个,一是 An article is a kind of function word and cannot be used in
从小学四年级起,我学会了下象棋,渐渐发现这小小的棋盘也映着偌大的人生。两人对弈,胆大者棋风波辣,刚开局,便全线出击,奋勇前 From the fourth grade of elementary school
20世纪20年代,美国作家雨果·根斯巴克在他的科学幻想小说中预言:700年后,人们可以坐在自己家里欣赏6公里以外国家剧院的演出。他的预言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共同愿望。可是,有不少人
那是多年以前,父亲从一个看山的老头儿手里买了一根木头。那时,宇才六七岁,还没上学。那根木头很粗,粗的那端比家里的水桶口还粗些。宇记得当时母亲对父亲说:“暂时也用不上,买它干什么?”父亲望着木头得意地说:“这是一根好木材,好木材还愁没用?”  后来,不时有人向宇的父亲购买这根木头,但宇的父亲只是摇头。宇的母亲就埋怨说:“反正现在也不用,不如卖掉算了!”父亲仍摇着头说:“这是一根好木材啊,早晚会有用的
压力和重力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要概念,很多同学容易将压力与重力混淆,认为重力就是压力,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澄清模糊认识,现将两个力辨析如下。 Pressu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