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无限与实无限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ar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这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有一系列问题、悖论都与“无限”有关.如果只在有限的范围内讨论数学问题,我们就不会遇到麻烦.但即使在自然数中,我们也无法回避“无限”.对任意的自然数m,都有紧跟其后的自然数m+1,这样推下去,就知道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事不竭”也涉及“无限”.准确地说,这里的“无限”只是一种变化的趋势,而并非是一个确定的对象。
  实无限与潜无限这两个概念既是哲学上的概念,也是数学上的概念.潜无限是指一个不可完成的动态过程,永远处于生成的状态之中;实无限则把无限看成现实存在的,已经生成了的对象.以自然数列0,1,2,3,…为例,潜无限主义者认为,这样的递增是无穷无尽的;实无限主义者认为,尽管自然数的数列是无限递增的,但是这个数列存在一个极限,这个极限就是阿列夫零。
  历史上,对实无限的概念在数学中应用的合理性问题曾有过长期的争论.例如,直觉主义者对数学中的实无限概念持否定的态度;形式主义者认为实无限的对象是不具有任何客观意义的.但他们同时又都认为,出于方法论的考虑,仍然可以把非有限的成分作为理想元素引入到数学中来;柏拄图主义者对数学中的实无限概念非但持肯定的态度,而且还认为,实无限的对象具有客观实在性。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把“无限”区分为潜无限和实无限两种形式.亚里士多德承认每一个自然数的存在,但没有将自然数看作实无限,相反,它们可以表征为潜无限,因为全体自然数不可得,不能被人们所认识.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将无限看作永远没有完竭的过程.无限没有起点,没有终点,存在一个“后续”,每一项永远和前面的项不同.这个过程永远不能完成,称之为潜无限.比如,数数的过程需要有时间才能完成,这是人力达不到的,受时间的局限,人们无法数完所有的数.在他看来,无限永远处在构造中、永远完成不了、是潜在的.然而,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完全拒绝无限概念的应用.因为它是真实存在的,比如时间,可以无限分割;空间,似乎是没有止境的。
  大多数的古希腊数学家认为无限是一个不着边际的、不确定的概念,却又无法回避的.笛卡儿认为:“无限可以被认知,但不能被理解.”高斯于1831年7月12日写给他的学生舒马赫(schumacher)的信说,“……我反对将无穷量作为一个实体,这在数学中是从来不允许的.所谓无穷,只是一种说话的方式,当人们确切地说到极限时,是指某些比值可以任意地趋近它,而另一些则允许没有界线地增加.”柯西也不承认无穷集合的存在,因为部分能够同整体构成一一对应,在他看来是矛盾的。
  但康托尔却持有与绝大多数数学家相反的观点.他在集合论中大胆而明确地引进了实无限集,由此得到超限数(即超越了有限的数).他在1886年写给维万提的信中说,实无限必须肯定,因为,(1)无理数理论的建立必须以这样或那样的实无限为基础,戴德金分割或他本人提出的基本序列都假定实无限存在;(2)承认作为变量的潜无限必然要承认实无限.变量既然能取无穷多个值,就要有一个从其中取值的“域”,这个域必然是一个实无限集,而且应该先行给定才能有固定的基础.也就是说,潜无限实际依赖于一个逻辑上优先的实无限.他认为一个无理数在用小数表示时,就涉及到实无限集.在给奥伦贝的信中他给出了几个实无限的例证,其中包括“一切正整数”和“圆周上的一切点”.他还证明了数学中存在无限多个大小不同的超限数,并研究了这些数所具有的性质,在无限中建立起一套严密的数学理论。
  20世纪初期,康托尔的集合论已在不少数学分支中应用,有成为整个数学的基础之势.不过,他也清楚地意识到:“我使自己与数学中关于无限的观点和关于数的本质的普遍观点处于对立位置.”康托尔认为高斯、哥西和莱布尼兹等人关于“实无限不可能”的一切证明都是错误的.因为“这些证明一开始就被期望那些数具有有限数的一切性质,或者甚至于把有限数的性质强加于无限数.可是,这些无限数能够以任何形式被理解,正是由于它们和有限数是对立的.它们必须具有全新的数量特征,这些性质完全依赖于事物的本质特性……而并非来自我们的主观论断或我们的偏见.”他的理论的核心是对应和对等(等价)的概念.他规定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两个无限集合的元素之间能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就说这两个集合的超限数相等;若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能在两个无限集合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并且在对应的意义下甲集合的元素总比乙集合的元素多,那么就说甲集合的超限数比乙集合的超限数大.无限集合和超限数将遵循新的不适用于有限集合和有限數的法则.在这些法则中最基本的是:无限集能与它的真子集在元素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加法和乘法运算对序数一般不能交换;势相同的两个无限序集的序数可以不同。
  根据上述观点,康托尔证明了正整数集等价于有理数集而小于实数集;一个单位线段上的点与平面上的点、全宇宙的点、甚至n维空间的点的超限数都是一样大;对于任一超限数集合都可以得到比它更大的超限数集合,这就是该集合的幂集。
  下面以证明开区间(0,1)中的点与单位正方形内的点一一对应为例来说明康托尔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设t是(o,1)内的点,(z,y)是单位正方形内的点,t、x、y均用无限循环或无限不循环小数表示,把x与y的小数部分从左往右按顺序一组组分开,每组皆止于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与(x,y)对应的点t则取“O.(第1组)第一组(第2组)第二组(第3组)…”,其中1,2,3,…取自x,一、二、三、…取自y,这一“映射”显然是可逆的.故通过它建立了两者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在有限集合中,集A的子集的数目为2IAI,康托尔将这一结论推广到无限集合.他引进了表示整数集合基数的符号XO(读作阿列夫零)和表示实数集合基数的符号c,并证明了2xO=c,提出在XO和c之间不存在其他超限数的猜想(该猜想也常称连续统假设).这就是希尔伯特23个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
  在发展超限数基数理论的同时,康托尔还提出了超限数序数理论,与其对应的是有序无限集合.如果用∞表示有序自然数集的序数,则可用ω+4表示序数集{1,2,3,…,1,2,3,4}的序数.而{1,2,3,…,ω}的序数是ω+1.他还将超限序数也分为不同的级别,并引进ω·ω(即ω2),ω2,ωω等符号.由此可以得到的合乎逻辑的结果是:由所有序数组成的集合具有比该集合中最大的序数还要大的序数.但这一结论又“自相矛盾”.
  康托尔的超限数理论虽然解决了不少长期悬而未决的数学问题,但因它改变了很多人对事物的习惯看法,所以也招来不少批评和反对.连他的老师克罗内克都与他争辩了长达10年之久,甚至骂他是骗子.他在超限数理论中向前走得越远,反对的呼声越高.庞加莱甚至说这一理论是邪气与病态的坟墓.不过,康托尔的理论也得到不少有识之士的充分肯定.罗素称许说:“解决了先前围绕着数学无限的难题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值得夸耀的最伟大的工作.”希尔伯特则满怀信心和喜悦地赞扬道:“没有人能把我们从康托尔为我们创造的乐园中驱逐出去。”
  潜无限与实无限是相互排斥的两个概念.从古到今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和数学家都明确地表示了自己赞同或不赞同什么,由此形成“潜无限论者”和“实无限论者”两大派别.属于前者的有亚里士多德、高斯、克罗内克、克莱因、庞加莱、布劳威尔、外尔等人,属于后者的有柏拉图、康托尔、戴德金、外尔斯特拉斯、希尔伯特、罗素、怀特海、策梅罗等人。
  我国现代数学家徐利治先生提出了如下一个新的观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他认为“‘潜无限’与‘实无限’都是‘单相性思维’所产生的概念,凡数学概念都要求具有确定的二重性质,故也必然是单相性抽象的结果.”当概念(如自然数序列)具有“双向(无限)性”时,便会导致矛盾,形成悖论。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正如几何学上的圆是绝对完美的理想事物,在现实中并不存在那样的.含有无限多元素的实无限N也并不存在于现实中,而只是反映某种客观实在关系的理想事物。
  从表面上看来,康托尔在古典与近代集合论中、柯西在极限论中融入实无穷观点,但事实上,集合论和极限论中都包含潜无限和实无限这一对矛盾,并且近现代数学系统中的那些涉及无穷观的子系统,往往都是兼容了潜无限和实无限的系统。
其他文献
化归思想是指通過变换,将问题转化,进而使问题获解的思想方法彳艮多的数列问题采用常规方法无法求解,我们需要利用化归思想,将复杂的、未知的问题转化为熟悉、已知的的问题,然后利用数列中的基本公式、性质来破解难题。
期刊
分类讨论思想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常用于解答需要分多种情况讨论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分类讨论思想的讲解和渗透,让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步骤人手。  第一步,指导学生明确分类讨论的对象  学生在运用分類讨论思想解题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分类混乱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不明确分类讨论的对象.因此,在解题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分类讨论的对象以及所讨论对象的范围,
期刊
无论是孔子所言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还是苏格拉底所提出的“产婆术”,均强调了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意义,而“提问”是启发式教学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置问题,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本质,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提问要注意分层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的强弱等,将学
期刊
巧用端點效应法求导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
期刊
三角函数的性质有很多,如单调性、对称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其中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是一类常见的考点.由于与三角函数周期相关的题型较多,很多同学无法从函数的图象或解析式中找到规律,经常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本文主要介绍求三角函数周期的三种方法:定義法、最小公倍数法、同角函数法。
期刊
想要顺利解答问题,需要灵活运用题目中所涉及的知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和运算技巧来进行求解.这就需要教師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方法,合理进行习题训练,培养数学解题能力。  一、重视对解题方法的讲解  高中数学中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有很多,如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基本不等式法等,也有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整体代换思想、化归思想等.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这些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方
期刊
近几年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高中数学教师也开始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六个方面.本文重点从高中生数据分析能力、直观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三个维度出发,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借助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开展实验活动有助于锻炼学生动手操作以及数据分析
期刊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抽象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以图形、动画等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示出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灵活运用信息技
期刊
众所周知,高考英语的书面表达是一道主观试题。现在的高考模式中这一题型满分为25分,而在即将到来的高考改革中它的分值达到40分,可见“写”在英语学习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广大考生应该重视这一题型。本文就书面表达题提出一些解题攻略来助力考生的英语高考。  一、题型分析  书面表达试题可以引导考生对社会及文化现象、观点及情感态度进行对比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一般来说,书面表达题字数
期刊
一、選择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