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疏”方为正途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上,一个学生正在进行精彩的发言,一阵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引得全体侧目。小晨慌张地把手伸进书包翻找,一番折腾终于關闭了铃声。虽然手机铃声已落,但学生内心的波澜已起,之后的课堂效果还是受到了影响。为了不影响上课,我并没有当堂追究。
  经课下了解,原来那铃声是周末时妈妈为小晨设置的闹铃,用来提醒他吃药,他忘记取消了。小晨跟随母亲生活,每天都是独自坐公交车上下学。早晨,是闹钟叫小晨起床;晚上小晨入睡时,妈妈可能还没有回家。为了便于联系,妈妈为他配置了手机。
  基于此种情况,我并没有武断地批评小晨,也没有一刀切地不让他带手机。而是斟酌了实际情况后,和小晨妈妈沟通出一个方案——小晨可以带手机上学,到校后由老师保管,放学时取走。这样既不影响他在校外使用手机,又能保证课堂秩序。
  起初,我是有顾虑的,生怕学生因此而纷纷效仿,故而做得很神秘。但哪有不透风的墙!没几天功夫,就已经有小机灵鬼儿尾随小晨打探消息了。我深思后,决定向学生“坦白”。没想到,把事由讲清楚后,学生都表示理解和支持,班级里带手机的现象并没有增加。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堵”并不是解决手机进校园问题的最佳方案,因人而异的“疏”才是正理。老师在解决问题时给予学生尊重和诚意,能够从正面影响更多的学生。
  这件事过去了很久,直到近日,上海某中学的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共鸣。该校为了解决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在校内设立了“养机场”,专门存放学生手机,学生只有在规定时间才能拿出来使用。如果违反规定,手机将被放进“停机场”保管一段时间。
  我一直相信,没有学生愿意明知故犯而被批评。当学生明知违反学校规定还偷偷带手机时,我们不妨先思考背后的原因。手机在如今的生活中成为必需品,打电话是基本功能,发信息、看视频、查资料、购物……小小一部手机,牵扯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在的中小学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让他们完全不看手机是不现实的。那么教师该考虑的是做好正确的疏导,给学生留有空间,同时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让他们从中受益,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桑叶消毒是防微的重要技术措施。在蚕种繁育过程中,加强桑叶消毒措施能有效地提高蚕种质量,最大限度地杜绝微粒子病的发生。家蚕微粒子病是病原性微孢子虫经胚种传染而使蚕感染
日新月异的科技赋予了手机强大的功能,手机成为集联络、办公、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掌上电脑。但是,成年人尚且容易玩物丧志,更何况生于信息时代、被智能化科技包围的中小学
近几年来,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简称非淋)的病例数已超过淋病和梅毒,位居我国性病流行病第一位。  非淋主要由沙眼衣原体和解尿支原体引起。前者发病率在30%~50%,后者发病率30%,其他多种病原体包括阴道滴虫、白色念珠菌、阴道嗜血杆菌等,所占比例较小。因此诊断检查主要是寻找这两种病原体和炎症证据。  ?病原体检查:包括免疫学检查、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  ?炎癥证
目前蚕桑生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1 养蚕队伍老龄化日趋严重目前当地从事蚕桑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普遍为老年人,其中60岁以上的占50%多,而且多为文盲,市场竞争意识差,不利于一些新
自1995年以来蚕业发展经历过大起大落,茧价最低时(1995年夏秋茧)仅卖青菜萝卜价、最高时(2006年秋茧)却达到近三倍猪肉价,而其中较长时期处于低谷,生产萎缩相当严重,一些地方蚕业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