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川西到纽约

来源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川西小城到北京,再辗转阿姆斯特丹和纽约,对故事的追寻可能是何雨跨越干山万水,寻求一条艺术之旅的原动力。
  我出生的地方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城市。
  川西小城,说起名字来大多数人会疑惑地摇头,或礼貌地表示好像听说过。在我小时候,城里只有一家电影院,大多数时候排期是红色电影和革命老片,要到学校过集体活动时才列队造访。
  有一家书店——新华书店。周末市集上有盗版的漫画和三毛全集,这里便是引人入胜的天堂。没有美术馆,更没有画廊。主街上有一家画店,销售写实风景摄影作品,搬家时爸妈买了一张,占据了整个墙面的郁金香田延伸到远方。
  红色、黄色的郁金香铺满了整个画面,我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也不知道它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但它们妖娆的姿态和艳丽的色彩充满了异域风情,让年幼的我做起梦来,梦里有一片森林,和圆形的深蓝湖泊,我不知受什么牵引走到湖畔,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花田之中。说是花田,其实并不具实体,只是色彩纷呈的光,流光溢彩。我就在那里等着,等待故事的发生。
  那一张最普通的风景画甚至不算一件真正的艺术品,却激发了一个小城女孩无数浪漫的想象。
  在北京住了七年,又去阿姆斯特丹。在欧洲各国旅行,街头画扇面,和萍水相逢的人相遇、道别,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离别后若有似无的牵挂,故乡的概念一直在变。离开阿姆斯特丹时画了一张水墨画,用矿物颜料里最浓烈的那些画了大朵大朵的郁金香花田,从白纸最底端向上铺陈,品红、群青、山青、赭石、朱红,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画面,一点留白都没有。与其说是在荷兰真实所见的表达,倒不如说是对儿时梦境的回溯。画像是在现实生活中强行扯开一条缝隙,弯下身子来走进去,便可在梦境与现实中徜徉。在那里,我可以自由地在不同世界、不同房间、不同时间中徜徉,直把他乡当故乡。
  后来辗转到了纽约,落地时已经黄昏,第一件事是去大都会博物馆拜访。夕阳西下,博物馆将要闭馆,来自世界各地的造访者络绎而出,还不愿离开的人散落在石阶上,目光散落在吹萨克斯风的流浪音乐家、贩卖艺术海报和廉价复制品的小摊上,时不时吹个口哨叫个好,飞入空中融入鸽哨声和风声。
  19世纪末,大都会博物馆落成于一栋低调的红砖房里,第一批收藏仅是一件罗马石棺和欧洲的174幅绘画。而在之后的150年,博物馆收藏已经超过两百万件。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来自不同的时空,经过不同收藏人之手,因缘际会汇集一室,有些还有清晰的线索追溯,有的来源已不可考。每一件都好像在招着迷魂的小手,引诱观者做起梦来:“来吧,来吧,告诉我你的故事,也给我讲讲你想象中我的故事。”
  我不敢说我已经决定投身艺术,但的确知道这一生与它再脱不开干系。艺术让人着迷,疯狂地寻找万事万物中蕴藏的美,哪怕这像在滚烫的岩浆里寻找一颗炼就的钻石一样难。我是中毒比较浅的那一个。
  就这样在纽约住了下来,一待就快七年。
  纽约的诱人之处在于它的千姿百态。走在街头,来来去去的人有百千面孔、不同肤色、不同国籍、不同文化、不同性取向,被丢在这个大熔炉里煅烧。每个人都曾旅居四方,复杂的身世难以道明,只是凑巧客居于此,于是且尽一世悲欢。在这里,Eyerybody is Nobody每个人都无足轻重,个人变得很渺小,却也让人获得真正的自由。二大道地铁站吹笛子的老嬉皮米奇与一只松鼠相依为命,对东村每栋楼的历史变迁如数家珍;在布鲁克林日落公园的年轻艺术家丹和亚历山大占据了一间废弃的仓库,将其改建成可住的工作室.经年累月堆满了画;在切尔西比邻而居的白盒子画廊里,上百万的艺术品交易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在街角,一个流浪黑人艺术家每天在固定时间到来,在正在兴建的豪华公寓的施工凉棚下摊开一地的画。
  许多纽约客都有几重身份,开出租车的司机白天和周末在帕森斯读工程硕士,长岛市的巧克力甜品师正职是建筑师。我也开始了自己的斜杠人生,白天在佩斯画廊全职工作,业余时间开起一家叫“否”的公寓画廊,否定、臧否、否極泰来,想做一个不同于冷冰冰的白盒子画廊、温暖得像家一样的艺术空间。起心动念再简单不过,就是希望能在异国他乡建立一个家、一个南来北往的人都可以暂歇的地方。一个展览像是一个剧场,铺设好舞台,而来参观的人面对展览里有限的信息,发挥想象,加以自己的理解,上演一个个剧目,既是看戏者,也是剧中人。有时鼓掌呐喊,有时也粉墨登场。一个展览结束后,撤展,刷墙,换画,则是大幕落下,接下来又会有新的人、新的故事登场。四年以来,否画廊上演了很多故事,也见证了一段段悲欢离合,有现实的波澜起伏,也有超现实的神奇境遇。如果墙会说话,不知会吐露多少隐情。
  纽约的诱人指出在于它的千姿百态。走在街头,来来去去的人有百千面孔,不同肤色、不同国籍、不同文化、不同性取向,被丢在这个大熔炉里煅烧。
其他文献
作为夏威夷群岛中第四大岛的考艾岛是深受电影人青睐的取景地,这里拥有地球上最丰富的湿地资源,树木苍翠繁茂,山脉高耸入云,如绝世之境。这一次,我们和当地人一起深入北岸,欣赏真实自然的最后一座堡垒。  “北部海岸。晴空万里,爽朗得令人瞠目。纤云也无,此时甚至连云彩这一概念的暗示都不存在。”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如此形容考艾岛(又被称为“可爱岛”)的北岸。对我而言,从北岸的普林斯维尔(P
期刊
亚洲酒店集团Park HotelGroup在马尔代夫的新“冒险”,讲述了一个马尔代夫本地人的海岛漂流记。  君乐酒店是一处真正的避世天堂,整座度假村被白沙滩、潟湖和碧海环绕,有着满足全家所需的海滩俱乐部和儿童俱乐部,距伊卜拉欣纳西尔国际机场却仅需20分钟快艇船程,登岛过程尽显轻松从容。  一流建筑事务所Hirsch BednerAssociates(HBA)从海洋、多尼船及马尔代夫本地人的岛屿生活
期刊
琳子先后担任知名旅游和家居杂志采编,后来搞过合拍电影,生活已经很是潇洒了,我好奇她为何还要离开?在琳子看来很简单:“就是想换个环境。”有意思的是,当初移民目的性不是特别强烈的他们,在短短不到四年里却风风火火地在新西兰先后购入了三间房子,夫妻二人各自开观光公司、做贸易、做投资、做民宿……精彩程度不逊于在国内。读了他们的故事,也许你会觉得,到一个遥远陌生的国度,换个地方生活,换种生活方式,似乎也没想象
期刊
巴厘岛的造物者是谁?  巴厘岛人会告诉你是岛上数以万计的庙宇里供奉的神明,是他们守住这方天地的平衡。  巴厘岛的造物者是谁?  旅行者会告诉你是云集于此的顶级酒店,是他们带来了舒适与资本。但也许就像每间酒店内必不可少的神坛,巴厘岛的“造物者们”早已相依相存。  你很难想象巴厘岛这方小天地聚集了几乎所有的酒店顶级品牌。你也无法用“酒店激战区”这样的字眼去形容这里难得的清净。我和我的向导此刻正走在乌布
期刊
拿破仑三世在逃亡英国的时候就想要模仿它的城市现代性。巴黎必须摒弃它的中世纪外衣,与时俱进。我们要打破一切:奧斯曼男爵眼前有一条康庄大道。改造工程由他全权负责。家世显赫的奥斯曼天赋异禀,决心建立公园,拓宽街道,让这座首都变成星形辐射状。
期刊
朝圣通常是指前往信仰圣地的旅程,而普通人也常常会为心中热爱的事物不远万里踏上征途。无论虔诚的信仰还是小小的梦想,都指引着你开启属于自己的朝圣之旅。  如果你是梵高的粉丝  Van Gogh Museum,Amsterdam  梵高博物馆  去年的动画电影《至爱梵高》成为爆款,使艺术家梵高再次走进众人视野,其实除了看电影,你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投身于自己热爱的艺术,就是直接前往他的故乡——阿姆斯特丹。
期刊
在漫长的飞行时间里,你可能被机上免税品图册里的超值商品给迷住了眼,不知如何下手。当然,你也可以坦荡地做个购物精,对机上的特供免税品都了然于心,从踏上飞机的那一刻开始就盘算着清单里还要增加些什么。若你想在下一次飛行时也体验一回购物精的快乐,全球八家航空公司的机上专售免税品和畅销货重点介绍,还有空乘心水推荐,你也许会用得到。
期刊
当我们逐渐习惯了借酒店下午茶之名与好友闲聊,同家人借酒店早午餐之名相聚,利用酒店康体中心塑造更精神从容的自我时,当我们在度假前围绕一杆酒店斟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一个问题——酒店是如何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论及这个问题,我们决不容忽视中国酒店发展的这30年。在这30年里,酒店从改革开放初期为应对激增的外宾住宿缺口孕育而生的场所,到如今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场何等美妙而有趣的进化。 
期刊
旧金山是金门大桥下浓雾托起的一轮明月,是淘金热中一句“去西部”勾勒出的自由乐土。  在这座包容、自由而具有冒险精神的海港城市中,你才能够看到一座废弃的海上監狱岛变成人群熙攘的旅游胜地;在这里,你才能乘坐旧金山特有的有轨叮当车穿城而行,在马路上体会过山车般的自由落体;在这里,滑板少年与操一口粤语的老人在贴满奥巴马来访照片的中餐馆里围坐一桌,硅谷精英与涂鸦艺术家并排坐着狼吞虎咽最正宗的墨西哥卷饼。  
期刊
1357年,为了安置高层住宅,巴黎市政府买下了一座“柱房”,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了一座极具魅力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建筑被巴黎公社摧毁后,又得到了大张旗鼓的重建:考虑到新的法規,政府重新修葺了建筑的表面,增加其原始之美。巴黎的各大机构从未变动过,都由混凝土建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