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与LBL双轨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iju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BL与LBL双轨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57人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BL、LBL、PBL+LBL组,各19人。分别进行PBL教学模式,LBL教学模式及PBL与LBL双轨教学法。且在教学结束后对研究对象进行操作技能及理论考核。比较各组间的操作技能、理论得分情况。

结果

LBL组技能总得分明显低于组PBL、PBL+LBL组( LBL组<PBL组<PBL+LBL组,P<0.05)。基础知识:PBL组基础知识得分明显低于LBL组、PBL+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BL组与PBL+LB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分析:LBL组综合得分明显低于PBL组、PBL+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BL组与PBL+LB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PBL+LBL组总分明显高于LBL组、P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BL组、LB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L+LBL组教学法的课堂氛围、学习兴趣、知识理解、表达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均明显高于LBL、P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BL+LBL组>PBL组>LBL组,P<0.05)。

结论

PBL与LBL双轨教学法能够明显提高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教学效果,有效增加学生对理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能够有效地运用到临床中,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研究民营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护士培训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东同江医院2010年3月至2018年8月ICU护士70人进行调查,观察其培训要求,并分析其培训要求影响因素。结果70例护士5个维度培训需求平均得分为(4.24±0.38)分,ICU护士掌握并运用ICU专业技术能力需求评分为(4.79±0.33)分高于掌握并运用ICU专业知识能力需求评分(4.54±0.41)分(t=
目的探讨应用微信平台提高正畸患者保持期的依从性和保持效果的有效性。方法将60例正畸固定矫治结束后佩戴活动保持器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护理,实验组除常规宣教护理外,通过微信平台定期接收信息监督保持器佩戴维护及口腔卫生知识宣教,为期1年,比较两组依从性和复发率。结果第3个月时两组依从性各项指标良好,无明显复发,第6、12月时两组依从性呈下降趋势,复发率逐渐升高,其中第12个月时实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和3~4级角膜水肿发生率,入组时、术前、术后1 d时SAS和SDS评分,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角膜水肿发生率和3~4级角膜水肿发生率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老年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5月至2018年10月共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血糖水平变化、负面情绪变化、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法、药物疗法、自
目的探讨PDCA护理模式配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应用替莫唑胺化疗治疗的恶性胶质瘤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化疗期间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期间应用PDCA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化疗效果、化疗毒副反应情况、化疗意外风险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近期化疗总有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高危药品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东省中山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符合纳入标准的151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手术室护士一般人口资料、自制手术室护士高危药品认知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了解手术室护士人口学特征与其对高危药品认知现状,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来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室护士高危药品认知问卷得分为
目的探讨精细化优质护理对高龄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疾病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高龄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126例,按照电脑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行精细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方面显著提升,同时患者并发症状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
目的观察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在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该院诊疗的晚期肿瘤患者中抽取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关怀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关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临终关怀护理。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临床效果、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等情况。结果护理后,关怀组患者的焦虑HAMA评分、抑郁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与出院满意度之间的关联,为外科病房疼痛管理持续改进以及提升医院满意度提供实证。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7~10月在该院普外科进行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本科室自行研发的疼痛管理问卷及数字疼痛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对患者术后24 h、48 h、36 h分别进行评估。结果术后疼痛管理和出院满意度正相关关系(r=0.433,P<
目的研究心理行为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对尿毒症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情况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潞河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尿毒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采用心理行为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