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注意缺损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种早年发生的、具有遗传特性的发展性精神障碍,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或不能维持注意、冲动性和多动性[1]
【机 构】
: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系,710062;北京大学心理系,100871;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0008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意缺损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种早年发生的、具有遗传特性的发展性精神障碍,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或不能维持注意、冲动性和多动性[1].在临床上将ADHD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多动-冲动型、注意缺陷型、和混合型.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儿童中大约有1-10%的人具有这种障碍.由于障碍常常会给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研究证据显示有些ADHD症状可以持续到成年,所以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受到不同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日益成为一个很活跃的研究领域.本文拟从当前解释ADHD实质的主导理论以及相关研究问题上综述ADHD认知神经缺损研究的主要进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早期社会经验在人类和动物的神经系统发育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早期社会经验的剥夺如社会隔离能引起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结构以及行为模式产生持久性异常改变,并诱发某些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和焦虑障碍等。
目的 了解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在呼吸道病区中的空气净化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自然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对该消毒机消毒病房空气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该循环风消毒机为多因子组合
情绪记忆是基于情绪对记忆的调节作用,根据有无意识分为外显性情绪记忆和内隐性情绪记忆[1].外显性情绪记忆(explicit emotional memory)又称为情绪性唤醒事件记忆(简称情绪记忆),它是情景记忆的一种类型,独立于情绪性反应。
不良的童年经验尤其受虐待经历构建了某种人格结构,是成年以后发生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和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基础[1],这足以引起人们对儿童期虐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