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谈话也要“备课”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s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话是思想教育的一种常见形式,它在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方面功不可没。然而,一些教师和学生谈话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谈话时要么声嘶力竭地怒吼一通,要么轻描淡写地警告两句,或者信口开河,东一榔头西一棒,眉毛胡子一把抓,话无中心,语不连贯,淡如水,味同蜡,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所以,我们认为和学生谈话也要“备课”。
  
  一、备中心
  一次好的谈话应如一首明快的诗歌,或似一篇优美的散文,使人在轻松愉悦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因此它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为了使中心更明确,谈话更具有针对性,就要在谈话前透彻地了解情况。常听有的老师说:“你以前不是这样的,没想到你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了!”言语中流露出对学生变化的不了解。假如不作细致的调查,用老眼光看学生,就容易使教育出现偏差。因此,谈话前我们要了解学生最近的情况,回忆他平时的情况,这还不够,还要向别的同学、别的老师乃至家长了解,只有摸清情况,才能全面地看问题,从而提炼出谈话的中心,教育才能有的放矢。
  
  二、备艺术
  有了明确的中心,可以说谈话已成功了一半,但要使谈话具有事半功倍甚至立竿见影的效果,还必须注意谈话的艺术,诸如时间的选择、地点的确定、事例的列举、道理的剖析、语气的把握等等。比如:时间上是一旦发生问题就热处理好,还是暂且先搁置一段时间冷处理好。有的问题清早就解决会有利于一天的学习,而有的则会影响一天的情绪。有的问题中午解决学生可能心烦意乱,而晚上交谈则心平气和。在学生心情愉悦时指出其不足易于使其接受,而闷闷不乐时言其缺点则容易使其产生反感。有时别的老师已跟他谈过话你再跟他谈,他会认为你重炮出击是出于关爱,而有时他会认为你是狂轰滥炸、别有用心。总之,谈话要适时。又如:有的交谈选在办公室大庭广众之下更具威慑力,从而促其悔过自新,而有的谈话选在卧室秘密进行更易敞开心扉,从而使其痛改前非。有的事例老生常谈,令人听而生厌,而有的事例令人耳目一新,具有“一石击破水中天”的效果。有的道理假大空,不着边际,有的道理真新实,一语中的。有的教师总是板着面孔训人,有的则在幽默诙谐中育人。有的是怒骂与恐吓,视学生为囚徒;有的是关爱与真诚,视学生为爱子。再如:陈述什么缺点,表扬什么优点,如何一分为二,如何有破而立,如何保护学生隐私权(比如涉及谈恋爱、小偷小摸、身体残疾、心理隐患、家庭不和时如何使用模糊语),既讲清问题又保住其面子,两全其美。总之,我们的谈话短则三言两语,长则千言万语,是急风暴雨,还是和风细雨,是义正词严、一语道破,还是迂回曲折、隐曲含蓄,考虑不慎就会马失前蹄、前功尽弃,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令人平添烦恼。
  
  三、备“预习”
  我们谈话现在是老师喋喋不休、横加指责,学生俯首帖耳、被动吸收的多,而老师推心置腹地倾心交谈、循循善诱地耐心引导,学生深思熟虑、心悦诚服接受的少。这样是“雨过地皮湿,治标不治本”。也就是说,我们进行的不是心平气和的谈话,而是封建家长式的训话;我们的谈话是满堂灌,教师启发的少,学生自我反省的少。为此,我们在谈话前最好找一找学生,考虑今天的谈话要学生配合些什么,从而围绕它布置一些“思考题”,让我们的学生有谈话前和谈话中的一番冷静的思考和深刻的自我反省,从而在谈话中或真心地独白,或坚决地表态,或勇敢地提问,或大胆地建议,从而使谈话如病患中的一剂良药、逆风中的一臂之力,使人清醒,给人鼓舞,催人前进。
  
  四、备得失
  作一次谈话,也要像上一堂课一样精心“备课”、匠心策划,不但要在脑海里构思,还要在纸上动笔,不但谈话前备课,谈话后还要写备忘录、写感想。比如:某个学生是性格内向还是外向,是表扬作用大还是批评效果好以及其他一些新情况。只有这样不断总结,才能提高教育艺术水平,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
其他文献
写作是表情达意的重要交际工具,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在当前不少习作教学实践中,却常听教师们埋怨,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了,怎么都写不出一篇好文章来。学生们也不喜欢写作文,一听说要上作文课,就头脑胀痛、烦恼异常。习作教学成了当前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纵观新课程背景下的习作教学,为了消除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障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降低了起始阶段的难度,由写话向习
期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使这些处于英语学习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既能初步掌握拼写单词的能力,又能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呢?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几种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重视语音教学,尽可能要求学生发音准确  英语是拼音语言,单词的结构与其发音有较直接的联系,发音的正确与否对单词的拼写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单词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对照录音多听多读,尽量做到发音准确。我们可以将学生的读
期刊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个基本技能。而且四位一体,不可分割。如果说听和说是基础,那么读和写就是学语言的一个升华了。如果一个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很强,那他的英语水平就一定不错。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首先,我认为字、词、句的积累非常重要。我觉得要想写作好,就必须有丰富的词汇量。字、词、句的积累就好比造房子所需的砖和瓦,材料齐全了,造房子就快了。所以,在教初一时,我非常注重抓基础,让
期刊
在教学中频频出现一些修辞手法,但由于学生没有掌握好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解题技巧,在解答时只好胡乱猜测,尤其对比喻、比拟、对比更是容易混淆,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点。下面就谈一下比喻和比拟、比喻和对比的区别。    一、比喻和比拟的不同    比喻就是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它有三种基本形式——明喻、暗喻、借喻;有三个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而比拟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或
期刊
让步状语从句由though、although、as、even if (though)、however、whatever、whoever、whenever、no matter +wh词等引导。    一、even if、even though、although、though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  这四个词(词组)都有“虽然、即使、尽管”的意思。even if和even though带有较强的意味,语气
期刊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展开,产生了不少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对教法的更新与学法的指导进行了一些尝试,采取了这样的课堂教学程序——启发与预习、朗读与练习、讲授与巩固三步曲。    一、启发与预习  启发就是对新课的教学目的、重难点提出明确的要求,将正确的思路指给学生,以使他们能有的放矢地去预习。  预习实际上也就是课前的一种自学过程。假如课前不作预习,仅靠课堂听讲,势必难以当堂
期刊
离子反应所涉及的问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考题更替分布很广,其中有一热点为离子共存问题,其重点是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1、酚酞变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一、对几种离子能否共存于同一溶液的判断    这类题目一般是直接提问式的,解答此类题应掌握的原则是:能反应者不共存,不反应者则共存,即关键是看给出的几种离子之间有无能反应的。而溶液中离子反应又可分为不同的情况
期刊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的理念、目标及课程性质等诸多方面作了明确的方向性的规定。新课程和新课程理念的最终实施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必须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以期达到学生终身“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养成正确的历史态度和社会态度,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人文素养的一代新人。下面,笔者就近年来对历史课堂的一些感悟与同仁共商。    一、以爱心感化课堂
期刊
我国目前推行“素质教育”,就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对未来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它顺应了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康”。由此可以看出,学会审美是一个合格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我们把美术的审美教育作为一个问题来讨论时,就说明我们已在事实上承认了这样一个前提:不管是在个体发展的意义上还是在人类发展的意义
期刊
我国向来有文史不分的说法,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都必然或多或少地带着那个时代的气息。而且,那些专门反映时代变迁、时代问题的历史作品浩如烟海。  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在历史教学中,我发现恰当地应用文学作品会使历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使课堂容量更大。好的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