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黏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mench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分类中,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受人重视,它既是卵巢肿瘤病理学的一大进展,提出了特殊的概念和规律[1],又引起了混淆和争议。

其他文献
期刊
患者女,4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较剧烈阵发性胀痛1 d,并逐渐向右下腹转移,B超提示右下腹腔内包裹性积液,白细胞9.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78.临床疑为"回盲部肿瘤?阑尾炎?"收入院,于2005年3月3日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发现"回盲部和末段回肠的肠壁与腹膜、大网膜广泛粘连,阑尾未见明显炎性反应,未见其他肿块".因肠壁间粘连严重,遂转开腹松解粘连,理顺肠管,切除阑尾。
期刊
期刊
为了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理诊断水平,指导治疗,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由中华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病理学组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举办的2007年国家级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病理诊断学习班[2007-01-04-015(国)]暨第五届全国临床神经病理读片交流会已于2007年3月19—25日在福建医科大学学术厅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秉承学习、交流、合作、提高的精神,本次活动推出一种
目的 研究针对p53基因突变的个体性反义RNA对乳腺癌突变p53基因的特异性封闭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LSAB法染色、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及测序确定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中p53突变位点,构建针对该突变点的反义表达载体并制备其反义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反义RNA与细胞内突变p53基因的特异性结合;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下将反义RNA转染细胞;以免疫细胞化学LSAB法染色
随着乳腺癌临床诊治技术的迅速发展,乳腺临床专科医师已经开始呼吁,改进病理诊断的模式,建立乳腺专科病理诊断机制[1].目前国内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临床要求相比,明显处于滞后状态,亟待改进和规范.在新形势下,病理工作者应当密切关注下述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问题。
期刊
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CPA)于2007年7月21—22日在北京华润饭店正式成立,来自全国300多位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分会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院长顾江教授和分会总干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李挺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大会特邀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和卫生部医政司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
2007年春暖花开之际.由新顺国际有限公司及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编委会共同举办的第二届“霍普金斯细胞病理学培训班”于4月5日至7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美国霍普金斯医院细胞病理室副主任、教授Syed Z.Ali博士,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教授Yener Erozan博士,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教授Olga loffe博士及国内著名病理学专家汇聚一堂,
如何增强病理诊断的含金量,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诊治依据,始终是病理科医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刘彤华院士曾指出"一张质量上乘的HE切片是病理医师得出正确诊断的关键,许多所谓疑难病理案例大多是由于制片质量差所造成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