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ly1989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和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根据他们的思想状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培养他们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良好的品质.
其他文献
郑德荣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毛泽东思想的教学和研究,他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主体思想,以其革命统一战线理论、武装斗争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为支柱理论来
搞好警察训练学校的建设问题,要抓好训练基地建设,要有相应的训练装备,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官队伍,以教材促规范,做好训练模式创新与训练方法改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导向为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提供了保证,有助于克服在合理政治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是衡量政治体制改革合理与否的“
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雨历程和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谋远虑地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关系到党和国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各级学校应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加强理论学习,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
邓小平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出发,围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这一重大课题,努力探索,形成了极具时代特色的廉政观.邓小平的廉政观包括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廉政建设的指导原
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论述了科学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与最终目标,对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本质做出科学判断。 Starting from the “people-oriented”, this paper expo
21世纪,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资源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卫生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问题,在卫生事业发展中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毛泽东经典文本中包含着丰富的自由思想,可以从三个不同的维度进行考察.在哲学自由上,毛泽东论述了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仅丰富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而且拓宽了"以人为本"的外延,提出了"大人本"思想--即如何实现好、维护好"以人为本"这个执政理念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