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来源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ch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可行性、经济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我院使用大规格弹簧圈(第一枚弹簧圈规格明显大于动脉瘤直径的弹簧圈)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40枚动脉瘤,术后即刻采用脑血管造影评价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6个月后,再次进行脑血管造影以评价疗效。

结果:

40例颅内动脉瘤中破裂动脉瘤患者24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16例。采用大规格弹簧圈治疗的动脉瘤共40枚,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21枚,支架辅助栓塞19枚,栓塞成功率为100%。动脉瘤长径平均值为(6.27±2.76)mm,动脉瘤直径平均值为(5.28±2.27)mm。每个动脉瘤平均使用弹簧圈(3.26±1.48)枚,弹簧圈平均长度为(34.95±27.22)cm,动脉瘤的平均固体填充率为(18.32±6.39)%。40枚动脉瘤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39枚,Ⅱ级1枚,术中未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以及血栓事件。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Raymond分级Ⅰ级39枚,Ⅱ级1枚,随访期间无死亡及再出血事件发生。

结论: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大样本量去验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采用聚桂纯泡沫加博莱霉素液体混合硬化的模式治疗低流量脉管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7月共105例脉管畸形患者资料,年龄3个月~60岁,平均(26.8±2.0)岁。所有患者通过充盈缺损法,经皮穿刺脉管畸形注射聚桂醇泡沫+博莱霉素液混合硬化模式。治疗过程采用超声或透视监控,按照空气∶聚桂醇体积比2∶1制成泡沫硬化剂,单次治疗聚桂纯最大剂量20 ml,博莱霉素液15
<正>肺癌在各种转移瘤中居首位,从转移发生率来说:肺>肝>骨>肾上腺,自然病程中,约30%~40%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了肺转移,肺转移瘤是肿瘤治疗的热点。发生肺转移瘤的原发肿瘤主
结合LID算法和CMM方法,提出了基于扩展相似度空间的案例推理多机器人系统故障恢复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故障特征提取错误节点,进而得到错误节点的扩展相似度空间,然后在扩展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