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先生制”体育课堂探究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enbone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现代“小先生制”在体育课堂的运用,提出采取“轮流担当、预约授课、伙伴推举、随机产生”等方式推行“小先生制”,并从“重塑教师角色、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设计、转变教与学方式”等方面提出现代“小先生制”课堂转变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小先生制” 以生为本 体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A-0145-02
  新课改倡导“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从现代“小先生制”课堂教学新样态的尝试、课堂组织形式的探究、师生角色的重塑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及发掘自身的潜能,成为他人某一方面的“小先生”,从而体现现代“小先生制”课堂的核心理念,即人人皆为小先生。
  一、现代“小先生制”课堂的概念界定
  “小先生制”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普及教育实践过程中依据“即知即传人”的原则,采取“小孩教小孩”“小孩教大人”的方法,倡导并推广实施的一种教学制度和儿童学习制度。现代“小先生制”是以陶行知所提出的“小先生制”学习制度为思想精髓,从教学理念、组织方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的变革和实践,主要是从单一的“小先生教学生”转向“人人都是小先生”的多主体合作。
  二、推行现代“小先生制”课堂模式的理论依据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如下图)。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教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是我们最熟悉也是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只保留5%。塔尖以下的学习方式分别是:阅读、视听、演示、讨论、实践,学习效果由上往下逐渐增强。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授给他人”,两周以后学习者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现代“小先生制”课堂正是通过这种分享式的学习方式,以自学、互学的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三、现代“小先生制”课堂主要的教学形态
  以“小先生为课堂之主人”做理论基础,以互助合作、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为依托,“小先生制”背景下的体育课堂组织形式必然会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片段式教学形态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现代“小先生制”课堂的尝试需要一个逐步积累和培养的过程。在课堂初期,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学习经验等先采用片段式的方式逐步放手给学生。所谓“片段式教学”,就是选出需要讲解的某个动作技能,由小先生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设计、知识讲解与学习指导。在片段式的课堂中,小先生的角色可以分布在课的各个环节中,一节课可以由多名小先生共同完成。
  (二)全课式教学形态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跟片段式教学形态中由多名学生担任小先生角色不同的是,全课式的小先生课堂由一名学生独立完成。经过长期的小先生实验课的锻炼和培养,确实有一部分能力出众的孩子能够胜任全课式的授课形式。所谓“全课式教学”,是指某个小先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的设计,整节课都由小先生讲解、组织、管理。这种形式对小先生的要求非常高,小先生既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认真备课熟悉教材,还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灵活的课堂组织能力,所以全课式小先生教学在高年段的复习课中更为适用。
  四、现代“小先生制”课堂在小学体育课堂的推行策略
  (一)关注学力弱的学生,采用轮流担当制
  体育课堂小先生要打破终身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当小先生的机会。特别是对于一些平时胆小、运动能力弱的学生,更要给予平等的机会让他们参与。进行了教学后,要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小先生,鼓励表现一般的小先生,让每位小先生都有成就感,都愿意并且积极去争当小先生,从而达到“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小先生制”课堂充满活力与动力。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做小先生的体验,笔者打破以往只让一部分能力突出的孩子当小先生的局面,改用轮流担当小先生的形式。在实际操作中,笔者选择最常规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尝试。例如,慢跑和做操是常规的准备活动,对学生能力要求不是很高,以此为小先生尝试教学的内容,能避免孩子担忧自己无法胜任任务而产生抵触、害怕情绪。另外,笔者会经常使用语言激励的方式,让孩子放下思想包袱,敢于突破和挑战自己。在小先生完成教课之后,笔者还会对其表现进行针对性评价,使其受到激励,若有不足,则能够及时纠正。
  (二)关注有特长的学生,采用预约授课制
  当前,随着家长对孩子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一些特别训练拥有与众不同的技能。为了让更多有一技之长的孩子能够获得展示、分享的机会,笔者会提前一周与这些特长小先生进行预约,每周安排一节课以全课式的方式为他们提供舞台,让他们将校外学到的运动技能分享给同学。如此,担任小先生的孩子不仅能力得到锻炼,班上其他学生也增加了课外学习内容,可谓一举两得,互惠互利(如下图)。
  跆拳道小先生          轮滑小先生
  击剑小先生
  (三)关注技能优先的学生,采用伙伴推举制
  通常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程度远大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生生之间的相互推荐是对伙伴的一种认同,被推荐的学生也会因为同伴的认可而在心理上愿意担任小先生的职责。
  (四)关注全体学生,采用随机产生制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大胆尝试以小先生为主的学习模式,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发现问题——探讨解放方案——共同解决难题,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营造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習共同体的形成更有利于“小先生制”的开展。学习中,学生通过一个小问题展开讨论和探索,在这个过程自然而然会产生许多小先生,而小先生通过自己的分享可以帮助组内更多的同学解决问题。   五、现代“小先生制”课堂转变的实施建议
  (一)教师角色的重塑
  1.教师是课堂的倾听者。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也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大先生把舞台交给小先生,便有了更多倾听的机会。教师要指导小先生倾听每一位同学的心声,并接纳每一位同学的疑问和困惑,从而有利于自己课堂的教学设计。
  2.教师是课堂的串联者。让学生成为小先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袖手旁观,在整个课堂组织中,教师依然扮演串联的角色。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教材与学生联系起来,把某一个学生的发言与别的学生的发言联系起来,把某个动作技能和别的动作技能联系起来,借此深化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3.教师是课堂的协作者。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的教学应该是学生与教师成为合作的伙伴关系,既可以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也可以是大先生向小先生请教,两者之间平等和谐,相互协作,教学相长。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现代小先生课堂要打破常规的简单的男女生分组模式,更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成立学习共同体;而小组合作更多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形式。对于教师来说,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才能进行男女混编、性格外向与内向的孩子组合、学力强的和学力弱的孩子的恰当组合。分组后教师也要主动观察,随时进行调整,尽量使分组最优化,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还要传授一定的合作技能和态度。课堂的开始,学生也许并不知道怎样互助、怎样分享、怎样表达,对此,教师要给出适当的建议,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认真倾听、相互体谅,以及学会怎样为目标共同付出努力。
  (三)教学设计的创新
  现代“小先生制”课堂改了过去只注重备教材备教法的做法,变成重点备学生、备学法,主要体现在哪里自学、哪里小先生教、哪里小组合作学、哪里讨论、哪里需要教师点拨、目标如何达成等。
  (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现代“小先生制”课堂也改变了以往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小先生自主设计、管理课堂,成立互帮互助的学习共同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通过教学实践,现代“小先生制”课堂教学的转型正在慢慢生成,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由师本课堂逐步转向生本课堂,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成长的机会,让他们乐学、会学,人人皆有成为小先生的可能。
  作者简介:秦敏(1977— ),女,江苏无锡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区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小学教學处副主任,研究方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责编 黄健清)
其他文献
"VP-Neg"问句是汉语方言里一种重要的正反问句。根据否定词的不同及问句的结构,"VP-Neg"问句可以分为"VP+一般否定词"、"VP+复合否定词"、"肯定词+VP+特殊否定词"三类。问句
热显法是显现渗透性客体上潜在手印的一种快速简便、无需化学试剂处理的新技术,在物证检验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简述了热显现法显现手印的原理,通过用热显法显现A4打
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无人机的空间定位和导航,但在战时、困难地区的应用会受到限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影像匹配和摄影测量原理实现无人机精确定位和导航的方法,首先对无人机
本文根据中等职业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从课程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定位、内容和要求、教学实施等方面对中职《家畜饲养管理基本技能(养猪技术)》课程改革进行探讨和实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基于颗粒尺度模拟微细颗粒在驻极体空气过滤器中的团聚和沉积变成可能。回顾了驻极体空气过滤器内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过程,概述了研究成
金属基超硬磨料砂轮在线电解修整(ElectrolyticInprocesDresing,简称ELID)磨削技术是国外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硬脆材料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新技术。本文介绍了ELID磨削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和国内外研究应用情况。
微生物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了提高学生对微生物学课程的兴趣,该文分别从完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培养学生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