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1cy0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步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本文试图从人文教育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人文主义 高职教育 培养质量
  课 题: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人文主義视野下的高职研究课题(批准号:BY2015-615)的研究成果。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等稳定社会发展等许多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几年,随着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的激增、院校规模的不断壮大,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突出职业技能特色,“专业技能”学习几乎是高职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学校虽然也开设德育、创业指导、形势政策等人文社科类课程,但量显得很少,而且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德育工作,一般都是说起来很重视,做起来却容易被架空。高职教育,只有切实认识并贯彻落实以德兴教、以教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本质,适时引入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才能找到促进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深厚泉源。
  一、“人文主义”一词的由来
  人文主义教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五世纪时期的古老教育。当时的教育除了哲学、史学、戏剧等文明教育外,主要强调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门学科。这几门学科后来成为中世纪大学学科的基础,被人称之为Liberal arts,意指“自由人的学科”。我国翻译成“文科”或“自由艺术”,泛指那些对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有价值的学科。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学生用studia humanitatis表示这些学科,英文为the humanities,我国译为“人文学”。我们将“Humanism”一词译成“人文主义”,有学者认为是受《易经》中“文明以止,人文也”这一说法的启示。由此可以看出,“人文主义”是文化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变的概念,它从一开始就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先进成果。人文主义教育就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教育。个人的人文涵养是个人健康发展的体现,社会的人文素养是一个社会有效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程度,是“文明社会”的内涵。在当前人才大战、人本主义管理与教育思潮之下,重视人文教育与当前高职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是一致的,也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1.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要求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这几年,我国高职连年扩招,使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占到高等教育的一半,中国职业教育规模也已经居世界首位。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提升教育质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就“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专门部署。
  2.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学生对技术技能学习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了提高办学质量,高职院校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如一体化教学,双师型教育,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无不围绕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展开。这些创新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睡觉、走神,甚至于不到课。学生对上课的消极态度和学校的殷殷希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高职教育忽略“教育”与“培训”的区别,弱化了人文素养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当有别于普通的“培训”,目光要放长远,不能偏离教育的实质。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只有培养出会学习的全面发展人才,才能不断取得科技创新和进步。
  从以上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中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更需要关爱、启发、激励和引导。而人文主义恰恰强调个体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旨在通过人文学科的传授使人的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和状态,以实现人性的拓展,激发人的潜能,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可见,高职院校引入并重视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是高教现状的内在要求。
  三、高职教育应重视人文主义教育的其他原因
  1.从教育的根本出发,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
  “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道德素养培植是“教”的本质要求。“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中正、和谐是“育”的内涵所在。教和育两个方面都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以人文主义教育为基础。百仞之高,始于足下,只有夯实仁德根基,继而以“文”化之,才能实现以“技”长之。
  2.高职院校学生的潜能在初、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培养
  步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他们的优势和特点。他们中的大多数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智力水平并不低于社会上默认的“优秀生”。这些孩子的思维亮点,曾被家长、学校认为是“不务正业”。作为青年一代,他们有着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他们在用自己的眼睛在评判着这个世界。他们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有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他们不仅仅是考试的机器和老师眼中的“差等生”。在高职教育阶段,我们不能简单将以“分数”论高低变换为以“技能”论英雄。我们应该从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和高品质生活的角度来关爱学生。
  3.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与对社会应有的正知正见有待引导
  高职院校的学生或者由于成绩差,自信心长期受挫,有自卑的心理倾向;或者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情感受到伤害,缺乏安全感、认同感,性格孤僻;或者由于一些偶然事件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对社会有偏见。步入高职院校,实在是出于无奈,主动要学习技术的很少。这些经历和遭遇都会给原本青春靓丽的高职学生蒙上一些心理阴影,使得这些孩子身心不能健康、协调发展。
  在这种情境之下,高职院校只有引入人文理念,用人文精神经常鼓励孩子,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和优势所在,让他们意识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如此关注,寄予厚望。只有让他们充满自信,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才能让他们爱一行、专一行,有信心、有决心学好技术,健康成长。   四、高职院校加强人文主义教育的作用
  1.有效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特别指出,要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術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强调要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要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可见,国家层面的高层设置也意识到了人文主义教育在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
  2.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水平
  人文主义教育中的美育欣赏课程,通过对优美事物,如优美的书法、舞蹈、音乐、建筑、语言等的欣赏,让同学们去感受美,体会美,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可以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积极的审美情趣,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着力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社会认同感
  每个人都渴望支持。作为青春成长期的高职学生更希望得到认可和关注。经常赞扬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种由衷的鼓励和表扬,学生从中会获得自信,并进而保持被赞扬的这句话、这个行为。久而久之,学生会因此而养成越来越多的好习惯,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会增强,形成自身素质。所以,积极的认可和支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都会增加同学们灿烂的笑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我责任心,学会从新的角度认识自我。“天生我才必有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和别人,发现自我价值和学会包容别人,才能掌握更多的新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4.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观和世界观
  人文主义教育以人为中心,在教学中主张要了解学生的性情,因材施教;主张教师对学生严慈相济,反对羞辱和体罚学生;主张好的教学方法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为前提,向往人的全面发展。这种重视智慧潜能开发,发展健全体魄的教育,逐渐会影响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改变他们的认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五、高职院校加强人文主义教育的途径
  如前所述,人文主义教育是一种理念,可以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人文主义要求教学人员用爱心去教书育人,而不仅仅把课堂当成一种工作或任务。高职院校的人首先要树立一种人文主义教育的理念,认识到人文教育是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与身心素质教育的基础,让这种理念来指引高职教学的各项工作。
  具体而言,人文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也可以是国外优秀文化。这种人文知识教育,是人文主义教育的载体和切入点。人文主义教育只有通过人文知识的熏陶,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一种稳定的人文精神。
  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就对学习不感兴趣。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去读《论语》《道德经》《弟子规》,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或名人传记,我们只能用其中的摘录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等这样的语句去引导他们,让他们读其中的一两句、一两段,然后去品味、去体验、去感悟。这些孩子的悟性和灵性会告诉他们其中的道理,进而导引他们积极地生活态度,去追求自己的美好人生。
  树立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对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先“正己、爱生”。只有以完全正能量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才能对学生施以人文陶冶。教师的品德要堪为师表,教师的学识要堪为楷模,教师的言行要堪为榜样。具有良好精神面貌、和谐融洽、文明上进的教师团队才能营造学院积极的人文环境。
  在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支撑下,有了良好的人文教师队伍和环境,我们还可以从课堂内外的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人文主义教育。
  一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彰显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风采,增强学生自信,重塑自我认识。
  二是创建多种形式的院校社团,丰富院校生活,营造一种有别于初高中应试教育的多彩校园,释放压力,启迪动力。
  三是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体育、美术、音乐、绘画等开启学生智慧心灵的审美选修课,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操,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是在考核方式上,不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择优的标准,也不单纯以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作为就业推荐的唯一标准。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的职业教育,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毋庸置疑,社会可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理论体现着极为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无论何种教育,都离不开人本身而谈其他。职教会议也多次强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基础是人的素质,核心是人的发展。
  人文主义正是通过认可并进而挖掘人的无穷潜能,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帮助人形成积极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构建科学合理教育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要爬上“质量坡”、越过“结构坎”,整体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素质,人文主义教育不可忽视。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就是说,君子的谦谦风范,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社会风气,要通过“诗、书、礼、乐”的外在学习而不断熏陶才能养成和建立。中华民族历来以德服人、以文化人,十分注重“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人文主义教育的魅力恰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菅振行.教学研究[M].北京:燕山大学出版社,2010(10).
  [2]肖媛.论科学精神在人文素养培育中的核心地位[J].社会科学论坛,2014(3).
  [3]吴福荔.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及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J].教学研究,2010(10).
  [4]张汝伦.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J].复旦教育论坛,2006(1). (作者单位: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农业发展的潜力在科技,希望也在科技。提高农业科技自立创新能力,让农业科技领跑现代农业,这是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的重要举措。
摘 要:近年来,如何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出台了相关规定。如何既“减负”又“提质”,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试图通过对集体备课的途径的阐述及相关问题的思考,探索如何在减负提质背景下,运用集体备课,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减负;提质;集体备课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08 文章编号:16
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哺乳期女性乳腺炎性疾病。近几年,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而对其进行规范化诊疗显得尤为迫切。临床上,因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
随着人民群众膳食结构的改变和中西方饮食文化相互渗透融合,薯条专用型马铃薯夏波蒂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为使农民增产增收,互助县2001年从甘肃引进薯条专用型马铃薯
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教育质量的期待日益提高,要想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传统的学校治理模式必然要打破局限。面对新时代对学校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学校要在传统办学模式基础上,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调整治理关系、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并需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精神的汇聚,是师生敬仰和学
随着部队体制变革与发展,职业技术士官人才培养的标准与要求也与时俱进。如何破解新时期下士官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困局,是摆在部队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拍摄取证专业为切入点,就上述问题展开研究,在理念认知、学科体系等方面寻求理论突破,深化课题研究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拍摄取证专业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特点  拍摄取证专业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主要体现为教育主体的差异性、教
期刊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多采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疗效不够理想,且复发率高,副作用较大。本研究通过动物模型和临床治疗500余例肾炎的资料证实,雷公藤治疗肾炎疗效肯定。各类 Trea
期刊
因为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发展的灵魂和命脉所在,所以对大学精神的继承和培育就尤为重要。不能只把大学精神当成一句口号,应该从制度层面来保障大学精神的建构和培育,从学科建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科学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基础上重要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顶层设计和必然要求。发挥制度优越性,核心在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十九届四中
<正>露地茄子是吉林省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产量高,供应期长,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前期低温,开花结果不良,中期高温价格低,后期植株衰弱等原因造成减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