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之谜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ite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稍微上点年纪的中国人来说,莫斯科这个城市所能激起的复杂情绪恐怕是其他外国城市都无法相比的。当绚烂的红色在记忆和书本里褪色,莫斯科的真实面目忽然变得无比模糊,这3个汉字所指向的实体仿佛成了海市蜃楼。
   这个夏季,我从北欧辗转到莫斯科,不是朝圣,不是消闲,是解谜。
   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的列车,名曰“红箭头”,车体涂成红色,是六七十年代的那种土红。列车出发前,广播里放送的是前苏联革命歌曲,喑哑嘈杂。
   同车厢的俄国人碰巧是个中国通,说一口相当流利的中文。问他莫斯科有什么好玩儿的,他神色淡漠,说:“莫斯科除了红场,没什么可去的地方。”
   有红场就足够了,我想。
   去莫斯科之前,零零碎碎读了些旅行指南,得知红场的“红”其实与其周围的红色城墙无关,与苏维埃政权也无关。“红”的俄文原意是美丽,所以“红场”的确切翻译其实是“美丽的广场”。红场一词意指丰富,让人浮想联翩。红色的美丽,不是蓝天绿地的美丽,它威严神秘而又激情洋溢。 站在广场的中央,环顾四周,是一种奇特的视觉经验。
   红场西边是克林姆林宫,红色围墙红色屋顶,高大整齐。面对克林姆林宫的是俄国最高档的商城 (GUM),各种名牌商品应有尽有。而红场的南北两端,则分别是色彩绚丽的圣巴塞尔教堂 (Saint Basil’s Catherdral) 和卡赞教堂 (Kazan Cathedral)。每一座建筑的含义都不容置疑,但是每一座建筑都仿佛在否定另一座。
   从咄咄逼人的侯府衙门,到香艳俗丽的消费天堂,再到摄人心魂的宗教圣所,这里的美丽,是如此浑浊不清。
   然而,美丽是不重要的。
   红场是莫斯科的中心,是俄国的中心。在二战期间,她还是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中心。1941年冬,德军逼近莫斯科,苏联红军就是在红场举行阅兵式之后直接开往前线的。莫斯科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希特勒受到重挫,但苏联红军也损失惨重,伤亡过百万,从红场走过的那些士兵们,绝大多数没能回来。
   红场之外的莫斯科,是个再平庸不过的现代大都市。马路宽敞,高架纵横,建筑工地上机械轰鸣,酒吧餐馆里灯红酒绿。上个世纪末的经济改革和近几年稳定的政治环境,使俄国经济得以迅猛发展。私有化的浪潮也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财富迅速集中到一小部分人手中,造就了一批声名狼藉的“新贵”(nouveau riche)。
   据《福布斯》2011年的调查报告,莫斯科居住着79位亿万富翁 (billionaires),超越纽约而成为世界上亿万富翁最多的城市。莫斯科同时也是欧洲生活最贵的城市之一,城郊的平均房價已达3000欧元每平米。不过,面包牛奶等基本生活资料还算比较便宜,各类公共交通都是统一的28卢布(相当于人民币6元),在奔驰、宝马的车流中,破旧的无轨电车和中巴车依然跑得欢。
   莫斯科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还是建于苏联时代的地铁。莫斯科拥有全世界最发达的地铁交通网络,在182个地铁站里每日穿梭着700万乘客。莫斯科地铁让人叹为观止的还不是其繁忙程度,而是地铁站本身的建筑及装饰风格。苏联解体之后,绝大部分“红色”主题的雕塑和铜像都已从莫斯科的地面上消失,一部分被集中丢弃到 Muzeon 雕塑公园,供人凭吊,更多的不知所踪。然而,当我乘坐巨大的自动扶梯下到深达30米-80米的地铁站,时间仿佛在倒流。这个被戏称为“人民宫殿”的地下建筑群,是社会主义美学风格的完美体现。站内空间深广,色调朴素,大理石的墙体和铁皮包裹的石柱上都是工农兵模样的浮雕。从马雅可夫斯基站乘扶梯上到地面,穹顶上35块马赛克贴图将引领你度过“苏维埃的一天”:劳动人民迎着朝霞晨起,他们愉快地劳作,他们踏着夕阳晚归。这生动的图画和大气磅礴的整体建筑设计,为她的设计师达希金赢得了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的大奖。在这个地下人民宫殿里,英雄、农民和诗人们都仿佛还在昔日红色之都的光辉里逗留。
   来到莫斯科是为了解谜,然而这个城市是如此复杂难解。她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里坐在身旁的心上人,脸庞埋在夜色里,沉默不语。起初海市蜃楼的印象,如今落实到灰色的大理石外墙上,坚硬冰冷,目光无法穿透。
  
其他文献
傻表哥在乡里是出了名的傻,他一生中傻的故事很多,虽然件件普通乃至微不足道,可是细细回忆,倒也耐人寻思回味,感悟颇深。   小的时候,表哥脑神经发育有障碍,智力受到影响,说话口吃,结巴。所以从幼年时期起就摆脱不了受乡里一帮同龄孩子的欺负与玩弄,而一惯不懂得还手的表哥被当成“ 玩偶”之余又顺理成章地给套上“傻子”的外号。时间长了,乡里人都忘了他的名字,一见面就喊“傻子”,于是,“傻”字便成了表哥的专
期刊
1904年,天津,严氏家塾。   她10岁,在城西的严氏女塾念书,喜欢穿素净的长棉袍和厚厚的毛坎肩,把一头长发盘进帽子里,打扮成男孩子的模样。   女塾设在严家的偏院酒坊院中,念书的都是严家的女子,也有几个亲友家的孩子,比如她。   女塾和男塾各居院子的一侧,中间的操场是轮流使用的。女孩子们在操场上体育课的时候,就会把通往男生院子的门关上。   这是典型的中国少女的做派,严氏家塾虽开了女性
期刊
眼前的曾凡一身材娇小,一头长及腰部的长发,你绝对想不到,她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也是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获得者,更令人诧异的是曾凡一的艺术细胞:习钢琴,登台演出,曾经签约唱片公司,走上音乐家之路。也许正如她自己所言,“科学需要客观的逻辑思维,而艺术则是主观的形象思维”,她将两者完美地融合和统一,搭起一座属于自己的梦之桥。   在科学的讲台上,曾凡一可以严谨、稳重、思路清晰、
期刊
每年10月份,总有一个词十分火爆,这个词是“国考”。由于多年未考试,当微博上“国考”成为最热关键词之一时,我很老土地上网搜索了一下它的意思,才发现它是“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简称。我还以为只有以前皇上亲自钦点状元、榜眼、探花才叫“国考”呢。   在古代,当一个公务员是很爽的事情。据博友李开周考证,在当年宋朝的首都开封,一名普通公务员的月薪是23500文,折合人民币 9400元。即便在物价上涨、人
期刊
每天清晨,病房里都会传出“哎……哎……”的呼唤,通常要持续两三个小时。声音是从一位93岁老人的喉咙深处发出的,沙哑难听。老人因脑中风瘫痪多年,现在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几年来,老人不停地住院、出院、再住院,医院成了他实际意义上的家。他头发稀疏,满脸褶皱,表情淡漠,外表已衰老得不会再有任何变化。在医生眼里,他的变化只是病历夹中不断增加的页码,体温单、查房记录、会诊单、血液检验单、X光检查单……
期刊
他比我小4岁。   在我人生的前4年里,由于爸爸那时候在一个效益不错的厂里上班,生活得很充裕。所以印象中,那时候的我,得到了父母全部的宠爱,抽屉里永远放着吃不完的零食,穿着爸爸买的漂亮裙子和爸爸手拉手一起逛街,在公园里依偎着爸爸拍照……那时候的我,是爸妈的全部。   后来他出生了,虽然爸妈从来不重男轻女,但是我在家里的地位明显地下降了,所以我那时对待他的出生,并没有像父母一样满脸欣喜。相反,由
期刊
10月19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務会议,提出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相当突出,人民群众十分不满。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对社会诚信缺失,公众最直观的感受是说谎成风。为什么会说谎成风?在中青报的调查中,受访者给出的首要原因是“社会没有原则、底线失守,大家过分追求利益
期刊
10月18日,广东省政法委、社工委、社科院等十多个部门,针对小悦悦事件,开展“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大讨论。会后,省委政法委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信息,问计于民,征求救济机制、奖惩机制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意见或会成为广东省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   这几天,小悦悦,陈贤妹,以及那18个我们不知道姓名的路人,他们于10月13日下午在佛山街头共同上演的那一幕对比强烈的悲喜剧,如巨浪般激荡在每一个
期刊
“我是谁?”我就是我自己。除了我本人,还能是谁!   其实,“我是谁”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远非这么浅显直白,也并不是说自己是男是女,姓甚名谁,多大岁数,干什么的这几个简单要素,而是要清楚自己的处境、人生的责任或肩负的压力。不然的话,能说知道“我是谁”吗?   一个人弄清了“我是谁”,就能明白自己的奋斗的目标,就能干什么事操什么心尽什么责,才能有美好的前途和未来。譬如,是学生,就要刻苦读书;是老师
期刊
不知道何时,“情感专家”这个名词火了起来。也不知道何时,人人皆情感专家。而我,也不小心成为“情感专家”中的一员,可谓“被情感专家”。   我从来不认为“情感专家”是一个多么好的称谓。就像别人说你“美女作家”,你才“美女作家呢,你们全家美女作家。”   对于“情感专家”这个称谓,我的感情是复杂的。第一,我战战兢兢,我何德何能,怎么敢当爱情专家?第二,“专家”这个词已经被糟蹋得不成样,所以,我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