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浆纤溶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和发色底物显示法,检测34例急性心肌梗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浆纤溶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和发色底物显示法,检测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例无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应用随机编码将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福辛普利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8周后复测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浆t-PA和PAI活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3.8±2.3)%较对照组(9.5±3.2)%明显降低,血浆t-PA活性显著降低和PAI活性明显增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福辛普利治疗8周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9.45±3.20)%与治疗前基础水平[(3.52±2.70)%,P<0.01]、常规治疗后[(4.60±2.80)%,P<0.05]相比有显著改善;血浆纤溶活性也有明显改善(t-PA:0.49±0.20 IU/ml vs. 0.28±0.15 IU/ml,P<0.01和0.32±0.15 IU/ml,P<0.05;PAI:0.36±0.12 AU/ml vs.0.53±0.25 AU/ml,P<0.01和0.45±0.09 AU/ml,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减退;血浆纤溶活性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时尽早应用福辛普利治疗能改善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氟作业工人有关生化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某铝厂男性电解工及同企业男性机械工各50名进行尿F-、血F-,血清降钙素(CT)、甲状旁腺素(PTH)、碱性磷酸酶(AKP)、超氧
目的 研究反义脱氧寡核苷酸 (AODN)对培养C6 细胞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自身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 (1 .0、2 .5、5 .0、1 0 .0 μmol/L)经硫代修饰的正义、
目的从社会学角度,探讨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与焦虑障碍或/和抑郁障碍的区别.方法按DSM-IV诊断标准收集25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共病组)、30例主要抑郁症患者(抑郁组)、1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前后食管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用门静脉缩窄术制备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PHPH)模型,以假手术(SO)作为对照
目的 探讨DNA免疫吸附治疗用于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6 9例妊娠合并SLE患者随机进行免疫吸附治疗 35例 (治疗组 )和常规治疗 34例 (对照组
目的 调查戊型肝炎病毒(HEV)Ⅳ型在北京地区的急性散发性肝炎中的分布。 方法采用RT-nPCR的方法检测300例急性散发性肝炎患者中HEV RNA,并对阳性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然后对其基因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与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电子束CT冠状动脉钙化(CAC)的不同模式.方法 55例AMI患者与67例SAP患者分别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检测粥样硬化狭窄的程
目的 探讨 4 氨基吡啶 (4 AP)对小细胞肺癌 (SCLC)中电压激活性K+ 电流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记录和分析 4 AP对SCLC中电压激活性K+ 电流的
目的 研究肝癌微转移的分布规律 ,为手术切除范围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无临床转移灶的肝细胞癌病例 ,取切缘较充分的手术切除标本 36例 ,将其瘤周组织划分为近端区域和远端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原位修复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掌皮肤的应用解剖,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6例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进行原位修复,具体措施包括吻合撕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