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童心 创享成长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_2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促进儿童成长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培养创新能力是未来教育的追求方向。“童创”项目校本课程以培养儿童创新能力为核心宗旨,以学生的原有经验、生活实际为起点,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用项目化学习方式,融合各科课程展开。课程的开发经历了“着力”“聚力”“发力”三个阶段,形成了一条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之路。
  【关键词】儿童;创新能力;校本课程;项目化
  促进儿童成长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培养创新能力是未来教育的追求方向。作為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学校,J小学不断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路径。经历多年探索,以培养儿童创新能力为核心宗旨的“童创”项目校本课程初具雏形,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着力:追随童心,创新理念
  “童创”课程是以培养儿童创造力为核心宗旨的校本课程。它以学生的原有经验、生活实际为起点,以引导学生发现、解决身边的问题为基本模式,用项目化学习方式,打破学科壁垒,融合各科课程展开。让学生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演说家一样交流、像工程师一样创造是J小学创立“童创”课程的初衷。
  “在夏天倒垃圾是一件令人讨厌的事,有时打开垃圾桶,里面已塞满臭气熏天的垃圾,而边上的垃圾桶却是空空如也。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能知道哪个是空垃圾桶,就不用受臭气的罪了!”组长小A的一番介绍瞬间吸引了台下所有观众,“我们想制作一个能显示垃圾载荷量的显示仪,通过载荷量的智能提示,垃圾桶是空是满一目了然,人们就能更轻松地丢弃垃圾……”这是2020学年“童创”课程成果汇报会上,一个研究小组在汇报中的精彩呈现。他们在上网查阅资料,向老师、家长请教的基础上,通过分工合作,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成功设计并制作出基于Arduino开发板超声波测距原理的“智能垃圾载荷显示仪”。
  从儿童现实出发,挖掘学生真实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与创新能力,是“童创”课程的着力点。上述案例中,学生基于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并充分利用资源解决问题,实现创新,让“童创”课程为生活的便捷助力。
  二、聚力:启迪童心,打磨课程
  “童创”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凝聚了J小学全体师生的多年心血。围绕课程,师生积极尝试实践,从“自主选题,创构课程项目”“自主策划,完成项目方案”“自主实践,经历学习过程”三方面开展课程研究。
  (一)自主选题,创构课程项目
  为了让学生经历一段难忘的“课程旅行”,研究团队在尊重儿童兴趣差异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六年时间里经历“自然研究所”(低段)、“人文俱乐部”(中段)、“科技探究营”(高段)三个课程营的学习,享受课程带来的无穷乐趣。
  1.设置核心目标
  在“童创”课程“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的总目标下,研究团队将各课程营的目标进一步具体化、直观化、可操作化,具体如表1。
  2.创生项目主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学生的不同特点,团队在“童创”项目课程的开设过程中提炼出了三种立项方式——“引导立项”“改编立项”“自主立项”。
  (1)引导立项:由教师或学生提供新闻时事或城市、学校的亮点,因时制宜,就地取材,而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立项。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在学生“停课不停学”期间,全校进行了中心战“疫”项目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三个课程营各开发了多个小项目,如“自然研究所”开发了“疫情下的小生物”“智斗新冠”“冠状病毒的旅行”;“人文俱乐部”开发了“疫情下的逆行者”“抗疫中的英雄图谱”“疫情下的快递小哥”;“科技探究营” 开发了“疫情下的高科技”“疫情下的防护用具研究”“设计H型传染区负压病房”;等等。
  (2)改编立项:由教师提供上一学年学长学姐们的研究目录或由学校推荐的研究问题目录,学生选择后对其进行深化研究或改编。教师逐步由扶到放,学生自主选题立项。如在“自然研究所”中,适合一、二年级学生的项目主题有“神奇的水世界”“四季之歌”“快乐农场之保卫萝卜”“给植物一个温暖的家”“小小园艺师”“野生动物保护区”等。
  (3)自主立项:学生先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体验,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然后让提出类似问题的学生组合为一个研究小组,合作立项,展开研究。如在“科技探究营”中学生自主提出的项目有“桥的承重”“设计校园音响”等。
  (二)自主策划,完成项目方案
  在开发了“童创”课程的项目主题,组建了研究队伍后,每个研究小组的成员便开始进一步制订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
  1.预备策划,规划实施步骤
  每个学员要了解进行项目学习的步骤及师生活动的过程,具体的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
  2.探讨论证,开展立项答辩
  在明确实施步骤后,各营学生在指导老师的组织下,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项目立项“答辩会”。在“童创”课程项目设计阶段,学生的选题十分丰富,但有些项目却无法真正开展。通过项目答辩,可以将有价值的主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确定为最后的实施项目。
  (三)自主实践,经历学习过程
  在“童创”课程实施过程中,研究团队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开展多样化项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
  1.自然浸润,尝试习得式学习
  习得式学习,是指学生先在课内进行项目主题的学习,再到课外的真实情境中进行体验和拓展,从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如二年级的学生围绕“萝卜”开展的项目学习活动,教师先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萝卜的相关知识,再让他们尝试种植萝卜,并通过观察萝卜的生长过程,研究萝卜的药用价值,制作萝卜美食等活动,发现萝卜的妙用,感受自然和科学的奥秘。
  2.触类旁通,体验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指由学生自主组成研究小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动手实践并形成成果的学习方式。如六年级学生围绕“飞向太空之吃穿住行”这个主题,先分组讨论确定研究的子课题,而后合作制订研究方案,研究后再分组做研究成果的展示。   3.实地走访,经历调研式学习
  调研式学习,是指学生经历实地采访、数据分析、调查问卷、梳理反思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调研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热点的“敏感度”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能力。
  实践中,指导老师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无论学习方式是什么,教师都会关注用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将学习与生活进行链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童创”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习方式灵活多样,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的选择力、创新力、实践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发力:滋养童心,创享成长
  “童创”课程研究的成果以展示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的展示包含“展示的成果”,也包含“展示的过程”,这本身也是展示活动的目标。打破学科界限的展示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1.跨认知之界,培养高阶思维
  根据布卢姆的学习能力金字塔理论,“童创”课程的成果展示旨在引导学生从“识记、理解、应用”走向“分析、评估、创造”。如进行“鼓楼的前世今生新闻发布会”,利用学校公众号推出“环保行动:如何快速去除新车异味调查報告”,在学校大厅进行“太空新家园模型展示会”,等等。
  2.跨学科之界,提升核心素养
  “童创”课程展示,是一个打破学科壁垒,指向核心素养培育,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如四年级“走进家乡名菜——臭冬瓜”小组的成员介绍完臭冬瓜的做法后,还在现场制作臭冬瓜。
  3.跨时空之界,打造创新成果
  “童创”课程不但可以进行独立的项目成果展示,还可以将成果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进行展示。如在春游、秋游、庆祝儿童节、欢庆元旦等活动中,都可以融入“童创”课程研究成果的展示环节。
  校本课程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开发校本课程也是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童创”课程为学生的成长助力,滋养了学生的心灵,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该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使得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育人观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在“童创”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过程中,全校师生相互陪伴,共同成长,课程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周振宇.项目学习:基于学校的行走[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2]袁宇.让孩子们都来做课题:沙坪坝区学生小课题研究课程管理与课堂指导[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
  [3]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江东中心小学    315100)
其他文献
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Silicon Carbide Based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iC MOSFET)是新型宽禁带电力电子器件,具有禁带宽度大、击穿电场高、饱和漂移速度和热导率大等技术优势,能以更低的开关损耗、更快的开关频率、更高的结温工作运行,并已在航空航天、医疗、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
无人机航拍图像对地分辨率高,冗余信息少,能有效节约财力和物力,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航拍图像颜色差异度大,细节纹理丰富,一些传统的图像匹配算法难以获得较高的精度。此外无人机平台稳定性差,飞行高度不能严格控制,获得的具有相同覆盖域的图像之间,存在尺度变换关系,尺度变换的不精确会导致图像融合效果变差。如何实现高精度的航拍图像匹配并生成一幅视觉效果良好的拼接图像,是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文
目标检测与识别是对图像中的目标物体进行分类和定位的一种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是许多视觉任务的基础,如目标跟踪、人脸识别、自动驾驶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目标所处的场景往往较为复杂,存在目标之间的遮挡、物体颜色变化、目标尺寸变化等问题,导致算法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主流算法中,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算法综合性能较好,能同时兼顾检测精度与速
随着科技水平的飞跃发展,数据呈爆发式增长,人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数据正朝着多源化、异构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人们在接触大量数据的同时也面临着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问题,例如信息泄露。这些行为与正常用户的行为模式不同,称之为异常行为或异常模式。如果可以在数据中提前检测这些异常行为或异常模式,可以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针对多源数据准确且高效地进行异常模式挖掘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针对
学位
体育赛事直播节目和具体的体育赛事是存在差异的,一般情况下公民都是经由电视亦或者是互联网等途径观看,对体育方面的赛事予以直接播出或者是转播行为展示出来的画面,这些都是经由专门的电视台亦或者从事互联网编导的主体自由选择具体播出的画面,并不是对整个具体比赛的全部展示,并且甚至会增加在具体现场当中没有包含的内容,把这些经由电视台或者是互联网等专门机构予以制造然后播放的,以体育方面的比赛为主要内容的节目都可以叫做是体育赛事直播节目。普通公民对于体育方面的各种运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催生了经济方面的利益,同时经过
在信用交易成为常态的时代,民事主体越来越多地借助担保进行交易。混合共同担保是一种特殊的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混合的担保方式。其中,人的担保(即保证)可以是一般保证,也可以是连带责任保证;物的担保(即担保物权)或许是债务人用自己的财产设立的,或许是第三人用自己的财产设立的。混合共同担保对资金的融通、债权的顺利实现和交易的安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立法,全面、详细的探讨了混合共同担保的责任承担。第一章从《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物权法》的有关规定入手,分析了混合共同担保涉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