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训练中体育音乐隐性内涵作用方式探析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d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音乐是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深刻而生动地诠释体育所蕴含的高尚精神和合理内核。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活动中,体育音乐隐性内涵具有如下作用方式:全面阐释了体育运动中人性的光辉,生动演绎了体育运动的和谐内核,推动了体育艺术化进程,完善了自然与人的契合过程,有效激发了运动员的创造灵感,构建了体育文化新平台。在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体育音乐的本质、特征,为培养新时期复合型人才奠定了艺术基础。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运动训练 体育音乐 隐性内涵 作用方式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在体育运动的发展进程中,音乐与体育的结合越来越密切。音乐与体育本质上都崇尚美与和谐,两者又都具“运动”这一共同特性,自古就有着不解之源。目前的体育音乐,包括体育歌曲、团体操音乐、广播体操音乐、电影配乐,以及武术、体操、技巧、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项目的伴奏音乐作品。体育音乐实际上已经成为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而生动地诠释体育所蕴含的高尚精神和合理内核,对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隐性内涵的作用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阐释了体育运动中人性的光辉
  荣获第5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始剧本、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始音乐四项大奖的《火的战车》,叙述了两位运动员克服重重困难,互相学习和鼓励,最终共同夺得奥运会赛跑冠军的故事,被电影评论家誉为“像许多伟大的电影一样,《火战车》通过其主题深刻阐述了人性”。该电影的音乐由著名作曲家范吉利斯制作,他将音乐与主人公的经历和体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舒缓、流畅的节奏和明快、深沉的旋律,不仅赞美了运动员不畏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而且讴歌了运动员蔑视功利、追求友谊的情操,使得人性的光辉战胜了世俗观念的鄙陋,达到了影片反击社会唯利是图本质的目的。当《火的战车》主题音乐响起的时候,伴之以影片主人公奔跑的慢动作,成为经典的电影片段。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性音乐,《火的战车》具有全球性的影响,是体育与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作品。体育是人的运动,人的一切都会毫无保留地折射在体育的每个细节中,包括人类某些阴暗、脆弱和无奈的方面。但以《火的战车》主题音乐为代表的体育音乐,在不回避人类心灵消极面的前提下,全面而完整地演绎了进取、团结等人性的光辉面,才使得体育音乐具有了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影响力。
  二、生动演绎了体育运动的和谐内核
  音乐与体育是人类的两大精神财富,成为人类社会独特的文化现象,共同构成人类自身情感的表达方式,成为“世界语言”。奥林匹克运动崇尚竞争,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以夺取奖牌为荣,尤其以夺取金牌为无尚荣誉。但奥林匹克运动深层次的追求,是人类德、智、体、美、劳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全人类更加团结、进步、和平、发展与稳定。奥林匹克文明,是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完美契合,因此和谐是体育运动的理性内核。1998年汉城奥运会的主题音乐《手拉手》、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主题音乐《梦想的力量》、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主题音乐《圣火》、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音乐《你和我》,无不围绕和谐这个时代主旋律展开。迄今为止,只有体育能够将人类集合在一起,超越意识形态、种族民族、文化类别等障碍,使得人类摆脱文化偏见,以博大胸怀认识和理解自己民族以外的事物,学会尊重其他民族,学习他们的优秀文化。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歌手韦唯、刘欢演唱的《亚洲雄风》,曾经风靡一时,压到了该届亚运会的主题歌《燃烧吧,火炬》,就是因为其形象而简洁地全体亚洲人民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三、推动了体育艺术化进程
  体育的艺术化,是体育美的本质的理性反映,也是体育运动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在体育的艺术化进程中,体育音乐无疑扮演着催化剂的重要作用。体育舞蹈集音乐、动作、服饰、体态于一体,具有竞技性、健身性、表演性、抒情性和教育性等特征,能够培育出高贵的气质、高雅的品位和高尚的情操,是体育艺术化的鲜明例证。舞蹈、音乐自古就与身体运动相融合而不分家,这种客观现象反映到人们主观意识里以后,产生的结果必然是音乐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联系,将其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音乐中的“声”与体育舞蹈的“形”完美的结合,构成了形声并茂的和谐的、完美的运动整体,音乐的“声”渲染烘托了体育舞蹈的“形”,又增添了艺术氛围与欣赏价值。在体育舞蹈中,任何民族、任何类型的舞蹈,都离不开音乐的伴奏,都离不开音乐的衬托。作为一种特殊的声音,音乐能够点燃舞者的激情、引发灵感、引导动作和完善情节,使舞者在运动中充分演绎美的旋律和美的意蕴,从而将舞蹈以立体的姿态展现在观众面前。舞蹈者的形象是靠视觉和听觉的和谐一致来塑造的。如果离开了音乐的配合,舞者便难以取得感人的成功。因此,音乐与舞蹈是水乳交融的统一整体。两者完美无瑕的配合,才能产生良性循环效应,舞蹈的节奏起伏、感情变化、诗情画意等才能得以完美地体现。体育舞蹈通过听觉来显示激情,通过视觉来表达感情。在体育舞蹈表演中,舞者必须准确细致、深刻地领会伴奏音乐的内容、体裁、风格、特点,进而对音乐创作者的艺术特点、人生历程等有所了解和领悟,才能充满信心走上舞场,彻底发挥潜能,高效率激发灵感,在音乐的大力配合下淋漓尽致地释放艺术效果与艺术感染力,给体育舞蹈注入无限生和活力,将观众带入美妙的审美世界。总之,体育音乐加强了体育“真”与“善”的哲学底蕴,并在“真”与“善”的基础上将“美”的哲学意义完美诠释,实现了体育艺术化的目的。
  四、完善了自然与人的契合过程
  在体育运动中,人的身体是自然形态的,人的运动意识是非自然形态的,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便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共同改造目的,使得人的身体更加健康、美丽。体育音乐无疑强化了这种特殊的自然与人的融合过程。艺术体操将体育运动与艺术有效地相结合,融音乐、舞蹈、美术、体育动作等元素为一体,自然、流畅,充分展现女性身体的美感和女性心灵的纯洁。在音乐节律的伴奏下,进行各种协调、优美的体育动作。音乐和动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音乐可以使艺术体操成为有声有色的体育艺术。音乐首先有助于练习者深刻理解和充分感受各种动作节奏、风格、速度、强度的多种变化、演进;其次通过全方位的渗透和熏陶,可以使练习者游刃有余地调节运动时的力度、强度和难度,培养属于自己的节奏感与协调性。根据有关原理,当音乐的声波作用于人体后,人很快可以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使人的心跳、血压、呼吸、肾上腺素的分泌及大脑神经系统的状态都会发生一定的反应,对这些反应的娴熟把握是完成艺术体操的动作和表现艺术体操特有风格的重要手段。在艺术体操运动中,艺术体操音乐是把握作品风格和表现作品的载体,艺术体操的动作是对音乐具体内容的再现,是音乐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适当的掌握音乐的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及音乐主题,丰富音乐知识,提高音乐修养,会使艺术体操的表演更具表现力。音乐是艺术体操运动的时间与空间、是艺术体操运动的有机构成,艺术体操运动的形式不能脱离音乐的节奏、风格等音乐的综合成分,所以艺术体操运动要想完美的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内涵,就必须懂得艺术体操音乐所表现出的具体内容,具备积极的感受音乐的能力,体验到音乐的表现力,并准确地再现它的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享受音乐、体会音乐、区分曲调中的表情、感知旋律中曲调特点的能力,这样才能完美地表达运动艺术的美。   五、有效激发了运动员的创造灵感
  音乐不仅能渲染现场气氛、升华意境,还能对运动员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表演优美和谐、动作协调、造型优美,更具思想和内容。音乐旋律结构与运动员动感结构有机的统一,才能创造出高超完美的体育艺术。花样滑冰是体育运动与音乐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冰上运动技术与综合艺术表演相结合的竞技体育项目。花样滑冰中的单人滑、双人滑和冰上舞蹈的动作,都与音乐旋律密切相关。
  正因为音乐在表达人的情感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而花样滑冰规定要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各种滑行,所以音乐对花样滑冰运动无疑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著名运动员申雪、赵宏博,先后以中国著名音乐《花木兰》、意大利歌剧《图兰朵》、阿尔比诺尼《G小调柔板》的音乐旋律,结合我国民族舞蹈精髓,运用高超的艺术技艺,诠释了音乐的内涵,达到了艺术与动作的高度协调,实现了体育与音乐的完美融合,最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音乐的优美旋律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释放出动作美的享受,产生了创造灵感,最终夺取了温哥华冬奥会金牌,实现了历史的突破。运动员的创造灵感来源于刻苦的训练,也来源于音乐的熏陶和激扬,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体育与音乐的密切关系。
  六、构建了体育文化新平台
  现代意义上的体育运动,不再是单纯的运动竞技,而是一种全球化的文化形式。中国乒乓球联赛、英超足球联赛、美国NBA篮球联赛也好,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也罢,均为运动员与观众共同参与的竞赛。没有观众,任何形式和级别的体育比赛都将索然无味。观众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呐喊,使得体育运动的社会性和文化性特征完美地凸显。而沟通观众与运动员的最佳媒介,就是体育音乐。吉娜·娜尼尼演唱的1990年意大利足球世界杯主题歌《意大利之夏》,Queen皇后乐队演唱的《我们将摇滚你》,瑞奇·马丁演唱的1998年法国足球世界杯主题歌《生命之杯》,都以明快的节奏、饱满的激情、铿锵的语句和直抒胸臆的旋律征服了观众,使得赛场成为狂欢的舞台,为体育文化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恰当地构造了观众与运动员心灵沟通的全新管道。新中国的《运动员进行曲》,将运动员和观众同时沉浸在澎湃激昂的境界中,显示了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的活力和魅力。中国的阮籍曾曰:“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意大利音乐家札尔林诺也认为“没有一件好东西不包含音乐构造”。对于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来说,音乐已经成为无法剔除的创造性元素。
  七、结束语
  音乐与体育两者都具有“运动”的共同特性,自古就有着不解之源。体育音乐具有深层次的隐性内涵:全面阐释了体育运动中人性的光辉,生动演绎了体育运动的和谐内核,推动了体育艺术化进程,完善了自然与人的契合过程,有效激发了运动员的创造灵感,构建了体育文化新平台。挖掘和发挥体育音乐的隐性内涵,可以更好地认识体育音乐的本质、特征,更好地实现其职能。前苏联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影响年轻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掌握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能力的源泉,没有音乐的教育,就不可能实现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体育运动已和人们的听觉联系在一起,音乐已成为体育运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的运用,不仅增加了体育运动的表现力和美感,而且在很多体育项目中合理地运用音乐可以激发训练效率、创造竞技记录和提高运动水平,音乐已成为体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音乐的特征、功能和内涵,将在体育运动的实践中不断释放巨大的能量,成为推动体育运动发展的可持续性因素。在今后的体育训练、竞赛、教学、文化活动中,应该致力于充分发挥体育音乐的隐性内涵,最大限度发挥其育人育体功能,进而构建相应的体育艺术教育教学模式和文化生活方式,从艺术侧面促进和完善体育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斌.浅谈体育与音乐的关系[J].湖北体育科技.2001(2):12.
  [2] 陈德云.浅论音乐与体育教学及训练比赛的关系[J].山东体育科技.2003(9):74.
  [3] 周娜,李建英.体育音乐的审美特征及传播途径浅析[J].体育与科学.2012(2):33-36.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和谐教学法进行研究,并且对和谐教学法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推广的价值进行探讨,旨在优化健美操的课堂教学以及促进高校健美操专业的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为高校健美操专业的教师提供借鉴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校健美操 和谐教学法 探究  和谐教学法是推行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的好处在于“既能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在和谐愉快
目的:探讨2010~2015年我国隐性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从而为梅毒防治提供更好的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隐性梅毒病理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
目的:对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l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然后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本研究分别以油茶单株叶片为材料(其中玉屏16株,望谟21株,册亨21株)。结果表明:(1)三地油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型有6类,脂酶同工酶的谱型有8类;两种同工酶搭配组合类型仅出
目的:观察爽舒宝预防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和辅助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5-2010.5入院的肺炎患儿150例列为研究对象,采用开放随机的临床评估试验,按住院先后顺序
摘 要 快乐体育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它不仅把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且视为直接目的。因此,能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小学体育教育成功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所收治的60例患有小儿川崎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
摘 要 在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实践中运用“合作学习、分组对抗”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合理、适宜的分组。做好课的设计,包括实践操作、课外作业、课内外的教学指导、协调学生组内的合作交流等各个教学环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相互帮助和互相协作学习而收到良好的成效。通过学习评价方法的改进来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医学院校康复保健课教学的实践研究,探讨对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开设适应性体育课程的效果和可行性,形成一套以医疗保健、体育疗法、心理教育和运动处方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康复保健课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医学院校 体育 保健课 运动处方  我国《体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为病残学生组织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