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复方溶石剂1号的体外溶石及生物学毒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hiji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复方溶石剂1号的溶石效果和毒性作用。方法 体外溶石效果实验和20只兔胆囊注射溶石剂后各时间段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及各脏器的病理改变。结果 复方溶石剂1号对500mg的胆固醇结石溶解时间少于25min(21±4.9min),对动物的血液生化指标影响不大,除胆囊外未对全身其他脏器造成损害。结论 复方溶石剂1号是一种新型、安全,高效,低毒的胆固醇结石直接溶石剂。
其他文献
黄曲霉毒素是广泛存在于玉米中且具有剧毒的一种代谢产物,以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署(USDA-ARS) Toxicology and Mycotoxin Research Unit提供的2010年先锋玉米为研究对象,验证了高
目的 为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深度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PC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63例PCa、24例骨显像分级2级以上患者治疗后行骨显像及血清PSA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了回顾
制备了La,Ce,Nd,Sm,Eu,Gd,Dy微粒和纳米金,分别用La,Ce,Nd,Sm,Eu,Gd,Dy微粒替代部分的纳米金,研究了La-Au,Ce-Au,Nd-Au,Sm-Au,Eu-Au,Gd-Au,Dy-Au微粒分别对银染效果的影响及
天然脂肪球主要由甘油三酯构成,以不同大小的球状形式分泌而得。不同大小的脂肪球的球体和膜组成成分不同,从而影响了脂肪在乳中的存在形式和最终的乳品功能特性。然而,不同
尽管经典的分类方法支持向量机SVM在天文学领域广泛应用,但其只考虑类间的绝对间隔而忽略类内的分布性状,因而分类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鉴于此,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流形判别分
通过简单的化学还原法在室温条件下成功的合成了三元的Ag-Cu2O/RGO纳米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结合了Ag,Cu2O以及石墨烯三者的特性,表现出了很高的SERS活性.Cu2O/RGO具有一定表面增强能力,复合了Ag纳米粒子后,Ag-Cu2O/RGO纳米复合物对探针分子PATP的检测可以达到109mol·L-1,一方面由于石墨烯比表面积大并具有大π键结构对分子起到了很好的富集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Cu2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d ,p)基组水平上对吡啶‐水团簇(C5H5N)n(H2O)m(n=1~2,m=1~4)的可能构型进行全优化,得到了团簇的稳定结构;计算结果显示,在吡啶和水的二聚体中,稳定构型只有一
患者男,10岁,因全身多处疼痛1年余,左髋部疼痛伴活动障碍2个月入院.体检:头顶部可触及一约2cm×2cm颅骨缺损区,有压痛,压颈试验(+),肝、脾肋下未触及,两侧髂骨有压痛,左
胃脂肪瘤的影像学综合诊断(附5例报告)宋振龙①李洪福巩曰红刘玉元柴新李文元②余献曾③赵文龙④万洪强①赵香1材料和方法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33~75岁。5例均有上腹部不适,腹痛。呕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