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含量对激光选区熔化制备SiCP/AlSi10Mg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来源 :热加工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wen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技术分别制备了SiC颗粒含量15wt%、30wt%的SiCp/AlSi10Mg复合材料.研究了SLM工艺参数扫描速度对不同SiC颗粒含量的复合材料致密度、显微组织、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升高,两种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显微硬度均降低.同一工艺参数下,随SiC颗粒含量升高,基体中出现大量孔洞、裂纹、未熔颗粒等缺陷,导致致密度降低.激光功率490 W、铺粉层厚0.04 mm、扫描间距0.12 mm、扫描速度1000 mm/s的工艺参数下,SiC颗粒含量15wt%时,可达到最大相对密度96.2%,而增加SiC颗粒含量至30wt%,最大相对密度仅为90.2%.随着SiC颗粒含量的增加,基体中位错密度升高,导致显微硬度增大,最大显微硬度可达228.5 HV0.2,与SLM成形的未添加SiC颗粒AlSi10Mg显微硬度相比有明显升高.
其他文献
采用搅拌摩擦焊技术对2 mm厚Ti6Al4V钛合金和AZ31B镁合金进行连接,研究不同转速下接头的成形、界面组织和拉伸强度.结果表明,转速过低会导致Mg/Ti异种合金接头内部形成孔洞缺
为了研究DP590钢和AA6061-T6铝合金异种金属对接搅拌摩擦焊工艺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优化实际焊接时工艺参数的可选择范围,首先建立了异种金属对接搅拌摩擦焊搅拌头摩擦生热的
通过激光熔覆技术在Cr12MoV模具钢上原位制备了(Ti,Nb)C增强Ni45复合涂层,研究了(Ti,Nb)C对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
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法对7075铝合金三通阀多向加载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凹模圆角、坯料初始温度、加载速度、模具预热温度对成形过程和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适
通过激光熔覆技术,以Ti+B4C为原始粉末,在钛合金表面原位制备了TiC/TiB复合陶瓷涂层.基于响应面法,建立了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与陶瓷涂层几何特征和显微硬度之间的数学模型,研究
针对干片式多片盘式制动器支撑体高温材料特性问题,研究了温度对典型制动器结构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选取了38CrSi、30CrMnSiA、40CrA、1Cr13、35SiMn等典型制动器结构材料,对
以实验室自制的Cr2A1C粉末和铜粉为原材料,先将铜粉以较低的压制压力压制成坯块,再将Cr2AlC粉末与铜坯块以同一较高的成型压力压制成Cu-Cr2A1C层状复合材料,分别在不同的温度
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对新型铝合金建筑扣件试样进行了成形试验,并进行了耐磨损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 表明:随始锻温度、终锻温度的增加,扣件试样的磨损体积先减小
简要介绍了SAPH400热轧钢板的研制生产,并对开裂样件进行了缺陷分析.结果表明,钢板边部宏观“卷边”容易在后续变形时沿边部开裂.基体组织主要为贝氏体,降低了钢板的整体塑性
在缩短键合时间的前提下,为降低孔洞生成率,提高焊点力学强度,基于铟-锡-铜复合粉末的瞬态液相连接(TLP),制备了Cu/In-Sn-20Cu/Cu焊点,并研究了键合时间对该焊点显微组织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