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加快培育农业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负责人就《“十四五”农业农村国际合作规划》答记者问(一)

来源 :世界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chen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农村国际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为加快培育农业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农业农村部日前印发《“十四五”农业农村国际合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国际合作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方向.为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规划》,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有关负责人接受农民日报记者专访,就《规划》制定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不断涌现,在农业生产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而生态农业技术的采纳是缓解生态压力的前提基础.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TAM-TPB),利用湖北、湖南、安徽三省的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稻虾共作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的意愿主要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直接因素.②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农户采纳意愿有直
中国制造业体量虽大,但产业供应链自主可控性和安全性尚未达到我国制造强国的发展要求.本文以制造业供应链为对象,通过系统地界定影响制造业供应链稳定发展的因素,并基于问卷调查法采集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AMOS软件,构建数字化转型程度、信息共享程度、供应链韧性程度和外部环境因素4大潜变量及其观测变量的指标假设模型,研究制造业供应链稳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4大影响因素对制造业供应链稳定发展均有着正向的影响,而且根据路径的总影响效应可区分其影响力的大小.本文为制造业供应链稳定发展提供了微观证据,并期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酒店业如何通过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降本增效的绩效目标,是目前酒店业管理者和学者们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从J酒店成本控制和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阿米巴+TKR”降本增效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了通过构建和实施“阿米巴+TKR”降本增效模式来提升自身的总体经营目标的可行性和管理优势,从而进一步加强酒店业生存、创新发展的适应能力,以期为酒店业管理层提供一定的建议.
运用协同学理论和耦合模型,测算当前重庆跨境物流业与要素系统的协同发展程度,将有序度与容量耦合系数模型相融合构建协同度模型.结果表明:2010-2018年重庆跨境物流业与要素系统协同度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测算的综合序参量值、协调系数(0.99)与协同度(0.932)值高度一致,数据反映其协同程度从低度协同水平发展至极度协同(协同度值大于0.85)的耦合水平,并提出相关建议.
基于“大国小农”的国情,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是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着力点.虽然当前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存在老龄化、女性化和兼业化“三化”并重的锁定效应、耕地禀赋的刚性效应以及市场准入的壁垒效应,但重新审视小农户的生命活力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包容性可以发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之间存在相容性关系.进一步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衔接的关键在于建立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激励相容机制、社会网和利益网“双重”网络机制以及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机制.
本文围绕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十四五”规划精神,从落实政府会计改革、实现财务工作数字化转型、推进高校业财融合和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角度详细阐述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当前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对策.
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产业间协同发展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利用2008-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正向线性促进作用,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的影响具有非线性,且呈“倒U”型分布.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集聚作用东部和西部地区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表现出促进作用,而在西部地区呈现相反效果;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非线性关系只在东部、中部地
粮代处代表会见WF P助理执行干事rn2022 年2 月9 日,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大使广德福应约视频会见世界粮食计划署 (WFP)助理执行干事瓦莱丽?瓜涅里女士,就双方关切的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rn广德福感谢瓜涅里女士对中国与 WFP合作的关注和支持,表示中国改革开放40 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人均国民总收入从 1980 年的312 美元增加到 2019 年的 10207 美元,中国政府于 2020 年年底宣布已在现行标准下消除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尽管如此,正如《联合国可持
期刊
经过40 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中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新形势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国际形势,正确认识外部世界,精准制定国际战略.这就要求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区域进行深刻、全面地研究,开展区域国别研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需要 (钱乘旦,2021).
期刊
根据美国农业部2022 年2 月《世界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2021/2022 年度世界主要农产品供需预测结果简述如下.rn1 谷物rn2022 年2 月,世界谷物供需预测见表 1.rn2021/2022 年度世界谷物供应量将达35.82 亿吨,较2020/2021 年度估算值增加4964 万吨,比1 月预测值下调415 万吨 (图 1).rn2021/2022 年度世界谷物产量将达27.84 亿吨,较2020/2021 年度估算值增加6698 万吨,比1 月预测值下调444 万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