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良性血管异常性疾病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r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良性血管异常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使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Vbeam血管激光治疗仪)治疗479例皮肤良性血管异常性疾病,其中血管瘤267例,微静脉畸形132例,毛细血管扩张症24例、蜘蛛痣45例,血管角皮瘤11例,根据不同的病变选择相应的参数进行治疗。结果: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良性血管异常性疾病的有效率分别为血管瘤92.1%、微静脉畸形79.5%、毛细血管扩张症95.8%、蜘蛛痣100%、血管性角皮瘤90.9%。12例(2.5%)患者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 无1例发生瘢痕。结论: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良性血管异常性疾病安全、有效。
  [关键词]脉冲染料激光;血管异常性疾病;良性;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5)19-0038-03
  The effects of 595nm pulsed dye laser in the treatment of cutaneous benign vascular abnormalities
  MU Yun-zhu,ZHANG Zheng-zhong,ZHANG Hao,LI Shu,XIONG Xin-cai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 637000,Sichuan,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595nm pulsed dye laser in the treatment of cutaneous benign vascular abnormalities. Methods 479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595nm pulsed dye laser,including 267 cases of strawberry hemangioma,132 cases of nevus flammeus,24 cases of telangiectasis,45 cases of spider angioma and 11 cases of angiokeratoma.Different therapeutic parameters were adop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isease type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strawberry hemangioma,nevus flammeus,telangiectasis, spider angioma and angiokeratoma were 92.1%,79.5%,95.8%,100%and 90.9%,respectively.Only 12 cases(2.5%)had temporary pigmentation. No scar happened. Conclusion It is effective and safety for 595 nm pulsed dye laser therapy on the cutaneous benign vascular abnormalities.
  Key words:pulsed dye laser;vascular abnormalities
  皮肤良性血管异常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传统的治疗以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局部封闭治疗等为主,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大,并发症多,易形成瘢痕。2011年10月-2014年10月,笔者科室采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良性血管异常性疾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479例患者均来自笔者科室门诊,其中血管瘤267例,微静脉畸形132例,毛细血管扩张症24例、蜘蛛痣45例,血管角皮瘤11例。男211例,女268例,年龄30d~46岁,平均年龄为16.8岁,病程30d~40年,平均5.6年。皮损分布:头面部及颈部455例,躯干部18例,四肢6例。
  1.2 仪器设备
  Vbeam血管激光治疗仪(美国CANDELA公司),波长595nm,脉宽0.45~40ms,能量密度5.0~25.0 J/cm2 ,光斑为7mm、10 mm和3×10mm,DCD(动态冷却系统)喷射/间隔时间为:20/10ms,20/20ms。
  1.3 治疗方法
  治疗前签署激光手术同意书,清洁患处皮肤,常规照相存档。对疼痛敏感者使用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外用30min后洗净,消毒皮损区,佩戴金属眼罩。术者持激光治疗手柄头垂直对准治疗部位进行照射,光斑重叠部分不超过10%。治疗参数设置:血管瘤为脉宽1.5~3ms、能量密度7.5~12.0J/cm2,重复照射2~3次;微静脉畸形为脉宽1.5ms、能量密度7.5~10.0J/cm2;毛细血管扩张症为脉宽6ms、能量密度7.5~12.0J/cm2;蜘蛛痣及血管角皮瘤为脉宽1.5ms、能量密度7.5~12.0J/cm2。治疗终点分别为:血管瘤为即刻紫癜或萎缩;微静脉畸形为即刻紫癜,颜色变淡;毛细血管扩张为红斑水肿,血管变灰或消失;蜘蛛痣及血管角皮瘤为颜色变灰。根据治疗反应调整能量密度和相关参数,如:皮损反应不明显,可重复治疗1次。术后给予冰袋冰敷20~30min,局部外用夫西地酸乳膏。术后1周内避免沾水及搔抓,待痂壳自然脱落后外搽重组牛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溶液,注意防晒。治疗间隔1~2个月。   1.4 疗效判定及标准[1]
  根据术前、术后照片对比及医患双方评价来判定疗效。痊愈:皮损完全消退或面积消退95%以上;显效:皮损面积大部分消退60%~94%,颜色明显变淡;有效:皮损面积消退30%~59%,颜色变淡;无效:皮损面积消退<30%或颜色无明显变化,下降指数≤0。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见表1。
  479例皮肤良性血管异常性疾病患者经595nm染料激光治疗后、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症、蜘蛛痣及血管角皮瘤四种疾病疗效好,有效率高达90%以上,微静脉畸形为79.5%。与国内徐纪,赵莎等报道基本一致[2-3]。治疗次数以微静脉畸形与血管瘤最多,平均达5次以上,极少数患者1次治疗即达较好疗效。血管角皮瘤治疗次数达3次以上,而毛细血管扩张症及蜘蛛痣治疗次数较少,一般为2~3次。
  2.2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患者有轻微疼痛感,但均能耐受,术后患处有不同程度的红肿及灼痛感。少数患者有暂时性紫癜出现,1周后消退。有12例(2.5%)患者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半年内基本自然消退,无1例瘢痕发生。
  3 讨论
  皮肤良性血管异常性疾病,如:血管瘤,蜘蛛痣,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角皮瘤等的病理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的扩张,内皮细胞的增生,而微静脉畸形主要表现为皮肤微静脉畸形。对于这些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脉冲染料激光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是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于血红蛋白,使靶血管达到有效凝固[4],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多为出生时即发生,好发于头面部,半岁内发展迅速,但大部分可在学龄前自然消退,故目前对婴幼儿血管瘤是否积极干预在治疗上还存在不少争议。Kessels等[5]认为对于半岁以内的患儿,结合美观角度考虑,脉冲染料激光仅作为浅表性血管瘤可选的一个治疗手段而不是必须的,但对年龄稍大、未消退完全的血管瘤患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治疗方法。而Smolinski等[6]则认为早期干预治疗比等待自然消退更为合理。Jinnin等[7]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的表达可能在血管瘤消退中起重要作用。笔者治疗的267例血管瘤患儿,治疗前均已告知其家长有自然消退的可能后入选,脉宽选择1.5ms,能量9~14J/cm2,光斑为7mm,治疗中发现年龄越小,病变越早,瘤体较表浅的患儿疗效越好,但治疗次数所需较多,如在激光治疗过程中仍出现快速生长的需加上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与国内晏丹[8],赵莎等[3]所做的报道较一致。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在治疗参数的选择上不宜操之过急,不要选用过高的能量,否则容易出现色素脱失或萎缩性瘢痕。
  毛细血管扩张症也是影响美观的一个常见疾病,主要为颜面部和酒渣鼻性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也是一种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类疾病,脉冲染料激光通过可调脉宽作用于不同管径的血管,使扩张的毛细血管破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治疗过程中可出现局部肿胀和紫癜,但均可自然消退。毛细血管扩张症总有效率达到95.8%,蜘蛛痣达到100%,和国内相关报道基本一致[2,9]。有3例肤色较深的患者出现术后色素沉着,嘱患者防晒,3~6个月后均自然消退。酒渣鼻性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要低于颜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可能与一般病程较长,增生血管管径较宽较厚,影响因素较多有关,需配合药物治疗。
  微静脉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真皮血管异常性疾病,其病因不清,染料激光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通过调节脉宽,能量密度,治疗次数等能使不同管径大小的血管达到有效的凝固[10]。治疗时脉宽根据血管深浅及管径选择1.5ms及3ms,能量选择10~14J/cm2,间隔时间为4~6周,总有效率达79.5%。2例伴有增生的微静脉畸形疗效差,治疗3次无效后放弃治疗。颈部和下颏处的微静脉畸形疗效最好,一般治疗1~3次就能达到较高的清除率,其中2例女性青少年患者颈部的微静脉畸形仅1次治疗就达到完全清除,可能与颈部皮肤较薄,血管较细相关。而面中线的疗效较差,可能与中部血管有双侧血管交汇有关。颜色以鲜红色和紫红色疗效较好,粉红色疗效较差。治疗中发现儿童微静脉畸形疗效高于成人,4次以上的有效率可达83.2%,与国内李丽等[11]的报道基本一致。可能与儿童患者病程较短,皮损较浅,血管较细,激光更能精准达到作用部位使能量更好地传递,对病变血管进行足够的热破坏有关。而成人微静脉畸形随年龄增长,皮损内血管一般更粗,血管壁更厚,深度更深,激光穿透性和能量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血管角皮瘤又称血管角化瘤,是一种以真皮上部毛细血管扩张和表皮过度角化为特征的疾病。本治疗中的患者均为肢端血管角皮瘤,有效率达90%以上,略低于国内徐纪等[2]的报道,所需治疗次数较多,与其报道一致,可能与表皮增厚有关。
  临床上,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有疼痛、水肿、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及瘢痕形成等[12]。本研究中有2.5%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能与其所配备的动态冷却系统能在每次激光脉冲前几毫秒将致冷剂喷射至皮肤表面,达到冷却表皮的作用,使得在激光治疗时能精确保护表皮,降低黑素对能量的吸收,减少对皮肤的损伤有关[13]。此外,个体化的治疗是很有必要的,根据患者年龄、皮肤类型、皮损部位、深度及对激光的反应来调节治疗参数,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术后配合使用抗生素软膏及生长因子的方式也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少部分皮损较厚的患者经多次治疗疗效均较差,可能与脉冲染料激光的作用深度只能达到约2mm有关,有学者报道可联合长脉冲1 064nmYAG激光治疗增厚型微静脉畸形,可取得较好疗效[14]。 综上所述,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良性血管异常性疾病安全有效,对于部分增厚或结节型可联合其它激光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盛秀,杨春俊,杨森,等.595 nm可调脉宽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不良反应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11):661-662.   [2]徐纪,常越,邢新,等.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1,22(2):87-90.
  [3]赵莎,周怡新,张静.595nm可调脉宽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683例临床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5):949-950.
  [4]Laube S,Taibjee S,Lanigan SW. Treatment of resistant port wine stains with the Vbeam pulsed dye laser [J].Lasers Surg Med,2003,33(5):282-287.
  [5]Kessels JP,Hamers ET,Ostertag JU. Superficial Hemangioma:Pulsed Dye Laser Versus wait-and-See[J].Dermatol Surg,2013,39(3):414-421.
  [6]Smolinski KN,Yan AC.Hemagiomas of infancy:Clin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J].Clin Pediatr,2005,44(9):747-766.
  [7]Jinnin M,Ishihara T,Boye E,et al.Recent progress in studies of infantile hemangioma[J].J Dermatol,2010,37:939-955.
  [8]晏丹,黄泽春,余涵,等.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150 例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2):233-235.
  [9]樊昕,刘崇,王聪敏,等.595nm可调染料激光与强脉冲光治疗毛细血管扩张[J].中国美容医学,2010,11(11):1656-1659.
  [10]Aldanondo I,Boixeda P,Fernandez-Lorente M,et a1.Selectivity of photothermolysis in the treatment of port wine stains using multiple pulses with a pulsed dye laser[J]. Actas Dermo-sifiliograficas,2008,9(7):546-554.
  [11]李丽,徐子刚,孙玉娟,等.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儿童皮肤微静脉畸形疗效分析[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1,4(4):200-202.
  [12]Wlotzke U,Hohenleutner U,Abdelraheem TA,et a1.Side-effects and complications of flashlamp-pumped pulsed dye laser therapy of port-wine stains[J].Br J Dermatol,1996,134:475-480.
  [13]Bemstein EF.Treatment of a resistant port-wine stain with the1.5 msec pulse duration, tunable,pulsed dye laser[J].Dermatol Surg,2000,26:1007-1009.
  [14]王竞,刘斌,王艳春,等.长脉冲1 064nm Gentle YAG激光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增厚型微静脉畸形回顾性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1):1665-1667.
  [收稿日期]2015-09-25 [修回日期]2015-10-12
  编辑/李阳利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评估诺华敏治疗超声洁牙后牙本质过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超声洁治后出现牙本质敏感患者258颗非龋坏患牙随机分为研究组(n=132)和对照组(n=126),分别采用诺华敏健齿膏及不含脱敏剂的普通牙膏进行脱敏处理,观察抛光后即刻、1个月、3个月的脱敏效果。采用触压及空气喷吹法检测患者牙本质的敏感程度,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值。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中面部年轻化手术方法。方法:对35例中面部老化者应用下睑缘外入路切口,眶脂肪酌情切除及下眶缘释放重置、眶隔加固、眼轮匝肌限制韧带松解及眼轮匝肌肌皮瓣悬吊等方法行睑袋、泪槽畸形、鼻唇沟畸形整复。结果:随访6个月~2年,35例中面部老化患者经上述手术达到良好的效果。结论:下睑眼轮匝肌肌皮瓣悬吊可提高睑缘入路中面部年轻化手术效果。  [关键词]眼轮匝肌;肌皮瓣;中面部;年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成人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后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评分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时的心理疏导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在正畸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对68例的成人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患者,108例个别正常牙合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前成人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患者在E分量表上的评分低于个别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隆乳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腰腹部或大腿脂肪颗粒,处理后将脂肪颗粒移植于胸大肌、乳腺后及皮下进行隆乳,6个月内进行第二次移植。术后随访12个月,通过对比术前及术后胸围,进行手术效果评估。结果:经过两次脂肪颗粒移植,所有患者无明显手术并发症,胸围平均增加4.2cm,隆乳效果确实有效。结论:自体颗粒脂肪隆乳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二次手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广泛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美容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科室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135眼翼状胬肉,采用翼状胬肉广泛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观察1~2年。结果:127眼与正常眼球外观无差异,结膜无充血增厚,手术创面平整光滑。仅8眼出现结膜轻度充血及结膜瘢痕形成,但未见胬肉复发者。结论:翼状胬肉广泛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能有效降低
期刊
[摘要]汗腺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重要的附属器,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面积重度烧创伤患者因其皮肤均为增生性瘢痕修复,大部分汗腺结构被破坏且无法再生,失去了通过汗液蒸发来调控体温这一基本功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方法,并获得了一定疗效。文章首先借助于前言文献研究,介绍汗腺细胞的基本形态,功能等;其次,探究相关干细胞向汗腺细胞的分化进展研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腋臭小切口位置的优缺点,以改善小切口治疗腋臭中切口愈合的条件。方法:对2008年3月-2014年3月间就医的53例腋臭患者,在腋部外侧非毛区选一小切口,腋臭空心刮匙刮除大汗腺,破坏其导管,手术后加压止血并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结果:53例效果均满意,切口愈合理想。1年内回访效果确切,肩部活动不受限。结论:采用远距离小切口明显降低感染机会,提高切口美观度,且治疗腋臭效果无影响,手术操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小切口去脂与连续埋线并用的重睑成形术整形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76例不对称双眼皮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切开法的整形修复手术,观察组采取小切口去脂与连续埋线并用的重睑成形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整形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97.4%)显著高于对照组(92.1%),两组重睑效果也具有明显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双微切口皮下修剪联合搔刮治疗腋臭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腋窝后壁做2个约1cm的微小切口,自腋浅筋膜浅层游离皮瓣后紧贴皮下修剪至可见毛囊深度,联合使用腋臭刮匙交叉搔刮皮下。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共治疗288例腋臭患者。结果:259例患者双侧Ⅰ期愈合,切口瘢痕微小。26例(42侧,占7.3%)术后表皮糜烂,3例术后第1天出现单侧血肿(占0.5%),无感染及皮肤全层坏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耳廓外伤的临床急诊处理方法和美容修复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36例耳廓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为严重耳廓外伤或耳廓继发畸形,临床根据患者实际伤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急诊处理方法和美容修复措施。结果:36例患者经急诊处理和美容修复后均疗效满意,伤口或创面均Ⅰ期愈合,外观恢复较好,无明显变形或瘢痕形态;其中清创后行直接缝合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