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几个问题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k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被列为全国大学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精心设计,使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效果凸显,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亦发现诸多困惑和难题。所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必须具有自觉的问题意识、清晰的辨识理路、多维的思维触角和处理好若干关系。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问题
  1前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开设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6号文件和中宣部、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新方案的精神,通过首轮“纲要”课程的讲授,我们发现,在该课程的教学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2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几个问题
  2.1关于“纲要”课程的定位问题
  “纲要”教材中关于中国近现代史概念的定位是: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的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很显然,教材中关于“中国近现代史”概念的定位与过去传统的历史划分方法有所区别,教师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并在教学中对之有所阐述。
  “纲要”课程在教学目的、任务上的定位为:通过“纲要”课程的学习,指导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进程及其内在规律,了解国情、国史,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教学目的、任务的定位上我们也应认识到,“纲要”课程绝不等同于学生以前接触过的历史课程,而是一门完全意义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意识形态功能较强。这也是我们在讲授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2.2关于“纲要”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问题
  以学生为本,一要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只有思想教育内容满足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并经由各种教育渠道进入大学生主体视野,才能促进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接受它和践行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内在需要,然后根据其内在心理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学,因势利导,使其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在受教育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二要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大学生非常关注自身的发展问题,只有让他们感觉到思想教育对其个人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他们才能够乐于接受教育,这也正是我们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着力点。三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必须将作用于大学生身上的由教育引发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动力。这种转化,不能仅仅依靠教育者的教学,还必须依靠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實施思想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开展积极的自我教育,要触及大学生更深层的心理层面,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思想教育的实效性。鉴于以上考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广泛发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要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参与制作教学课件、教学短片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关于“纲要”课程的实践性教学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与法制观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对此,人们在认识上并不存在多大的分岐,但对实践教学的具体理解和实际把握却不尽一致,甚至存在根本性的分歧。多数人认为,实践教学就是课外教学、校外教学,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实施实践教学就是要组织和带领学生离开课堂,走出校门,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校外见习或实习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
  3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3.1如何与中学历史课衔接
  就一般情况而言,高校学生在中小学期间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历史课程,对中国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已有较多的了解。但是大学历史学什么和怎样学与中学历史课衔接是一个问题。
  我们最初想得比较简单,认为只要借鉴高校历史专业课知识,以前人研究近现代史提供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主要线索为依据,增加知识和理论分析的深度就可以了。但出乎意料的是,讲过几节后学生普遍反映授课没有新意。所以,确定大学历史课学什么,区别大学与中学学习历史不同在什么地方,处理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衔接,就成为实现这门课教学目的并取得教育教学实效的重要问题。
  3.2如何处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学的关系
  对于处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学的关系,有人建议由于二者重合地方较多,历史课可以着重讲前面,即新中国成立之前部分多讲些,后面少讲些。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搞清楚:大学历史课和理论课虽然都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二者的性质和讲法是不同的。历史课以学习历史的方式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的能力,从历史文化中吸取资源,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理论课则以学习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加深理解现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从思想理论中吸取资源,以达到教育目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活动,应在弄清课程定位的前提下,把握基本线索,以学生为本,密切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动机,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体现了现代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型综合能力培养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刘远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参与式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199-200.
  [2]范连生,FANLian-sheng.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讨式教学的几个问题[J].凯里学院学报,2016,34(1):151-154.
  [3]宋进.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75-78.
  [4]朱志敏.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研究,2007,V(5):61-66.
  [5]马慧吉,李向勇.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11(2):77-78.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不再是封闭的知识灌输中心,不再是单纯的知识递延,而是折射出“活力学习”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精彩纷呈。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活;兴趣培养;探讨  数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让人的身心都得到美的享受。但如何让学生理解到这一点,并让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数学呢?这对我们的老师提出了
摘要 针对隧道项目的制作,探讨该项目各环节的尺寸控制问题。  关键词 隧道 尺寸控制 误差 定位  1、前言  随着公司钢结构市场的不断拓展,承接的新型项目越来越多。2012年5月澳大利亚力拓CarDumper隧道项目正式开工,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结构样式。因内部需安装矿石传送带等设施,业主对其装配精度有着很高的要求,远远超出了一般钢结构项目。因此,采用何种制作工艺,以及如何控制产品尺寸就
摘 要:在高校教学体系中,音乐教学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当前已经不能满足音乐教学的实际需求。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对音乐教学的质量以及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如何提高高校音乐教学水平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点关注课题。本研究就对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在各教育阶段的不断渗透,音乐教育
目的:分析高压注射造影剂静脉渗漏的原因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接受压静脉注射时发生造影剂渗漏的患者,分析造影剂渗漏原
摘要:传统蜡染与刺绣均属于贵州省民间美术,但各自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两者相对而言,刺绣作品色彩丰富,蜡染作品色彩淳朴、雅致,各具有独特的视觉美感。如果将两者的艺术特征通过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等形式进行融合,必将从视觉艺术、触感等方面给人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本文主要从两者的艺术特征及两者可如何进行融合的初探路径及设计运用等进行分析,尝试找到两种民间文化艺术的可融合创新之处。  关键词:蜡染 刺绣 艺术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一位匠心独具的诗人,心智敏锐的文学批评家,在美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同时也是颇受争议的作家。他的文学批评理论、诗歌和短篇小说对美国民族
“老师,为什么母鸡飞不高呢?”  还来不及仔细想,另一个孩子便脱口而出:“因为母鸡太胖了!”  我摇摇头,滔滔不绝地解释起来:“不是因为母鸡太胖了,而是因为它的翅膀退化了……”  “好,现在你们说说,母鸡为什么飞不高呀?”  “因为它的翅膀退化了。”孩子们异口同声。  我暗自欣喜——他们都明白了。  于是,我又问了那个说母鸡太胖了的孩子:“母鸡为什么飞不高?”  “因为母鸡的翅膀……”他想了想说:
期刊
摘 要:数学家波利亚说:“数学可以看作是一门证明的科学,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完成了数学理论,用最终形式表示出来,像是仅仅由证明构成的纯粹证明性。严格的数学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基础,而数学结论的得出及其证明过程是靠合情推理才得以发现的。”教学大纲指出:中学数学教学强调的是推理的严谨性。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它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创新意
为了真正实施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张扬个性,释放生命精彩,秉承南师附中优良传统,我校在初一年级开足开齐必修课的同时,积极
摘要:由于建筑物的不断升高,出于人防要求和配套设施要求,地下室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地下室的防水施工一直是施工的一个难点,地下工程的渗漏始终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使用效果。本文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地下室施工技术进行阐述。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渗漏;防水卷材  近年来,由于某些地下结构防水工程质量较差,导致地下室漏水事件时有发生地下室漏水不仅给居民生活的居住环境造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