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存理论的含铬渣黏度预测模型

来源 :钢铁研究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bour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熔渣黏度对冶金过程尤为重要。为预测含铬渣黏度,基于炉渣离子与分子共存理论,结合课题组测试得到的系列含铬渣黏度数据,建立含铬渣黏度与温度和结构单元之间的预测模型。模型计算的黏度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通过模型,有助于在较大的适用范围内预测含铬渣黏度。模型能够计算含铬渣黏度的大小,考察黏度受温度和组分影响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碱度和MgO质量分数的增加,黏度降低。随着Cr2O3和Al2O3质量分数的增加,黏度升高。相比于高温情况下,低温下组分对黏度的影响程度更大。
其他文献
海事系统船艇船员心理卫生健康状况关系到海巡艇建设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是目前船艇建设的一项核心指标。作为基层海巡船艇工作人员,笔者通过SCL-90心理测
接地线电流超标是110kV高压电力电缆中少见的异常情况,出现接地线电流超标以后,一方面会降低电缆的输送容量,另一方面又会对电缆的安全产生不良影响。鉴于此,本文将首先对高
根据昆仑山北坡克里雅河上游海拔2750m的一处台地的风尘沉积剖面KMA,利用沉积物粒度、总有机质含量(TOM)、碳酸盐含量和部分孢粉记录重建了当地近5000年的环境变化历史。研究
古代东方文化属于一种为生物本能性生存而必须寻求群体归属的心理需求的生命哲学,其典型模态为个人权利必须附着在群体意志中,是一种与分存原则截然相反的共存社会结构模式。
阐述高压单芯电力电缆金属护层感应电压的形成及危害,结合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介绍金属护层感应电压的计算,分析对比接地方式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供工程设计
目前我们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而将信息化融入职业教育的过程是十分有必要的。当前信息化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融入还不够深入,同时其质量保障体系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对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敏感,心理往往变得脆弱。这类人群中的驾驶员,若自我调节能力差,开车遇到道路交通拥堵,通行时间延长,就容易患上"路怒症",成为"路怒族"。
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的定位问题,有一点已经有了共识,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一套不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具体到如何定位,则见解纷呈,各执一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众多的
目的了解北流市乡村医护人员对脑卒中二级预防知识掌握情况。方法从北流市23个乡卫生院、637个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中抽取401人,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医护人员对脑卒中二
介绍了一起因电缆接地而引起的事故,进而对单芯高压电力电缆接地方式进行了研究。针对电缆一端接地,给出并计算了各种排列方式下的感应电压,并提出了电缆接地方式建议;针对单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