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升小型经营性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工作探析

来源 :消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j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各个行业领域都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防安全隐患,尤其是小型经营性场所,如小超市、小饭馆、小娱乐场所等等,这些小型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群死群伤,小火亡人风险非常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为此,本文分析了小型经营性场所火灾事故的特点及当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提升小型生产经营性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型经营性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小型经营场所具有分布分散、规模小、场所内住人等特点,有关部门在进行安全监管工作时比较困难,再加上场所经营者缺乏消防安全意识,逃生自救能力水平低,不注重對消防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私拉乱接电线,场所内违规住人现象普遍,存在的火灾隐患风险突出,导致火灾时常发生。近年来,全国因为小型经营性场所发生火灾导致较大以上亡人的情况突出,因此,提升小型经营性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是目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小型经营性场所火灾事故特点
  小型经营性场所发生火灾具有死亡率高的特点。在我国,所有地区经营性场所发生的每起火灾死亡人数平均为0.0046人/次,而小型经营性场所死亡人数平均为0.052人/次,可见,小型经营性场所火灾死亡人数的平均值明显比其他场所的平均值高。此外,小型经营性场所火灾事故还具有另一个特点:电气火灾明显。由于小型经营性场所点多面广,广泛分布在城市沿街道路、城乡接合部、乡镇集市,大多属于小本经营,没有较为完善及有效的管理,电气线路老化,使用不合格的电器产品和大功率用电设备,导致电气火灾高发多发。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电气火灾数量在总火灾数量中占比30%,而小型经营性场所发生电气火灾的数量占总火灾数量的42%,可以看出小型经营性场所发生电气火灾的平均值高于所有地区的火灾发生的总值。
  二、当前小型经营性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
  小型经营性场所主要分布在区县道路两侧、城乡接合处,数量多、个体间的差异性也非常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相关规定,消防部门主要监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仅靠现有的消防监督人员来面对数量巨大的小场所,无法实现有效监管。由于机制体制因素影响,行业部门消防安全监管职责并未有效履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于本行业的工作开展积极负责,对于消防工作往往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此外,基层街道乡镇大多不设置专门的消防机构,消防工作一般由乡镇网格员兼职,而网格员往往是身兼数职,加上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限制,消防安全监管专业化水平较低,导致不愿管、不会管情况普遍,消防管理责任无从落实。
  (二)经营者消防安全意识不强
  经营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也是造成火灾及损失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消防安全宣传培训教育工作效果不好,大多公民都缺乏理应具备的消防安全知识。相关调查表明,近八成亡人火灾事故是人员未掌握逃生技能造成的。由于没有应有的消防安全常识,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经营区域违规住人、违规使用电气设备、违规用火、在门面或楼梯间违规给电动车充电、室内堆放大量易燃可燃物等情况,极易导致火灾发生。
  (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近年来,虽然大多地区都在消防设施方面有了较大的投入,但整体看来,滞后现象还是比较明显。首先,基层街道乡镇消防队站建设比较滞后。许多消防站点在建设中都会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审批周期较长、项目多、程序复杂等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发达城市,用地稀缺,在规划调整时遇到了许多困难,导致小场所火灾发生后,专业消防不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置,贻误救援最佳时机。其次,消防水源的建设比较滞后。
  三、提升小型经营性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体系
  首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树立强烈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定期分析本地消防安全的形势,充分掌握不同时期消防工作的特点,积极探索防范风险及弥补不足之处的措施,不能因为不必要的疏忽造成火灾事故。其次,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提升消防管理水平。相关统计结果表明,95%的特大火灾都在社会单位发生。也就是说,只有社会单位落实相关责任,不断提升消防管理水平,才能够有效控制重特大火灾。最后,相关部门要对消防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对经营人员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进行检查,实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
  各行业部门在运行中都要加强消防宣传培训教育。笔者提出了几点具体措施:每年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强化从业人员及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教育部门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相关的宣传工作,并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工作;广播电视部门要求新闻媒体注重消防安全提示,对全社会开展消防教育工作。
  (二)提升小型经营性场所管理水平
  要想提升小型经营性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首要做的就是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具体而言,加强小型经营性场所建筑以及消防安全事项的审批工作,如有不符合相关法定条件的场所,不得颁发相关许可证,或禁止开办经营活动。如果取得批准的单位,在经营过程中没有积极落实消防工作应当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理。此外,加强消防产品质量源头把控,对生产、销售伪劣消防产品的场所,要依法查处。安排相关人员对小型经营性场所开展排查整治,重点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违规住人等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管理意见。对于多次拒不整改的场所经营者加大处罚程度,从而形成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三)加强消防救援力量体系建设
  加强兼职消防队的建设,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小型经营性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能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控制火势,避免火势进一步扩张。首先,可以组建义务消防队,成员应由小型经营性场所的经营者组建,他们长期居住,并了解该建筑结构,如果发生火灾,他们能够及时地扑救火灾,控制火灾的范围和危害程度。这一过程中还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积极落实责任制。第二,制定消防技能训练计划与执勤计划,完善训练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第三,经营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消防救援技能。第四,相关部门应当不断改进完善关于兼职消防人员激励机制,激励更多居民参加兼职消防员团队。第五,加大消防宣传力度,不断拓宽兼职消防队伍。
  其次,还要加强城市消防站建设,根据城镇发展速度积极开展消防站建设工作,这一过程要确保功能设施的完善程度,争取建设工作一步到位;对于已规划的设施,要落实相关经费;城市用地紧张的,有关部门可以建设小型的消防站,以此实现消防站全覆盖的目的。
  (四)积极推进小型经营性场所技术改造
  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引进现代科技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广运用消防远程监控、物联网技术、电气火灾监测等现代科学技术,在小型经营性场所推广安装独立式烟雾报警装置,在住宿区域开展逃生□或逃生窗户,配备逃生软梯、防毒面罩等逃生自救装置,设置防火防烟分隔,将经营区域与住人区域进行物理分隔,为逃生争取时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许多小型经营性场所都存在监管难、数量多以及安全隐患大的问题,所以出现火灾事故的概率非常高,并且据相关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消防设施不充足、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等等,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就需要相关部门及经营者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以此来确保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兴武.浅谈如何有效加强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J].中国高新区,2018 (06):252.
  [2]蔡苍岑.小型家庭旅馆消防安全防火对策[J】.科学与财富,2017(3):113-113.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进步,高层建筑得到迅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日益普遍。随着建筑高度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底板厚度越来越厚,在工程施工中,底板由于温度应力极易产生裂缝。这些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文京  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式、交互化发展驱动了新一轮商业创新,让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或创建数智企业,重构企业发展力。今天,CIO以及CIO带领的团队在企业里的价值比上一轮企业信息化时更大,并走到了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变革的最前沿,应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去驱动业务创新,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创新。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天文  外部环境的极速变化(
摘要:随着我国各方面行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很多安全隐患也被暴露,尤其是火灾事故,在人们的生活中愈发常见。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中,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在各方面都进入领先地位,不单是为大家带来了信息分享便捷的方式,还可以更好地为消防监督工作人员服务,只要将信息技术科学与消防监督系统工作最优化结合,就可以让消防监督系统工作得到质的发展。火灾事故的发生是一件严峻的事情,不仅仅会带给人们悲痛的
摘要:大型商业综合体自身拥有人口流动量大、人员密集等特征,所以为消防监督工作增加了困难。伴随着人们对消防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大型商业场所的安全提高重视程度。就目前来看,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过程中还潜在很多的消防隐患,导致消防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若不能做好监督工作,就会提升火灾事故的发生率,为人们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期间,需要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增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消防能
近年来,我国一些装修公司被曝出使用有毒油漆和家具的情况。在检测建筑内部装修质量时,发现有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对居民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在全球变暖和北极冰山融化之后,我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迎来新的变化,农业、工业深度数字化转型窗口机遇期已打开,亟待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科技能力,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为此,我国应从体制机制、技术能力、多主体参与等角度持续突破,获得先发优势。  一个新变化:“产业数字化”迎来新机遇期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的《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指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以中美两国为主要驱动力,但总体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动车逐渐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不仅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对保护环境缓解交通压力也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电动车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具有较多火灾安全隐患,近些年来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中看到电动车在充电和行驶过程中经常发生火灾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对此本文做了深入分析,首先介绍了电动车概况,其次分析
近年来,建筑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得到了多种先进施工技术的支撑,人工挖孔桩便是其中之一。该技术具有污染小、操作简便、施工成本低等优良特性,受到了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发展进程报告(2019年)》(以下简称《报告》)。在数字经济方面,《报告》指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这是对2019年数字经济形势进行客观梳理的总结。  事实上,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冲击的大背景下,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不仅在抗击疫情和恢复
超高层建筑是当前人们所推崇的最具时代性特点的建筑,其主体结构较为特别,且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建筑企业的相关施工人员需要结合该建筑相应的施工特点,做好关键性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