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问题浅谈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n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调查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Micro Scan Walk Away40型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分离出122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其药物敏感度依次为亚胺培南95.4%,左旋氧氟沙星48.4%,阿米卡星47.8%,头孢吡肟44.8%,哌拉西林43.7,头孢他啶41.4%,氨曲南32.8%,庆大霉素32.6%,妥布霉素32.2%和头孢曲松14.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酰脲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保持较高敏感性。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鉴定;药物敏感性;测定;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种,可引起人体内各部位感染。该菌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所有的抗菌药物在延长治疗的过程中均可产生耐药。所以,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并及时了解其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2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藥性,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2011年1月~2012年6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22株铜绿假单胞菌。
  1.2 仪器及试剂:德国西门子公司Micro Scan Walk Away40型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试;试剂由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pics Inc提供的革兰氏阳性菌鉴定及药敏板。
  1.3 质量控制标准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25922。
  1.4 方法:
  1.4.1 分离菌株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送检的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选取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的革兰阴性杆菌,测得氧化酶实验阳性患者,做菌种鉴定。
  1.4.2菌种鉴定和药敏测试按SENSITIRE操作手册对选取的菌落,上机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以确认铜绿假单胞菌。对鉴定值较低的菌株补充传统生化实验。药物敏感性由计算机自动分析系统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制定的MIC折点确认是否耐药。
  1.4.3 分析方法:122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推荐的SAMS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 2011年1月~2012年6月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22株铜绿假单胞菌在各种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率,其中痰液98株(80.4%)、咽拭子16株(13.1%)、分泌物8株(6.5%)。
  2.2 12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抗菌药物体外敏感试验结果显示14种抗菌药物活性较好的是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吡肟;耐药率较高的是头孢曲松,庆大霉素,氨曲南
  3结论
  讨论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近些年来国内外报道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又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多见,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导致严重的后果。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分离的122株铜绿假单胞菌在各种临床送检标本中以呼吸道标本占首位(痰液80.4%,咽拭子13.1%)。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比较复杂,有β-内酰胺酶、青霉素结合蛋白酶(PBPS)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细胞的外膜主动外排系统的表达、外膜蛋白的改变致通透性下降等,带有耐药颗粒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大量存在,是造成铜绿假单胞耐药菌株逐年增高的主要原因。
  为提高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延长抗生素使用寿命和合理使用抗生素,临床医生应按规范积极送检感染标本。同时,加强药敏感性监测可以弥补由于细菌报告不能及时得道的缺陷,在长期的耐药监测数据中总结出本院及院内各病区主要致病菌的耐药规律,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对降低细菌耐药率、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彬、王辉、朱玉珏等.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分析.中华结合和呼吸杂志,2004,27(1):31~35
  [2] 漆嘉梨、张莉萍、陈玲. 铜绿假单胞菌2005年~2008年我院感染患者的各类标本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2009,9:57~58
  [3] 曾清华、乐永宏、温桂兰.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分布探讨[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43:29~3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在老年病房患者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42例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单纯接受常规病房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病房管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管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常规组共16例患者对管理质量满意,管理满意度为80%,研究组共21例患者对管理质量满意,满意度为95.45%,两组
期刊
跌倒是住院患者意外受伤的主要原因,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威胁甚大,给家庭、医院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预防住院患者跌倒是护理人员探索的新课题。特别在神经内科、精神科、脑血管病病人由于体质差,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步态不稳、平衡功能下降以及使用镇静、降压、降糖、脱水药等病人居多易发生跌倒【1】。在实践中对这些病人,防止患者跌倒比治疗跌倒更重要。而在精神科由于住院患者结构的复杂性、认知意识障碍、
期刊
摘要:通过对新护士的带教工作使之护理队伍不断成长。护理事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优秀的传承在临床工作中发扬光大。  关键词:护士塑形;慎独;发散思维;有效沟通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工作的决策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沟通、处理能力,是检验合格护士的几个重要标准。新护士上岗,是迈入护理队伍从事护理生涯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分析总结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有质量监控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环境因素和患者因素。结论:通过对护理安全隐患的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最大限度降低护理安全隐患,有效地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安全;隐患;管理  护理安全指的是在医院的日常护理工作中,未因医护人员的护理失误而导致病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医患沟通在和谐医患关系从而改善医患关系、缓解医患矛盾、提高医疗质量已成为医院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为和谐医患关系,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服务宗旨,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医患沟通;医患关系;减少纠纷  医患关系是指医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与患者及其家属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增进社会和谐
期刊
摘要:目的:加强病室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对病室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引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对病室的空气、医疗护理操作、用具及医护人员的手等方面加强消毒管理,才能控制医院感染。结论:严格无菌操作,规范监测管理是降低及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防;医院感染;管理  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同时也被患者及家属所关注。  1 医院感染发生的因
期刊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肺癌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当患者因临床症状明显而就诊时,约80%患者已属中晚期,已丧失手术治疗机会。化疗是晚期肺癌最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但化疗药物无选择性损伤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功能,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伴有明显毒副作用。尤其是老年人(>70岁)伴有其他疾病时发生肺癌,则化疗毒副反应更加突出,病人常常不能耐受,对于KPS评分小于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合理有效的对健康档案进行管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居民慢病的早期干预的网底作用。方法:通过门诊、社区巡诊、入户随访、义诊等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对发现的慢病患者及时纳入管理。结果:了解了本辖区内居民健康状况和慢病的现状。结论: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的建立,能有效对慢病人群进行早期的干预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病干预  随着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高频电波刀联合云南白药、西瓜霜喷剂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我院进行常规化的检测后被确诊为良性病变的重度宫颈糜烂患者80例实施高频电波刀手术,在手术结束后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的患者在术后使用云南白药、西瓜霜喷剂喷洒宫颈的创伤部位;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高频电波刀治疗。记录下这两组患者在术后的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和宫颈的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红斑狼疮患者皮肤黏膜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8例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补钙、降压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强的松及羟氯喹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期刊